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景天魁

鎖定
景天魁,1943年4月出生於山東蓬萊,中共黨員,社會學家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究員。 [1-2] 
景天魁於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碩士學位 [3]  [8]  ;1987年9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9]  ;1995年—200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1998年—200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黨委書記;2001年—200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5]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2]  [6] 
景天魁長期從事社會發展理論和福利社會學研究 [8] 
中文名
景天魁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蓬萊
出生日期
1943年4月
畢業院校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社會認識的結構和悖論》
主要成就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歷
研究生
學    位
博士

景天魁人物經歷

1943年4月,景天魁出生於山東蓬萊。 [1] 
1962年,畢業於蓬萊二中;同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
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
1970年—1973年,先後任職于山西省和順縣公社和和順縣縣委。
1973年—1978年,任職于山西日報社理論部。
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碩士學位。 [3]  [8] 
1981年—1995年,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1987年,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9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9] 
1988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歷史唯物主義研究室主任。
1992年,晉升為研究員。
1993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1995年,調任至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11] 
1995年—200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
1998年—2001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黨委書記。
2001年—2006年,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5] 
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2] 
2019年,正式退休。 [6] 

景天魁主要成就

景天魁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景天魁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學史、社會發展理論、福利社會學、社會保障、時空社會學等。 [1]  [4]  [9] 
景天魁致力於發展中國本土社會學,推進社會學理論創新、學術創新、話語創新、方法創新。他從歷史唯物主義和社會學的研究視角出發,較早提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認為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發展也必須快速推進,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建設提供了理論參考。 [8] 
景天魁致力於研究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傳統資源研究,建立了羣學概念體系,探討了中國社會學實現崛起的歷史基礎。對中國社會學的起源及在歷史長河中的演變過程進行了系統梳理,展示了中國社會學學科形成的源流與特點,論證了羣學是中國古已有之的社會學、中國社會學有自己本土的起源和歷史,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學學科體系提供了資源。 [8] 
景天魁提出“社會學理論就應高度關注民生,不以解決民生問題為落腳點的社會學理論創新是沒有多少價值的”。一直關注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等民生問題,包括財政支出比重、教育福利發展戰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可持續性以及社會服務體系建設等。系統探討了社會保障的基礎理論,提出了底線公平的概念、原則、制度和機制,以及社會保障的責任結構和整合體系,形成了底線公平的社會保障理論。 [8] 
  • 平台建設
1993年,景天魁創辦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11] 
  • 學術論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1991年
論社會科學基礎 [12] 
《中國社會科學》
1999年
中國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 [11] 
2003年
作為公正的發展 [11] 
2004年
底線公平與社會保障的柔性調節 [11] 
《社會學研究》
2004年
建立具有中國時空特徵的理論框架 [11] 
2018年
“時空重塑”:時空社會學的旨趣 [11] 
  • 學術專著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1981年
《打開社會奧秘的鑰匙——歷史唯物主義邏輯結構初探》 [12] 
1990年
《社會認識的結構和悖論》
1994年
《現代社會科學基礎(定性與定量)》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0年
《中國社會發展與發展社會學》
2001年
《基礎整合的社會保障體系》
2002年
《社會發展的時空結構》
2007年
《社會學原著導讀》
2009年
《底線公平:和諧社會的基礎》
2010年
《福利社會學》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參考資料 [12] 
  • 科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1996年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研究 [11] 
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
  • 科研獎勵
時間
獲獎項目
獎勵名稱
1990年
《社會認識的結構和悖論》 [8] 
社科優秀圖書

景天魁人才培養

  • 寄語後學
景天魁寄語青年學者:不論今後具體做哪些研究,重要的是從現在開始,就要建立網絡,形成團隊,培育氛圍,養成習慣。大海航行,風激浪大,茫茫無垠。只靠一個人單打獨鬥,難以實現目標。所以要把個人努力與團體合作結合起來;你們要抓住這十年、二十年時間,錘鍊自己,做好充分準備。當大逆轉到來時,你們正好可以挑大樑了,那時學術舞台的主角就是你們了,正好可以大展宏圖了。 [14] 
  • 治學態度
景天魁治學嚴謹,力戒浮躁之風,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的執着紮紮實實做學問,努力做“精品”學問。他主張調查研究要具體深入,要有説服力,不僅要言之有“物”,還要言之有“數”,他的大量論文和專著都以紮實的實地調研和數據資料為基礎。 [8] 

景天魁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7年
1996年
200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2] 

景天魁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8年—2005年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 [11] 
2001年—2005年
國際社會學會副會長 [11] 
2003年3月—2008年3月
2008年3月—2013年3月
2020年
山東大學兼職講席教授 [3] 
-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3] 
-
-
國家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 [4] 

景天魁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景天魁出生在山東省蓬萊縣小門家鎮邢家村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11] 

景天魁人物評價

“景天魁為社會學學科建設與學術發展作出了許多具有開創性、奠基性的貢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評) [8] 
“景天魁是當代中國著名的社會學家。”(《中國社會科學報》評) [11] 
“古稀之年的景天魁,依然以‘四嚴’的態度投身於社會學的研究工作中,以勤學善思、求真篤行的精神感染一代又一代青年學者,為實現中國社會學學科自信和中華民族文化自信而勇於探索、敢於當先。”(中國社會科學網評)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