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洱茶(原變種)

鎖定
普洱茶(原變種)(拉丁學名: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 [1]  ),大喬木。老樹高17米,胸徑逾1米,經廣泛栽培,據記載,印度及緬甸栽培的茶樹,是從雲南引種去的。
中文名
普洱茶(原變種)
山茶科 [1] 
外文名
Camellia assamica (Mast.) Chang var. assamica
產    自
雲南西南部各地老林
性    狀
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釐米

普洱茶(原變種)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達16米,胸徑90釐米,嫩枝有微毛,頂芽有白柔毛。葉薄革質,橢圓形,長8-14釐米,寬3.5-7.5釐米,先端鋭尖,基部楔形,上面幹後褐綠色,略有光澤,下面淺綠色,中肋上有柔毛,其餘被短柔毛,老葉變禿;側脈8-9對,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突起,網脈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5-7毫米,被柔毛。花腋生,直徑2.5-3釐米,花柄長6-8毫米,被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長3-4毫米,外面無毛。花瓣6-7片,倒卵形,長1-1.8釐米,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被茸毛;花柱長8毫米,先端3裂。蒴果扁三角球形,直徑約2釐米,3爿裂開,果爿厚1-1.5毫米。種子每室1個,近圓形,直徑1釐米。 [1] 

普洱茶(原變種)生長環境

生長於老林中。

普洱茶(原變種)分佈範圍

分佈雲南西南部各地。

普洱茶(原變種)近種區分

過去的分類學者,把這種茶樹作為C. sinensis的變種,其實本種的嫩枝及葉片下面均有柔毛,頂芽被白毛,葉片幹後變褐色,均與分佈於東南各省及海南山地野生的 C. sinensis (L.) O. Ktze. 有明顯的區別。後者在海南山區的野生植株嫩枝及葉均禿淨,葉片較厚,幹後灰綠色,二者明顯有別。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