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

智慧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收藏
0有用+1
0
智慧停车(英文名:Smart Parking)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停车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实现车位实时查询、预约、导航、支付等功能 [12] [21],智慧停车能提升停车收费的透明度、准确度和精细度,充分保障停车人缴费的知情权、监督权和自主权 [15],可分为城市级、场库级和车位级 [13],能运用到公共停车场、商业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各类停车场。 [12]
2015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推动停车智能化、信息化。2016年,上海完成中心城区为主的公共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的标准化改造和信息联网。2017年,北京引入智慧停车诱导系统,实行商业停车场的无人化运营 [19]。2019年,北京市开展道路停车电子收费改革,采用智慧互通(爱泊车)高位视频设备“AIPARK天眼”为管理设备,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慧停车管理 [18]。2020年,“上海停车”APP正式上线运营 [16]。2022年1月,江苏施行《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到推进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强化停车设施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 [17];同年5月,农行日喀则分行联合日喀则火车站建设的“智慧停车”项目成功落地。 [10]2023年4月1日起,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 [14]2025年4月,多市智慧停车服务公司发布停车费催缴通知。 [22]
智慧停车要实现联网共享数据,打破信息孤岛,建设智慧停车物联网平台,实现停车诱导、车位预订、电子自助付费、快速出入等功能,向着智慧停车全视频、定制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0]
中文名
智慧停车
外文名
Smart Parking [21]
别    名
智能停车
运用领域
交通系统
主要分类
城市级、场库级、车位级 [13]
优势特点
提升停车收费的透明度、准确度和精细度等 [15]

定义

播报
编辑
智慧停车的“连良担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服务于车举踏套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
智慧停车的目的是让车主更方便地找到车位,包含线下、线上两方面的智慧。线上智慧化体现为车主用手机APP、微信、支付宝,获取指定地套体陵点的停车场、车位空余信息、收费标准、是否可预订、是否有充电、共享等服务,并实现预先支付、线上结账功能。线下智慧化体现为让停车人更好地停入车位。
一是快速通行,避免过去停车场靠人管腿润戏,收费不透明,进出停车场耗时较大的问题。
二是提供特殊停车位尝厦杠,比如宽大车型停车位、格篮企己桨恋新手司机停车位、充电桩停车位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服务。
智慧停车
三是同样空间内停入更多的车。例如立体停车库,可以扩充单位空间的停车数量;共享停车,能分时段解决车辆停放问题 [1-2]壳采。

发展历史

播报
编辑
随着“互联网+停车”的发展,智慧停车 [3]通过对停车大数据的掌握,依托其高频、刚需的优势,实现停车智慧化、管理可视化和运营高效化,能够为车主提供电子支付、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周边信息推送等价值体验 [4]。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云计算打造的智慧停车凭借诸多优势,成为快速解决这项难题的一项可行性方案,会对整个城市停车以及出行带来改变 [5-6]。智慧停车主要包括车位引导、停车场管理、反向寻车等主要功能,一些智慧停车场还新增了特殊车辆管理功能,利用车位感知、视频识别、智能读卡等技术手段,为特殊车辆提供专属权限,自动引导进入专属车位 [7]
2018年4月21日,上交会(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期间,由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工业4.0俱乐部和上海发明家联盟共同主办,上海城市智慧停车产业联盟承办的“2018停车产业论坛”在世博展馆技术转移专区同步举行,揭牌成立了“上海城市智慧停车产业联盟”。 [8]
2022年5月,农行日喀则分行联合日喀则火车站建设的“智慧停车”项目成功落地。 [10]

实现途径

播报
编辑
智慧停车分为城市级、场库级和车位级
城市级
停车设备数据通过物联网方式上传到城市平台,政府的城市级云平台与停车企业的云平台进行线上对接,获得停车场地数据,形成全城停车场“一张网”格局,提供线上公益性服务,便于大众查到停车位,还可以解决部分停车用户的“逃单”问题。
2018年兴起的NB-IoT技术和LoRa技术就是城市级的智慧停车所应用的技术。NB-IoT技术利用窄带通信的功耗低、覆盖广、密度高优势,使停车设备直接联网,地磁、地锁、充电桩、道闸可以把信息源源不断传输到网络平台,这项技术由华为联合多家通信运营商在研发及推广。LoRa技术则形成了行业规范和共同平台,可以使小区联网组成大网络。
场库级
场库级应用场景包括停车场、停车库、路侧停车等。最主要技术是车牌识别技术不停车电子收费(ETC)技术。利用摄像头拍摄车牌或ETC以准确识别车辆身份,记录车辆进出场时间以准确收费,使车辆快速通过,无需停车进行人工记录。值得一提的是,ETC技术是智慧停车道闸领域获得迅速发展的重要技术。不过,明星级的“垂直循环型”立体停车库,核心技术仍是一种机械技术,智慧化控制仍采用传统PLC控制
车位级
停车位级别有三种技术,视频桩技术、地磁技术和智能车位锁技术。视频桩技术,即视频识别技术。地磁技术利用无线传感器技术,通过识别大地磁场,一旦感应有车辆驶入,便开始计费。第三种是智能车位锁技术,申奥创办的“丁丁停车”就采用这种技术,通过蓝牙技术控制车锁的升降,车锁升起,车辆无法进入停车位,车锁降下,对应车辆驶入。 [9]

实际运用

播报
编辑
电子收费
电子收费能保证停车收费透明、流向明确,不仅防止停车乱收费,还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规范停车秩序。根据《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改革方案》,2019年北京路侧停车位将实现全部电子收费。
如何实现停车电子收费?北京主要采用地磁和视频桩两种技术。地磁感应设置在车位中间,有车驶入车位即可进行监测,稳定性高、安装便捷,缺点是离不开停车管理员的拍照取证。视频桩则是在车位的某个角安装视频装置,视频监测车辆驶入驶出,拍照记录下车辆轨迹和车牌号,全程无需停车管理员介入,能够自动施行车辆停放、自助缴费,但单个造价高,施工较为复杂。北京下一步还将研究电子车牌RFID无线射频识别标签感应式的应用,通过试点找到适合北京路侧电子收费方式。
“地磁、视频桩技术可以识别车辆身份,所谓的停车费电子支付,就是通过车辆身份识别转换到支付账户进行直接扣款。”主流的停车电子支付方式,一是扫码支付,二是ETC支付。扫码支付关键在于,车主绑定微信、支付宝或智慧停车平台等支付账号,如果开通了免密支付,当地磁或视频桩识别车辆身份后开始计费,停车结束后,车主无需掏出手机进行支付即可自动扣款结账,无感离开停车场;如果没有开通免密支付,手动付款即可。第二种是ETC支付,ETC是一种用于公路、大桥和隧道的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车辆与ETC卡绑定,当ETC探头识别车辆后,ETC卡可直接支付停车费。
此外,前述RFID技术与ETC技术都属于不接触传感技术。区别在于,ETC应用于移动端对车辆的识别,造价较高,但传输距离较远。但RFID技术要求距离比较近时才能识别,多用于路边停车,车停进去后才能识别车辆。地铁进出站刷卡就是运用这种RFID技术。
智能找车位
北京汽车保有量500多万辆,停车位只有300多万个,这意味着北京每时每刻约200万辆车无处可停或违章停车。北京“停车难”的核心是车辆与车位供需不平衡,车量远大于车位。第二是停车资源分配不均,三环内车辆约为300万车辆,三环内车位可能仅60—70万个,绝大多数车位在五环之外。“就是没地方停车”是车主普遍心声。第三是人工停车收费带来的停车场“拥堵”问题。
国家政策明确提出大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简单来说,智慧停车的“智慧”就体现在:“智能找车位+自动缴停车费”。服务于车主的日常停车、错时停车、车位租赁、汽车后市场服务、反向寻车、停车位导航。
“智慧停车的目的是让车主更方便地找到车位,包含线下、线上两方面的智慧。”线上智慧化体现为车主用手机APP、微信支付宝,获取指定地点的停车场、车位空余信息、收费标准、是否可预订、是否有充电、共享等服务,并实现预先支付、线上结账功能。
线下智慧化体现为让停车人更好地停入车位。一是快速通行,避免过去停车场靠人管,收费不透明,进出停车场耗时较大的问题。二是提供特殊停车位,比如宽大车型停车位、新手司机停车位、充电桩停车位等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升级服务。三是同样空间内停入更多的车。他举例说,立体停车库,可以扩充单位空间的停车数量;共享停车,能分时段解决车辆停放问题。
北京的智慧停车改造覆盖率挺高,但是用户使用智慧停车支付的量很少。智慧停车能给停车行业带来改善和缓解,但更多需要政府来推动。 [9]

风险隐患

播报
编辑
智慧停车信息包括了车辆进入和离开某个地点的完整闭环,属于《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敏感个人信息中的行踪轨迹信息。智慧停车,很智慧,但不够安全。《财经调查》对北京两个采用了“智慧停车”系统的停车场进行了技术检测。驾驶员将车驶入停车场,远在几公里外的专业技术人员,输入车辆的车牌号后,无需身份验证,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车辆所在停车场、车辆入场时间等敏感信息。 [11]

社会事件

播报
编辑
2025年4月,广州、资阳、曲靖等市的智慧停车服务公司发布停车费催缴通知,并表示,如果拒不缴纳,公司将起诉车主。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