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

鎖定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是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制定的改革方案。
該方案於2023年由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 [1] 
中文名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
頒佈時間
2023年
發佈單位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1]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發佈信息

2023年,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1]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全文內容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
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台,學科專業結構和質量直接影響高校立德樹人的成效、直接影響高等教育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為進一步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制定如下改革方案。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推動高校積極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
2.工作原則
——服務國家發展。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建好建強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
——突出優勢特色。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做強優勢學科專業,形成人才培養高地;做優特色學科專業,實現分類發展、特色發展。
——強化協同聯動。加強教育系統與行業部門聯動,加強人才需求預測、預警、培養、評價等方面協同,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
3.工作目標
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基礎學科特別是理科和基礎醫科本科專業點佔比進一步提高;建好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專業點、300個左右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在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對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揮重要作用的學科取得突破,形成一大批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羣;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建成一批專業特色學院,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到2035年,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協調、特色更加彰顯、優化調整機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有力支撐建設一流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二、改進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建設工作
4.加強學科專業發展規劃。高校要科學制定學科專業發展中長期規劃,主動適應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知識創新、科技進步、產業升級需要,做好學科專業優化、調整、升級、換代和新建工作。要將學科專業規劃與學校事業發展規劃相統一,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每年根據社會人才需求、學校辦學定位、辦學條件等,對本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進行專題研究。
5.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要打破常規,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聚焦世界科學前沿、關鍵技術領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的學科,以及服務治國理政新領域新方向,打造中國特色世界影響標杆學科。要打破學科專業壁壘,深化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學科組織模式,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優秀青年人才團隊,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完善多渠道資源籌集機制,建設科教、產教融合創新平台等。
6.深化新工科建設。主動適應產業發展趨勢,主動服務製造強國戰略,圍繞“新的工科專業,工科專業的新要求,交叉融合再出新”,深化新工科建設,加快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對現有工科專業全要素改造升級,將相關學科專業發展前沿成果、最新要求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過程。加大國家重大戰略、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力度,打造特色鮮明、相互協同的學科專業集羣。推動現有工科交叉複合、工科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應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形成新興交叉學科專業,培育新的工科領域。
7.加強新醫科建設。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落實“大健康”理念,加快構建服務生命全週期、健康全過程的醫學學科專業體系。聚焦理念內容、方法技術、標準評價等,全方位改造升級現有醫學專業。主動適應醫學新發展、健康產業新發展,佈局建設智能醫學、互聯網醫療、醫療器械等領域緊缺專業。瞄準醫學科技發展前沿,大力推進醫科與理科、工科、文科等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醫學+X”“X+醫學”等新興學科專業。
8.推進新農科建設。面向新農村、新農業、新農民、新生態,推進農林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服務支撐農業轉型升級和鄉村振興。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對人才培養的新要求,主動運用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等改造提升現有涉農學科專業。服務國家種業安全、耕地保護建設、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系統治理、鄉村建設等戰略需求,以及森林康養、綠色低碳等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開設生物育種、智慧耕地、種子科學與工程、農林智能裝備、鄉村規劃設計等重點領域緊缺專業。積極推進農工、農理、農醫、農文深度交叉融合創新發展,培育新興涉農學科專業。
9.加快新文科建設。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建構中國自主的知識體系,努力回答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彰顯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推動文科間、文科與理工農醫學科交叉融合,積極發展文科類新興專業,推動原有文科專業改造升級。強化重點領域涉外人才培養相關專業建設,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關鍵語種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主動服務國家軟實力提升和文化繁榮發展。推進文科專業數字化改造,深化文科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改革,做到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相統一,打造文科專業教育的中國範式。
10.加強基礎學科專業建設。建強數理化生等基礎理科學科專業,適度擴大天文學等緊缺理科學科專業佈局。精準推動基礎醫學(含藥學)學科專業建設,推進基礎與臨牀融通的整合式8年制臨牀醫學教育改革。系統推進哲學、歷史學等基礎文科學科專業建設,推動形成哲學社會科學中國學派。促進多學科交叉融通。適應“強化基礎、重視應用、特色培養”要求,分類推進基礎和應用人才培養。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要加大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力度;地方高校要拓寬基礎學科應用面向,構建“基礎+應用”複合培養體系,探索設置“基礎學科+”輔修學士學位和雙學士學位項目。
11.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質量保障機制。高校要按照人才培養“先寬後深”的原則,制定科學、規範的人才培養方案,系統設計課程體系,配齊配強教師隊伍、教學條件、實踐基地等,確保人才培養方案落實落地。定期開展學科專業自評工作,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建設質量年度報告制度,系統報告學科專業建設與調整整體情況、分專業建設情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等,主動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三、強化省級學科專業建設統籌和管理
12.加強學科專業設置統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要做好本地、本部門所屬高校學科專業發展規劃,指導本地、本部門高校做好學科專業設置工作。綜合應用規劃、信息服務、政策指導、資源配置等,促進所屬高校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強化省級學位委員會統籌力度,推動學位授予單位動態調整學位授權點;充分發揮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功能,推動自主審核單位優化現有學位授權點佈局結構。
13.嚴格學科專業檢查評價。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對照相關標準,對所屬高校新設學科專業的基本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實踐條件、學生滿意度、招生規範度等進行檢查,對未達到條件的要限制招生、限期整改。定期開展學科專業建設質量檢查,對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就業率過低的,要責令暫停招生、限期整改。
14.開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況評價。國家和省級有關行業部門要主動開展行業人才需求預測、畢業生就業反饋預警及人才使用情況評價,適時發佈區域及有關重點產業和行業人才需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積極開展高校學科專業與區域發展需求匹配度評估,及時公佈本地優先發展和暫緩發展的學科專業名單。建立健全招生培養就業聯動機制。鼓勵行業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及實施工作。
四、優化學科專業國家宏觀調控機制
15.切實發揮學科專業目錄指導作用。實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完善一級學科設置、積極發展專業學位、統計編制二級學科和專業領域指導性目錄,積極發展新興交叉學科。修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變化,動態調整國家控制布點本科專業和特設專業目錄。
16.完善學科專業管理制度。實施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管理辦法和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定期編制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修訂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探索建立專業預調整制度,明確高校申請備案(審批)專業,須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原則上提前1年進行預備案(申報)。加強學科專業存量調整,完善退出機制。對高校連續五年未招生的專業予以撤銷處理。
17.加強學科專業標準建設和應用。完善學位授權審核基本條件和學位基本要求,開展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核驗,完善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標準,兜住學科專業建設質量底線,推動高校依據標準和人才培養實際動態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發揮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等專家組織作用,積極開展對學科專業建設的指導與質量監督。
18.強化示範引領。深入實施一流學科培優行動和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樹立學科專業建設標杆。推進分類評價,基礎學科專業更強調科教融合,應用型學科專業更強調產教融合,引導不同類型學科專業辦出特色和水平。開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級本科專業認證工作。
19.深入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統籌“雙一流”建設高校、領軍企業、重點院所等資源,創新招生、培養、管理、評價模式,超常規佈局一批急需學科專業,建成一批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形成更加完備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顯著提升高層次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20.加強專業學院建設。在學科專業基礎好、整體實力強的高校建設30個左右未來技術學院;在行業特色鮮明、與產業聯繫緊密的高校建設300個左右現代產業學院;依託有關高校佈局建設一批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支持高校以特色優勢學科專業為依託,建設示範性集成電路學院、特色化示範性軟件學院、一流網絡安全學院、示範性密碼學院、示範性能源學院、儲能技術學院、智慧農業學院、涉外法治學院、國際組織學院等專業特色學院。推動專業性(行業特色型)高校進一步提高特色化辦學水平。
21.健全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機制。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及有關行業部門要大力支持高校學科專業建設,建立健全人才預測、預警機制,建立人才需求數據庫,及時向社會發布重點行業產業人才需求,對人才需求趨少的行業產業進行學科專業設置預警。
22.“一校一案”狠抓落實。各地各高校要根據改革方案,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按照“一校一案”原則,研究制定學科專業改革實施方案。地方高校方案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其他中央部門所屬高校經主管部門同意後報教育部備案,直屬高校及各地實施方案報教育部備案。各地各高校應結合年度學科專業設置,每年9月底前報告實施方案落實情況。 [1]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內容解讀

《改革方案》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決策部署,加快調整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改革方案》強調,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導高校在各自領域爭創一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改革方案》提出了服務國家發展、突出優勢特色、強化協同聯動的改革思路和原則,明確了到2025年的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
《改革方案》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才培養,明確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改什麼、怎麼改、誰來改。針對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的三大主體,圍繞學校層面怎麼規劃設置、省級層面怎麼統籌管理、國家層面怎麼宏觀調控,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學校層面,要加強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深化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和基礎學科專業建設,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質量保障機制。省級層面,要加強學科專業設置統籌、嚴格學科專業檢查評價、開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況評價。國家層面,要切實發揮學科專業目錄指導作用、完善學科專業管理制度、加強學科專業標準建設和應用、強化示範引領、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加強專業學院建設、健全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機制。
《改革方案》要求各地各高校根據改革方案,結合本地本校實際,“一校一案”研究制定學科專業改革實施方案,並結合年度學科專業設置,每年報告實施方案落實情況。 [1] 
此次發佈的《改革方案》涉及優化調整高校學科專業、高校撤銷專業條件等多方面重磅內容,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
例如,《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要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 [3] 

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答記者問

2023年4月4日,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了《普通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改革方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改革方案》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改革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麼?
答: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着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高等教育人才自主培養質量以及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能力的高低,首先體現在學科專業的結構和質量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學科專業設置工作,強調要優化同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教育結構、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結構。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調整工作深入推進,全國普通高校本科專業布點總數6.6萬個,較2012年新增1.7萬個、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每年調整幅度將近5%,專業動態調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進了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頻度足夠高的專業結構改革。
202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9.6%,進入了普及化深入發展的階段。隨着我國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必須推動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轉變。學科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平台,是開展有組織培養、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的四梁八柱。面向普及化背景下的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需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完善質量保障機制,推進質量文化建設,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服務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的要求,把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與培養一流人才方陣、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緊密聯繫起來,並結合落實國務院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決策部署,從學科專業體系改革進一步落到完善學科專業設置管理機制上,研製了《改革方案》。
2.當前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着力點是什麼?
答:學科專業是高等教育體系的核心支柱。完善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工作,必須統籌結構和質量,從理念思路、體制機制、方法舉措等方面推進創新。一要強化分類發展辦學理念。緊扣少數高校在學科專業設置佈局時缺乏科學審慎規劃、片面追求“大而全”,熱衷於設置投入少、容易開辦的專業等問題,引導高校在不同賽道上辦出水平。二要優化上下聯動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落實國家調控、省級統籌、高校自律的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推動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加強對地方高校學科專業設置的統籌管理和對新設學科專業的評估檢查。三要推動人才供需動態平衡。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人才需求預測預警系統,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契合度。
3.《改革方案》在總體思路原則上是如何考慮的?
答:《改革方案》堅持問題導向,強調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引導高校分類發展、特色發展,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提出了三條原則。一是服務國家發展,強調以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導向,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建好建強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學科專業。二是突出優勢特色,強調以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為引領,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做強優勢學科專業,做優特色學科專業,形成一大批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羣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三是強化協同聯動,強調教育系統與行業部門協同聯動,實現學科專業與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相互匹配、相互促進。
4.《改革方案》提出了哪些工作目標?
答:《改革方案》明確了到2025年的相對量化的近期目標和到2035年的遠景目標。
近期目標上,重點圍繞形成特色優勢學科專業集羣,實現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顯著提升。到2025年,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布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基礎學科特別是理科和基礎醫科本科專業點佔比進一步提高。建設一批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建成一批專業特色學院。
遠景目標上,通過深入推進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高等教育學科專業結構更加協調、特色更加彰顯、優化調整機制更加完善,形成高水平人才自主培養體系,有力支撐建設一流人才方陣、構建一流大學體系,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建成高等教育強國。
5.《改革方案》提出哪些具體舉措?
答:《改革方案》聚焦人才培養,針對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優化改革的三大主體,圍繞學校層面怎麼規劃設置、省級層面怎麼統籌管理、國家層面怎麼宏觀調控,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改革措施。
一是改進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調整、建設工作。《改革方案》提出了8條任務措施,明確要求高校要加強學科專業發展規劃,加快推進一流學科建設,加強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和基礎學科專業建設,完善學科專業建設質量保障機制,定期開展學科專業自評,健全年度報告制度等。
二是強化省級學科專業建設統籌和管理。《改革方案》提出了加強學科專業設置統籌、嚴格學科專業檢查評價、開展人才需求和使用情況評價等3條任務措施。明確要求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綜合應用規劃、資源配置等措施,落實新設學科專業檢查機制,及時公佈本地優先發展和暫緩發展的學科專業名單,促進所屬高校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明確省級有關行業部門要適時發佈區域重點產業和行業人才需求。
三是優化學科專業國家宏觀調控機制。《改革方案》提出了切實發揮學科專業目錄指導作用、完善學科專業管理制度、加強學科專業標準建設和應用、強化示範引領、實施“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加強專業學院建設、健全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機制、“一校一案”狠抓落實等8條政策措施。明確實施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定期編制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修訂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探索建立專業預調整制度等。明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及有關行業部門要建立人才需求數據庫,將學科專業調整與人才需求聯動起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