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能温度計

鎖定
智能温度計是一種可以根據患者體温情況提供治療方案的新型温度計。這種温度計還能夠將信息發送至醫生的手機上,方便患者與醫生間的及時聯繫 [1] 
中文名
智能温度計
外文名
Smart Thermometer

智能温度計發展歷史

温度計在臨牀應用雖然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時間,但它的發明創造卻花了近三個世紀。温度計的發明應該從1592年説起,著名意大利生物學家伽俐略成功地發明出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計。那是一根直形細長有刻度的玻璃管,一端是封閉的,呈球形,另一端未封閉插在水裏,當氣温發生較大變化時,玻璃管裏的水柱高低也發生變化,但是因為實驗用的水是暴露在大氣裏面的,玻璃管裏面的水柱升降除了受氣温高低的影響外,還受到大氣壓力的影響,因此不夠準確。12年之後,他的學生為了解決這問題,將酒精代替水,發明了一種不受大氣壓力影響的温度計,並第一次被意大利醫生聖托里奧教授用於測量人體的温度。10年之後,意大利人阿克得米亞又採用水銀代替原有的酒精製成另一種温度計。就此,這種温度計開始在臨牀診斷中廣泛應用。
1867年,英國倫敦的奧爾巴特醫生根據人類使用温度計的特點和需要,又改良出一種專門用於測量人或動物體温的温度計,這樣,温度計才算是真正的誕生了,並一直被沿用到現在。隨着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温度計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
1984年,芬蘭的一位醫療器械設計師又研發了更加方便、準確的電子温度計。
鑑於傳統的水銀温度計裏面汞的污染及其易破碎、對人體有害、測量時間過長等缺點,已有很多醫院在使用電子温度計,這一事實證明,電子温度計的性能已非常接近水銀的性能。新型的智能電子温度計,在穩定性、連續性及測量時間上比傳統的水銀温度計有着明顯的優勢,精確度要求也與傳統的水銀温度計不相上下 [2] 

智能温度計工作原理

智能温度計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利用物聯網RFID技術,將熱敏體温傳感器採集到的人體體温數據進行模數轉換,再通過藍牙或WiFi技術將數據傳輸給智能手機或雲端服務器上 [2] 

智能温度計分類

  1. 智能電子温度計:電子温度計,如圖1所示,利用特定物質的物理參數,如電阻、電壓、電流等,與温度之間存在的固定關係,將體温以數字的形式在温度計上顯示出來。
2. 智能紅外線温度計:紅外線温度計是通過紅外線來進行體温的測量。入耳式智能温度計,如圖2所 示,只能通過耳道測量體温,它內置電池和顯示屏,同時自帶藍牙功能。因此它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通過藍牙連接手機上傳數據至APP。
圖1 智能電子温度計 圖1 智能電子温度計
圖2 入耳式智能温度計 圖2 入耳式智能温度計
3. 穿戴式智能温度計:如圖3所示 [2] 
圖3 可穿戴智能温度計 圖3 可穿戴智能温度計

智能温度計作用

1. 體温自動連續監測,常見的藍牙穿戴式智能温度計比如表式温度計、藍牙感温衣、藍牙體温貼可實現體温自動連續監測,大幅減輕照護人員的工作時間與精神壓力。
2. 發燒自動報警,當體温超過發燒臨界值,比如大於等於37.5℃時會自動警示。
3. 在智能手機APP上自動生成體温變化曲線圖,便於直觀分析與判斷髮退燒的趨勢狀況。
4. 雲端監控與大數據分析,醫生可在遠程對病人進行診斷並提供治療建議,當採集的人羣數量足夠龐大時可進行大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 [2] 

智能温度計特點

智能温度計相對於傳統温度計測量體温更加的精準,測量的過程非常人性化。市面的温度計大部分都是測量腋温的,穿戴式智能温度計可以直接用醫用膠布粘貼在腋下測量體温,24h持續監測,可以高低温報警,並給出發燒處理建議,甚至可以測試水温,這些都是智能温度計相比於傳統温度計的優勢 [2] 

智能温度計應用

1. 發燒的孩子:對於發燒的孩子,父母最焦慮的可能就是他們體温的變化,但使用傳統温度計不斷地測量與記錄,不僅讓父母費神費力,更有可能打擾生病兒童的休息與睡眠。可穿戴智能温度計可以直接粘貼在寶寶腋下,持續24h不間斷監測體温。在寶寶體温過高或過低的時候,手機上的智能終端會在第一時間自動提醒,幫助父母避免寶寶的熱性驚厥。另外,因為智能温度計有連續記錄體温的功能,還可以繪製出誤差在±0.05℃的體温-用藥曲線圖,為孩子就醫與治療提供數據參考。
2. 備孕的女性:對於備孕的女性,由於自身體温會有周期性變動,在卵泡期的時候體温較低,排卵日達到最低,排卵後體温會升高0.3-0.5℃,所以連續一個月經週期的早晨測量自身基礎體温,並且自己手繪基礎體温表是預測自己易孕期的一件必不可少的備孕工作。但這卻並不輕鬆(每天早間測量,測量者不能進食、喝水,身體不能動),而且準確率常常無法完全保證一一因測量過程中有很多幹擾因素,傳統方法測量的基礎體温只是一個近似值。據現有文獻記載,基礎體温測量準確率最高為60%,一般為50%-60%。而可穿戴智能温度計,則可以幫助用户以固定的頻率測量體温,在一夜2萬多組的數據基礎上計算出基礎體温的基準點,並在手機APP中自動形成基礎體温表,從而較為準確地測出備孕女性的易孕期,為備孕提供幫助 [2] 

智能温度計拓展文獻

[1] 莊春生,楊傑,劉宏偉等.新型智能電子體温計的研究[J].河南科學,2004,22(6):853-855.
[2] 李凡,莫然龍,姜猛等.智能基礎體温計的設計與實現[J].電子世界,2015(21):19-2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