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泉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鎖定
景泉 [46]  ,男,1972年1月生,教授級高級建築師 [47]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48] 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49] 獲2016中國建築設計獎·青年建築師獎 [50] 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 [51] 
1996年本科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學 [52] 2003年取得哈爾濱工業大學科學管理與工程(建築經濟方向)碩士學位 [53] 2017年取得哈爾濱工業大學城鄉規劃(城市設計方向)博士學位 [54] 
中文名
景泉
性    別
畢業院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畢業時間
1996年畢業

景泉個人信息

自1996年畢業一直工作在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設計工作,致力於城市更新、綠色建築相關設計及研究工作。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一院院長、總建築師,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中央研究院既有建築中心更新與再利用中心主任。國家“十四五”、“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負責人 [55] 兼任住建部、民政部等多部委專家,北京、重慶、西安等地規劃委員會專家 [1]  ,中國建築學會理事,2022冬奧組委會工程建設領域專家 [56]  ,為政府建言獻策,推動城鄉高質量發展。同時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校外導師等職務,受邀參加亞洲建築師大會、威尼斯雙年展等國內外學術交流,開展演講報告40餘場,運用理論體系與設計價值理念影響新一代年輕建築師。
堅守本土體系,從事建築設計20餘年,堅持產、學、研結合發展模式,進行跨學科研究,關注科研帶動設計的技術提升,以及理論體系構建。作為設計主持人承擔多項國家及地區大型公共建築項目,獲國際獎2項 [57] 國家、省部學會獎30餘項 [58]  。在本土設計理論基礎上提出“在地生長”設計理論。將技術成果轉化實施,授權專利20餘項 [59]  。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綠色建築、城市更新、生態文明等多方向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10餘項 [60] 累計完成課題20餘項 [61]  。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解決了重大工程建設技術難題,完成技術推廣應用及創新。其中,“落實總規城市雕塑在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發揮引領作用研究”,獲2020年度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62] 

景泉設計項目

1、2019青運會主會場太原市濱河體育中心改造設計,2017年,4.9萬㎡,ArchitizerA+獎體育場館(Stadium &Arena)類專業評審獎 [2]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城市更新設計單項獎)一等獎 [3]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三等獎 [4] 
2、長春市新民大街城市設計,2017年,1124.6公頃,2019年度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獎三等獎 [5]  、2017年度吉林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
3、長春市人民廣場城市中心城市設計,2017年,294.95公頃,2018年度全國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城市規劃類)三等獎 [6] 2017年度吉林省優秀城鄉規劃設計獎二等獎 [7] 
4、首鋼工舍智選假日酒店改造設計,2017年,2.9萬㎡,2020-2021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17]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一等獎 [8]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更新)一等獎 [9]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建築工程設計綜合獎公共建築)一等獎 [10]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城市更新設計單項獎)一等獎 [18] 
5、威克多製衣中心改造設計,2012年,2萬㎡,2014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保護與再利用類銀獎 [11] 
6、長垣蒲東新區2.0平方公里城市設計,2018年,452萬㎡,2019年度北京市優秀城鄉規劃獎三等獎 [12] 
7、長垣老城城市設計,2018年,170公頃。
8、銀川市新華商圈區段城市設計及重點地塊城市設計,2018年,96萬㎡。
9、大河村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國仰韶文化博物館,2020年,2萬㎡。
10、重慶市規劃展覽館改造設計,2021年,1.7萬㎡。
11、重慶朝天門片區治理提升及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規劃,2021年,16.6平方公里。

景泉建築設計

1、重慶國泰藝術中心,2004年,3.5萬㎡,2016年WA中國建築——城市貢獻入圍獎 [13]  、2015年度亞洲建築師協會建築獎入圍獎、2014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獎公共建築類銀獎 [14] 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創作大獎(2009-2019) [15] 2015年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獎賽優秀獎 [16] 
2、首博博物館(東館),2021年,9.97萬㎡。
3、鄂爾多斯體育中心,2008年,26萬㎡,2017年第十四屆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19] 2017年度“全國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獎”三等獎 [20] 2017年度“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二等獎 [21]  、2015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
4、長春市規劃展覽館及博物館,2010年,6.2萬㎡,2019年度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二等獎 [22] “創新杯”建築信息模型(BIM)設計大賽最佳BIM工程設計獎一等獎 [23] 2018-2019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 [24]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三等獎 [25] 2013年度中國建築業建築信息模型(BIM)邀請賽優秀項目獎 [26] 2019年度吉林省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一等獎 [27] 
5、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2013年,4.3萬㎡,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三等獎 [28]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建築工程設計綜合獎-公共建築)一等獎 [29] 
6、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2015年,2.3萬㎡,國際景觀設計師聯合會亞太地區2017年風景園林獎優秀獎 [30]  、2020年全國綠色建築創新獎一等獎、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一等獎 [31]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技術獎(綠色生態技術)一等獎 [32]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建築工程設計綜合獎 公共建築)一等獎 [33] 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綠色建築專項獎)一等獎 [34]  、入選第27屆UIA世界建築師大會中國建築展。
7、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場館(四館一閣兩中心),2016年,10萬㎡,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公共建築)一等獎 [35]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綠色生態技術)二等獎 [36] 2019-2020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獎專項獎(幕牆技術)一等獎 [37] 
8、南寧園博園項目園林藝術館(宜居·城市館),2016年,2.6萬㎡,2020年度IAA(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國際建築獎 展覽館及文化建築 [38] 
9、重慶市南川區大觀園鄉村旅遊綜合服務示範區項目,2018年, 3萬㎡,第十四屆中國鋼結構金獎工程金獎、入選威尼斯雙年展中國館參展巡禮。
10、新疆焉耆縣七個星佛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2021年,3000㎡。
11、河北雄安新區容西片區城市建築風貌設計,2020年,100萬㎡。

景泉主要專著

1、景泉. 在地生長[M].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2 [39] 
2、景泉, 崔海東, 王力軍. 西部典型地域特徵綠色建築工程示範[M].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22 [40] 
3、景泉,徐松月,劉暢,賈濛,劉赫. The Strategyof Passive Ecological Building Design Based on Guangxi's Climate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n the Garden Art Gallery of the 12th China(Nann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J]. HCEA 2021. [41] 
4、景泉,李靜威,黎靚,周曄,趙祥宇.適應寒冷氣候的綠色公共建築被動式設計——以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為例[J]. HCEA 2021. [42] 
5、劉暢,景泉,徐元卿.Sustainability of land expansion during campus construction inextremely cold regions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J]. ICID2020. [43] 
6、李紫微,李翔宇,李寧,景泉,李存東.基於節能和室內環境品質提升的夏熱冬暖地區建築設計策略研究——以南寧園博會園藝館為例[J].建築學報,2020(S2):95-99.
7、李興鋼,景泉,黎靚,鄭旭航.首鋼工舍智選假日酒店[J].建築學報,2019(10):74-80.
8、田聰,景泉,黎靚.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中國館[J].建築學報,2019(08):60-65.
9、田聰,景泉,黎靚.2019中國北京世園會中國館屋架設計[J].建築學報,2019(08):66-68.
10、李寧,李翔宇,景泉,李林.基於性能模擬和數據分析的遮陽形體設計模式研究——以廣西西江流域民居為例[J].建築學報,2018(S1):149-152.
11、景泉,徐元卿.文化觀演建築設計初探[J].建築學報,2010(07):96-101. [44] 
12、景泉, 門曉瑩. 黑川紀章:世界建築大師優秀作品集錦[M].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5. [4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