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覺鎮

鎖定
普覺鎮,隸屬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地處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東接平頭鄉沙壩河鄉,南連江口縣怒溪土家族苗族鄉、桃映土家族苗族鄉,西鄰寨英鎮,北抵孟溪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45千米。 [1]  總面積114.05平方千米。 [2] 
民國三年(1914年),置四十八溪分縣。1992年5月,與大洞壩鄉、半坡鄉合併建立普覺鎮。 [1]  截至2018年末,普覺鎮户籍人口34678人。 [2]  截至2020年6月,普覺鎮轄6個社區、1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普覺村。 [1] 
2011年,普覺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 [1]  截至2018年末,普覺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2] 
中文名
普覺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
面    積
114.05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1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普覺村
電話區號
0856
郵政編碼
554104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貴D
人    口
34678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普覺鎮歷史沿革

民國三年(1914年),置四十八溪分縣。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設普覺鄉。
1950年,於普覺鄧堡設第五區,轄普覺、鄧堡、寨英3個鄉。
1958年,改為公社,轄6個管理區(寨英鎮、落滿、鄧堡,原普覺、大洞壩、半坡)。
1960年7月,恢復區建制。
1984年4月,所轄的管理區改為鄉(鎮)。
1992年5月,與大洞壩鄉、半坡鄉合併建立普覺鎮。 [1] 

普覺鎮行政區劃

普覺鎮區劃沿革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轄9個堡。
2011年末,轄普覺1個社區,姜家洞、元埂腳、棉花山、道塘、東門、岑塘、普覺、西門檻、幹背河、甘佃、大元、梁洪、貓貓屯、真旗屯、真武堡、水銀、侯溪、尖山、半坡、山口坳、高坎21個村;下設213個村民小組。 [1] 

普覺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普覺鎮轄6個社區、16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普覺村。 [1] 
普覺鎮區劃詳情
普覺社區
幹背河社區
甘佃社區
西門坎社區
真旗屯社區
棉花山村
東門村
真武堡村
高坎村
普覺居社區
水銀村
貓貓屯村
尖山村
山口坳村
半坡村
侯溪屯村
梁洪村
姜家洞村
園埂腳村
岑塘村
大元村
道塘村
/
/

普覺鎮地理環境

普覺鎮位置境域

普覺鎮地處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部,東接平頭鄉沙壩河鄉,南連江口縣怒溪土家族苗族鄉、桃映土家族苗族鄉,西鄰寨英鎮,北抵孟溪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45千米。 [1]  總面積114.05平方千米。 [2] 

普覺鎮地形地貌

普覺鎮境內中部低、南北稍高,平均海拔47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雞公佬,海拔1146.6米;最低點位於西門坎與沙壩交界處,海拔396米。 [1] 

普覺鎮氣候

普覺鎮多年平均氣温15.3℃。無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降水量1427毫米。 [1] 

普覺鎮水文

普覺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城沅江水系,主要河流有五七河、水銀河2條,在普覺村和大元村交界處交匯。總長18.5千米,河網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2.3萬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五七河,長6.8千米,流域面積4.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2立方米/秒。 [1] 

普覺鎮自然災害

普覺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雷電、泥石流等。 [1] 

普覺鎮自然資源

普覺鎮境內已探明礦藏有汞、錳、釩等,以汞礦為主。其他自然資源有背影杉、水杉等珍稀植物。 [1] 
2011年,普覺鎮有耕地面積1.8萬畝;可利用林地面積2.6萬畝。 [1] 

普覺鎮人口

2011年末,普覺鎮轄區總人口3342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426人,城鎮化率16.2%。另有流動人口1764人。總人口中,男性17045人,佔51%;女性16376人,佔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269人,佔78.6%;有苗、土家、仡佬、侗等少數民族,共7152人,佔21.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89人。 [1] 
截至2018年末,普覺鎮户籍人口34678人。 [2] 

普覺鎮經濟

普覺鎮綜述

2011年,普覺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680元。2011年,普覺鎮財政總收入112萬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67萬元,比上年增長7.3%。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2萬元,增值税13萬元。 [1] 
截至2018年末,普覺鎮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2] 

普覺鎮農業

普覺鎮 普覺鎮
2011年,普覺鎮農業總產值11230萬元,比上年增長7.8%,農業增加值佔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46%。 [1] 
普覺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普覺鎮生產糧食12177噸,其中水稻6805噸,玉米1020噸。 [1] 
普覺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普覺鎮生豬飼養量2.17萬頭,年末存欄1.86萬頭;羊飼養量0.63萬隻,年末存欄0.52萬隻。2011年,生產肉類312噸;牧業總產值2140萬元。 [1] 
截至2011年末,普覺鎮累計造林4600畝,其中防護林3100畝,經濟林1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6萬株,林木覆蓋率41%。2011年,普覺鎮水果品種種植面積800畝,主要為臍橙、沙田柚。 [1] 

普覺鎮工業

2011年,普覺鎮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80人,年產值820萬元。 [1] 

普覺鎮商業

2011年,普覺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200萬元,比上年增長6.5%。 [1] 

普覺鎮金融

2011年末,普覺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8400萬元,比上年增長6.8%;人均儲蓄2527元。 [1] 

普覺鎮交通運輸

普覺鎮境內道路 普覺鎮境內道路
2011年,普覺鎮已形成由公路、鐵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2011年,客運總量9.2萬人,貨運總量17.6萬噸。鐵路渝懷線過境,境內長5千米,設有1個停靠站。通鄉級公路3條,總長63千米,日均發車10輛客車,日客運量;280人次。2011年,運輸個體户265户,運輸車輛273輛;客運汽車10輛,190個座位。2011年末,普覺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6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6萬平方米。 [1] 

普覺鎮社會事業

普覺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普覺鎮有小學12所,在校生3160人,專任教師11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8.7%;初中2所,在校生1869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小升初升學率97.6%,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主要學校有普覺中學。 [1] 
2011年,普覺鎮教育經費達105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770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60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2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0%、8.7%、7.9%、9.0%。 [1] 

普覺鎮科學技術

2011年末,普覺鎮有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1個,技術人員14人。

普覺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普覺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86平方米;農家書屋17個,藏書5.4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2011年末,地面衞星收視覆蓋21個村,有線電視收視率達100%。 [1] 

普覺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普覺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2個,其中中心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21個;病牀34張。專業衞生人員63人。 [1] 
2011年,普覺鎮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4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9733人,參合率96.11%。 [1] 

普覺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普覺鎮有籃球場14個。 [1] 

普覺鎮社會保障

2011年,普覺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0户,人數161人,支出50.65萬元,比上年增長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284户,人數5436人,支出423.29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71人,支出7.63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醫療救助186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7人次,共支出5.54萬元,比上年增長60%;農村臨時救濟221人次,支出4.95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89萬人,救災支出14萬元,比上年增長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3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3.61萬元,比上年增長3%。 [1] 

普覺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普覺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個,鄉村通郵率100%。 [1] 
2011年末,普覺鎮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463户,電話用户普及率8%;移動電話用户14300户,比上年增加56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48%,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光纜線總長路42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340個,寬帶接入用户240户,比上年增加63户。 [1] 

普覺鎮基礎設施

  • 供電
2011年末,普覺鎮鎮區有供電所1座,10千伏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108.34千米,變壓器119台,總容量10885千伏安。年售電量累計完成98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6.9%,供電可靠率98.9%。 [1] 

普覺鎮風景名勝

  • 普覺高庵
高庵位於普覺街上的東面,是明清時代的一座寺廟,既是山,又是庵,前後有“明月山”、“天目山”兩個稱謂:一為山上到處是石頭,雨過天晴,大大小小石罅裏充滿水,從高處、遠處看來,似明月,似星星,“明月山”由此得名;二為傳説,一年夏季大旱,連續三月未見雨星,田園裏的禾苗日漸枯槁。僧人們在明月山大做法事,為百姓祈福求雨。法事做了三天三夜未見效果,主持自己拿起鼓棒左右開弓,汗水和鼓點一起敲打鼓面,口裏不停地念着,整座山被鼓聲敲得顫動起來。為此驚動了天帝,天帝為此感動,當即傳令下雨。於是大雨就在主持的鼓點聲中下了起來,大旱由是化解。為此,月亮山成了通靈的山,百姓遇到災難就到月亮山求神,天庭也就知道百姓的災難情況,“天目山”由是得名。這裏周圍居住的人以高姓為主,慢慢地成了高氏的象徵,“高庵”便由此得名。
  • 半坡雷家大院
雷家大院 雷家大院
半坡雷家大院位於武陵山主峯梵淨山腳。大院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由雷正樹及其兒子雷鳴孆(清朝進士)出資興建。大院建築規模龐大,佔地面積1680平方米,120根柱子支撐,正屋高8.8米,過廳和廂房一樓一底2層,大小房間32個,四合天心,走馬轉角樓。樓上樓下正面都是用木料雕成的花窗,雕刻藝術超人。雕刻的各種奇花異草及各種珍稀動物,種類繁多,有雙鳳朝陽,喜鵲鬧梅,犀牛望月,將軍挑擔,仙女散花,老爺坐轎,獅子跳樓合,鯉魚跳龍門等等。院壩是大正方形,壩內和走道都是請石工雕成花紋的青石板鋪成,院壩和堂屋能擺放36張大方桌,可供300多人同時就餐。雷家大院及其附近古建築羣已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普覺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文武官員在此議事歇腳者眾,得名“堡腳"。民國元年(1912年),梁汝霖倡議更'堡腳”為“普覺”,取普遍覺醒義,始名普覺。 [1] 

普覺鎮榮譽稱號

2021年12月,被貴州省林業局列入“2021年貴州省森林鄉鎮”擬命名公示名單。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