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利策批評獎

鎖定
普利策批評獎是普利策新聞獎14個獎項中的一項。同社論寫作獎(EDITORIAL WRITING)、社論漫畫獎(EDITORIAL CARTOONING)、評論獎(COMMENTARY)共同組成普利策評論類獎。
中文名
普利策批評獎
含    義
普利策新聞獎14個獎項中的一項
類    型
批評獎
意    義
教育

普利策批評獎簡介

普利策批評獎是普利策新聞獎14個獎項中的一項。眾所周知,普利策獎是1917年根據美國著名報紙出版商普利策的遺願而設立的,它分為兩類,一類是新聞界獎(JOURNALISM),另一類是文學、戲劇和音樂獎(LETTERS,DRAMA&MUSIC)。普利策批評獎(CRITICISM)同社論寫作獎(EDITORIALWRITING)、社論漫畫獎(EDITORIALCARTOONING)、評論獎(COMMENTARY)共同組成普利策評論類獎。
普利策批評獎的設立時間晚於社論獎(始於1917年)和社論性漫畫獎(始於1922年)。隨着新聞業的發展,普利策評獎委員會有感於單一的社論獎無法涵蓋報紙日益豐富的評論類型,於是於1970年增設了“評論獎”和“批評獎”兩個獎項。評論獎的獎勵對象多為風格突出、富有影響力的政治、社會評論,獲獎作品主題以公共利益及公共事務領域裏的時事話題為主。而批評獎則獎勵那些以藝術類型為主要評論對象,能夠對讀者提供新聞事實及專業性、審美性評價的專欄批評。經過這次改變,普利策獎更能適應業界的評論現狀,也有利於各種評論體裁的良好發展。
普利策批評獎的評獎標準非常簡單,即為傑出的批評而設(Fordistinguishedcriticism)。這點和評論獎類似。再來對比一下社論寫作獎的評獎標準,就可以看出評獎委員會的獎勵意圖。社論寫作獎的評獎標準比較具體複雜,即獎勵風格清晰,有道德目的,推理紮實,在作者認為導向無誤時,具有影響公眾輿論能力的傑出社論。這種獎勵標準的差異實際上是和評論體裁的差異一致的。社論是最重要的評論體裁,代表了報社的立場,受到報社政治和經濟利益的限制,其內容形式都更加莊重嚴肅。而批評體現了報紙個性、活潑的一面,內容較少涉及政治、經濟等嚴肅問題,評論對象多為藝術文化話題,是最富有個性和創造力的評論體裁。因此,批評獎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評獎標準,對作品的立場、形式、內容、風格、輿論導向甚至影響力都不作要求,只要評獎人認為作品的確與眾不同就有可能獲獎。評獎標準這樣規定,對於批評這種追求獨創性與個性化的新聞體裁來講當然恰如其分,也大大鼓勵了批評家天才的發揮。
評審制是普利策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也是91年來普利策樹立權威與公正形象的重要保證。批評獎的評審原則上按照兩個層次進行評選,第一個層次確定獎項的三個入圍者,然後入圍者再進入第二個層次進行最終獲獎人的角逐。普利策獎秘書長西格·吉斯勒在接受中國記者採訪時表達了對普利策評獎制度的自信與重視,稱“這是不多見的評選制度”。普利策批評獎評委由4至5人組成,一般為業界和學界權威人士,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今日美國》這樣著名大報的言論版編輯,往屆普利策獎獲得者,學院藝術新聞權威等。從1995年至2007年批評獎評獎人組成情況看,在5人一組的評獎委員會,業界人士通常佔3至4名,可見,批評獎評獎人還是以紙質媒體的業界權威為主,這是和普利策獎評獎委員會以報界權威為主是一致的。經過層層淘汰和嚴格的評審,最終的獲獎者將得到一張證書、1萬美元獎金和一個蒂凡尼製造的漂亮鎮紙。與有限的物質獎勵相比,得獎意味着更大的名氣、更多的晉升機會或者更高的薪水,不過獲獎者大多已經是資深批評家,對他們來説,得獎更意味着職業生涯的最高榮譽。

普利策批評獎獲獎作品

普利策批評獎獲獎作品以文學藝術批評為主。其中書評及文學批評獲獎比例最大,共有8次獲獎,其次是音樂批評(7次)。接下來重複獲獎的依次是建築批評(5次),電視批評(4次),電影批評(3次),藝術及藝術家批評(2次)。其他獲得單次批評獎的批評類型包括戲劇、舞蹈、兒童問題、攝影、汽車、時尚、餐館等。由此看來,批評獎的評獎並不侷限於文藝批評,而是漸趨多元。這説明隨着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精神生活的藝術追求已經不僅僅侷限在聽音樂會、看戲劇等傳統行為上,而對汽車、服裝、飲食等日常事物也投入了審美的眼光,希望從媒介獲得專業性審美性的意見。因此,普利策批評獎近幾年的變化也可以看作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舉動。觀測這種變化和調整,也可以印證近年來一個文藝學熱點命題“日常生活審美化”,即審美活動與日常生活的界限正在打破,審美因素與審美活動大量進入日常生活空間,於是,讀者要求在報紙上獲得有關日常生活和日常事物的審美性批評就不足為怪了。
普利策批評獎獲獎作品的風格各有千秋。2004年的獲獎人是<洛杉磯時報>的丹·尼爾(DanNeil),普利策評獎委員會給的評價是:他的汽車批評堪稱獨一無二,把汽車專業技術問題與不落俗套的幽默和對文化深刻的觀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華盛頓郵報>對1997年批評獎得主蒂姆·佩奇(TimPage)獲獎作品的評論是:“他的樂評將音樂淋漓盡致地展示在無數讀者面前。他竟然能夠將音樂與巨石陣、杰特魯德·斯泰因、分類廣告、托馬斯·派恩肖、傑克·尼克爾森、乳脂以及意大利科學家古哥利爾摩·馬克尼聯繫起來——而這一點也沒削弱其文章的深度。”不同的文風充分體現了報刊批評追求個性化、獨創性,在寫作方式上不拘一格的自由氣息,滿足了讀者多樣化的口味。
普利策批評獎獲獎作品有着豐富的類型和風格,也在38年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追求權威、洞察力、風趣的品味。筆者對1970~2007年普利策委員會公佈的批評獎獲獎理由進行分析,發現1994年以後,獲獎理由中逐漸增加了對作品評價的詞彙,而2000年以後諸如權威、細察、風趣這類詞彙數量上升。如2000年《華盛頓郵報》的亨利亞倫(HenryAllen)因攝影批評獲獎,理由是新鮮、權威的文字。2003年的斯蒂芬亨特(StephenHunter)以其融合權威、智慧與趣味的影評獲獎。2005批評獎授予了<華爾街時報>的喬·莫根施特恩(JoeMorgenstern),他的影評權威、風趣、明察得失。

普利策批評獎獲獎媒體

普利策批評獎的獲獎媒體表現出重量級、重複性的特點。在普利策批評獎38年的歷史中,共有15家媒體獲此殊榮。他們中的9家日平均發行量進入美國日報十五強,發行量在40萬份以上。這些報紙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波士頓環球報》、《芝加哥太陽時報》、《華爾街日報》、《芝加哥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長島新聞日報》。這其中多家媒體數次獲得批評獎。《華盛頓郵報》先後8次獲得批評獎,最近的一次是在2006年。美國人心目中的第一報紙《紐約時報》獲得過7次,《洛杉磯時報》獲得過5次。
普利策批評獎的獲獎者可以説都是資深的批評家,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裏奮鬥多年,擁有很高的職業聲望,獲獎使他們的職業生涯更加完美。2007年獲得批評獎的喬納森·戈德從1984年就開始寫食評,1986年他在《洛杉磯週報》開了食評專欄,他還曾經為《洛杉磯時報》、《洛杉磯雜誌》、《美食家》等撰寫餐館批評。2005年批評獎得主喬·莫根施特恩為《華爾街日報》撰寫週末“電影回顧”專欄,2002年他就曾入圍普利策批評獎。莫根施特恩同時是紐約影評協會、洛杉磯影評協會成員,全國影評協會的創立者。2001年獲獎者是一位女性,她是《波士頓環球》的首席書評家蓋爾·卡爾德威爾(GailCaldwell)。她曾經多次擔任普利策小説評獎人,也曾入圍普利策批評獎和美國報業聯合會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