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0有用+1
0

景德镇传统水碓制作技艺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传统水碓制作技艺,江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1]
中文名
景德镇传统水碓制作技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技艺

历史渊源

播报
编辑
浮梁使用水碓的历史悠久,伴随着景德镇陶瓷生产的全过程阿雅海设。史书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新平即浮梁的古称。在浮梁境内,现存五代、宋、元以降的古瓷石矿坑、古永辨屑窑址为数众多。这说明,古时浮梁农户就已经开始埋循境采挖瓷石,碾成瓷土,或自制瓷器,或供给制瓷工匠,早已成为他们在淋体照农作之余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清代朱琰所著《陶说》称:“土人籍溪流设轮作碓,舂细淘净,制如土砖,名曰白不(敦,上声。凡造瓷泥土皆从此名。盖景德土音也。)”。清代蓝浦所著《景德镇陶录》称:“陶用泥土皆须采元婆石制练。土人设厂采取,籍溪流为水碓舂之,澄细淘净,制如砖式,曰白不。”这些记述就是当时利用水碓生产瓷土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在瑶里、鹅湖、庄湾、湘湖、寿安、三宝蓬等地,少量农辨劝户仍在闲暇时间,利用水碓生产瓷土。村前溪畔,水车悠然自转,碓声昼夜不息,保留着古意浓郁的风貌 [1]项境您旬套脚。

基本内容

播报
编辑
浮梁水碓由如下部分组成:1、水车(如水从水车上部驱动的叫做筒车);2、水槽;3、车轴;4、碓桯(杆);5、碓锤;6、碓臼。
浮梁水碓根据用户及现场条件的需要,可大可小。大水碓的水车直径达6米,可驱动16个碓锤;小水碓的水车直径只有1米左右,可驱动4个碓锤。
浮梁传统水碓建造技艺的主要工序包括:1、确定水碓形制。由用户与工匠共同商定。2、选址。以水量充沛、又不易遭受洪水冲击的河(溪)岸为佳;3、选料。水车、车轴、碓臼多用松木,其他构件多用质地较硬的杂木。4、建造。以一至多名木工为主,先分别制作构件,最后安装到位。一个直径4米的大水碓,需4个工匠,耗时二十多天尚可完工 [1]

主要特征

播报
编辑
1、利用大自然的水力资源作动力,没有排放,没有污染。
2、所需木料取自山林,物尽其用,循环再生,和谐自然。
3、设计巧妙,制作精良,使用方便。集力学、几何学、美学、经济学于一体,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并流传下来的聪明才智。
4、制作工匠亦农亦工、容身于民。制作技艺口口相授,代代相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