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

鎖定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是2010年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成剛。
書    名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
作    者
何成剛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10月1日
頁    數
339 頁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303111862 [1] 
字 數
390000
紙 張
膠版紙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內容簡介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設計了“馬克思與列寧的對話”“列寧與農民的對話”“斯大林與布哈林的對話”“斯大林與作家的對話”“鄧小平與馬克思的對話”等幾個環節,選擇記錄了馬克思、列寧、斯大林、鄧小平等人對“社會主義”不同論述的史料,瞭解蘇俄(聯)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創立與發展過程,展示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者與實踐家們對社會主義這一主題的永恆思考,認識社會主義從理論到實踐都是人類在反覆思索與不斷實踐的過程,認識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偉大探索,體味這一探索的艱難與智慧,增強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責任與信心。同時,還在教材、歷史著作、歷史文獻中找到記錄普通人對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體會的史料,從而豐富“對話”的內容。

智慧課堂:史料教學中的方法與策略作品目錄

第一篇 導論積極有效地推進史料教學
第一節 視野與見識:史料教學的生命力
第二節 質疑與批判:史料教學的基本點
第三節 立場與角度:依據史料解釋歷史
第四節 理解與超越:閲讀史料駕馭教材
第五節 文學與史學:拓展史料描述歷史
第六節 情境與問題:藉助史料考查史觀
第七節 借鑑與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篇 策略篇
第一章 史料的分類與選取
第一節 史料的分類
第二節 史料的選取
第二章 單則史料的運用策略
第一節 以史料為中心的結構利用法
第二節 以歷史為中心的角度變換法
第三節 以學生為中心的情感激盪法
第三章 多則史料的運用策略
第一節 “闡明”與“衝突”
第二節 “呼應”與“鋪陳”
第四章 “史料資源庫的建設
第一節 王安石變法”教學主題下的史料資源庫建設
第二節 羅斯福新政”教學主題下的史料資源庫建設
第五章 基於歷史課標的史料解析題設計
第一節 遴選理想的命題素材
第二節 研製史料解析能力目標體系
第三節 史料解析題的設計舉隅
第四節 基於標準的史料解析題設計思考
第三篇 案例篇
案例1 以史料突破思維慣性:袁世凱的獨裁統治
案例2 橫看成嶺側成峯:對新文化運動的多元理解
案例3 還原與探究:國民革命運動的失敗
案例4 史料綜合探究:探索中國近代政體(憲政)變化的艱難歷程
案例5 以人物為導向講述中國近代思想變遷:從“師夷長技”到維新思想
案例6 史料的韻味:大眾傳媒的變遷
案例7 解讀電影史料為主的教學設計:頌揚與思考——新中國戰爭電影史
案例8 發現史料中的人:開闢新航路
案例9 史料的對話: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建立
案例10 以歷史漫畫為主的教學設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與擴大
第四篇 辨析篇
第一章 史料教學中若干常見的誤區
第一節 運用史料迷失方向
第二節 引用史料不作鑑別
第三節 所引史料過於單
第四節 史料教學模式單
第五節 史料與結論不匹配
第六節 史料教學中“史論不結合
第二章 史料命題中若干常見的誤區
第一節 先入為主以論帶史
第二節 隨意引用有失準確
第三節 核心信息隨意篡改
第四節 抽樣作證有失公允
第五節 史料失效提問失當
第六節 不求甚解斷章取義
第七節 不當歸類價值誤判
第八節 脱離語境主觀揣測
第五篇 借鑑篇
第一章 滲透史料探究理念的教材——“污水政策”主題賞析
第二章 編寫有特色的歷史學案——“恐怖主義”主題賞析
第三章 改善學生思維的史料教學法——“三次序材料”教學法賞析
第四章 選擇富有教學價值的史料——“女性社會地位”教學賞析
第五章 命制有價值的史料解析題——“工業化影響”試題賞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