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天樂·旅況

鎖定
《普天樂·旅況》是王仲元所作的一首詞。這首曲子寫旅途的愁思,開始四句描繪的景物很有些像馬致遠《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的展開。接下來寫江上景色,頗富動感。最後幾句集中抒情,寫主人公的旅愁,又與《天淨沙·秋思》的“斷腸人在天涯”相似。
作品名稱
普天樂·旅況
作    者
王仲元
創作年代
元朝
文學體裁
散曲·小令

普天樂·旅況作品概況

【名稱】【中呂普天樂·旅況
【宮調】雙調
【曲牌】普天樂

普天樂·旅況作品原文

樹杈丫,藤纏掛,衝煙塞雁,接翅昏鴉。
展江鄉水墨圖,列湖口瀟湘畫。
過浦穿溪沿江汊,問孤航夜泊誰家。
無聊倦客,傷心逆旅,恨滿天涯。 [1] 

普天樂·旅況作品譯文

樹木枝條相互蟠曲交錯,枯藤在樹上攀附纏繞。一縷青煙,直衝雲霄,擋住了高飛的大雁,暮歸的昏鴉成羣亂飛爭噪,像展開的一幅江鄉水墨畫和湖口瀟湘畫,船兒沿着江汊,穿過溪浦,孤舟飄蕩,不由得自問又要夜泊誰家?羈旅無聊,厭倦漂泊,無限惆悵灑滿了海角天涯。 [2] 
[2] 

普天樂·旅況題解

這首曲子在藝術上的特點是句式由三三、四四、六六、七七變化,變化中又戀戀屬對,寓整於一變化之中。結尾三個四字句造成音節上的鏗鏘有力,收束全篇,同時又與開頭的句式相呼應,造成了全篇的和諧統一。
[2] 

普天樂·旅況作品賞析

這首小令寫羈旅愁情。前六句既有具體景物的細描,又有宏大場面的勾勒。景物是樹、藤、雁、鴉、江鄉湖口、浦溪江汊。且江鄉呈水墨之色,湖口顯瀟湘之畫。接下五句,直抒胸臆,點出客恨鄉愁。“過浦穿溪”暗示旅途艱難遙遠。“泊誰家”表現漂泊天涯有家不得歸的愁思。最後三句直抒羈旅之愁。由“無聊”、“傷心”到“恨”,層層渲染,點出羈旅的厭倦情緒和怨恨情懷,隨着自己四處漂泊,已佈滿海角天涯。 [2] 

普天樂·旅況曲牌格律

普天樂·旅況曲牌

【普天樂】中呂,可作小令、套數,亦入正宮,又名《黃梅雨》,有多種格式,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對仗,中間兩個七字句亦可對仗,末尾三句可作鼎足式對仗。

普天樂·旅況格律

注:⊙符號處可平可仄
樹杈丫,藤纏掛,衝煙塞雁,接翅昏鴉。
仄⊙平,平平去(韻),⊙平仄仄,⊙仄平平(韻)。
展江鄉水墨圖,列湖口瀟湘畫。
⊙仄平,平平去(韻)。
過浦穿溪沿江汊,問孤航夜泊誰家。
⊙仄平平平仄去(韻),⊙平平⊙仄平平(韻)。
無聊倦客,傷心逆旅,恨滿天涯。
⊙平仄仄(韻),⊙平仄仄(韻),⊙仄平平(韻)。 [3] 

普天樂·旅況作者簡介

王仲元,杭州人。元后期北曲作家,生平事蹟不詳。據《錄鬼簿》載,他與鍾嗣成相交有年,熟稔非常。據孫楷第《元曲家考略》:元人《圖繪寶鑑》上有關於王仲元的介紹,稱其擅長花鳥工筆,兼善小景之作,“用墨之法温潤可喜”。所撰雜劇有《於公高門》等三種,皆亡佚不存。所幸《樂府羣玉》尚保留他的散曲套數四套,小令二十一首。雜劇多為歷史傳奇題材,頗有針砭現實的深意寄託。明初賈仲明在增補《錄鬼簿》中的《凌波仙》讚詞中,稱其劇作“歷像演史全忠信”,“將賢愚善惡分,戲台上考試人倫。大都來一時事,搬弄出千載因,辨是非好歹清混。”其散曲多以杭州景緻和西湖傳説為題,表現了元末文采派曲家的風範。他還有兩支以曲牌名連綴成套,狀寫情事和秋景的曲子。是元人散曲創作中的一種別緻的“集專名”體的代表作,雖屬文字遊戲,但全套妥貼穩稱,音律和諧,亦可卿備一格,是研究這類填曲技巧的範本。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