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

鎖定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得名於它的領導者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普列斯特斯是巴西共產主義運動的傑出活動家,曾擔任過巴西共產黨總書記。 [1] 
名    稱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
發生時間
1924年 至 1927年
地    點
巴西
參戰方
普列斯特斯縱隊、巴西政府軍
結    果
政府軍獲勝
參戰方兵力
普列斯特斯縱隊 1500人
主要指揮官
路易斯·卡洛斯·普列斯特斯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背景介紹

在阿圖爾·貝納德斯的獨裁統治下,巴西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地區經濟發展嚴重失衡,加上英美壟斷資本不斷對巴西進行滲透,使得巴西國內危機不斷加深。當時的巴西,工人罷工和農民爭取土地的鬥爭到處蔓延,一些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軍官也在軍隊裏策劃着起義。早在1922年7月,首都里約熱內盧的衞戍部隊就舉行了起義。1924年7月,聖保羅的6000多名駐軍在伊西多羅·洛佩斯領導下,發動了巴西曆史上著名的聖保羅起義,並提出了“建立人民政府”的口號。為了鎮壓起義,貝納德斯調動了3萬軍隊。由於雙方力量懸殊,起義者最後撤離了聖保羅市,轉移到內地繼續進行鬥爭。起義的烽火也迅速擴大到全國各地,許多地區與城市紛紛舉起了起義的大旗。 [1]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過程

1924年10月29日,駐守在巴西聖安熱盧市的衞戍部隊在普列斯特斯的領導下發動了起義。起義部隊吸引了不少傾向革命的工人、農民和大學生參加,很快就擴展到1500人,組成了一支包括白人、黑人、混血種人和印第安人的隊伍。由於這支起義軍是由普列斯特斯率領的,因此被稱為“普列斯特斯縱隊”(又稱“無敵縱隊”)。為增援聖保羅的起義者,同洛佩斯將軍的起義軍會合,普列斯特斯決定率這支部隊北上。1924年10月,隊伍首先向北方的伊瓜蘇河口挺進,偉大的“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就此開始。
為圍剿普列斯特斯縱隊,反動政府調集大量裝備有大炮、坦克和轟炸機的部隊,並任命有經驗的歐美軍官和巴西最有經驗的將軍指揮作戰。但起義軍在普列斯特斯的指揮下,採取了靈活機動的戰術來對付敵人,多次擺脱敵軍的圍追堵截,並在1925年4月到達伊瓜蘇河口,與從聖保羅撤退的起義軍勝利會合。當時,洛佩斯的起義軍連戰連敗,已經精疲力竭,普列斯特斯縱隊在經歷了半年的征戰後也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出發時的1500人只剩下800人,其中有武器的不到500人。因此,儘管起義部隊成功會合,但仍面臨着被剿滅的危險。
4月12日,在起義軍領導人會議上,普列斯特斯説服了洛佩斯和其他指揮員,使他們認識到運動戰的優越性和必然性。為了發動更多的人民羣眾起義,普列斯特斯制定了一個從南到北走遍整個巴西的遠征計劃。在開始遠征前,普列斯特斯開始整編起義隊伍,組成了新的普列斯特斯縱隊,一些叛徒和動搖分子被趕了出去。整編後的縱隊擁有3000名戰士,由洛佩斯任司令員,已榮升為上校的普列斯特斯被任命為參謀長。為方便指揮,普列斯特斯縱隊被分為四個支隊,每一支隊都由經過戰鬥考驗的軍官任指揮官。
為了擺脱政府軍的追擊,縱隊越過山峯和雨林,穿過沙漠和沼澤,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們缺乏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幾乎所有的戰士都沒有鞋穿,軍服也破爛不堪。戰士們被瘧疾黃熱病折磨着,忍飢挨餓,經受着無法形容的困苦,但他們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敢精神和英雄氣概。“我們決不讓革命的火焰熄滅!”成為了縱隊的口號。縱隊每到一地,就立即採取革命行動,襲擊和搗毀反動政府的行政機構,燒掉農民和地主的債約、法院的案卷和徵收捐税的名冊,組織羣眾大會,釋放政治犯,並提出了“言論出版自由”、“實行無記名投票”以及“免費實行初等教育”等口號。普列斯特斯與戰士同甘共苦,深受戰士的愛戴,不久就成了縱隊實際的軍事和政治領導人,並被人民尊稱為“希望騎士”。
在遠征過程中,縱隊始終堅持運動戰和游擊戰,無論走到哪裏都不作長久停留。他們繞過政府軍佔領的居民點,避免同優勢敵軍作戰,經常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動突然進攻,又能靈活迅速地撤出敵人的包圍圈,使不明情況的敵人自相殘殺起來。戰鬥中,縱隊常常能以少勝多,比如在戈亞斯州的塞卡洛佩斯附近,80名縱隊戰士打敗了400名政府軍,而在阿帕附近,120名縱隊戰士擊潰了1200名政府軍。在伯南布哥州的因布拉爾附近,30名縱隊戰士打敗了一支250人的警察隊。
由於縱隊帶來了自由和正義,羣眾完全站在了縱隊一邊。他們編了許多歌曲和故事來頌揚縱隊的領導人和戰士。沿途居民踴躍供給縱隊糧食和藥品,讓出地方給縱隊住宿並給他們擔當嚮導。縱隊的人員也因平民的加入而不斷得到補充。
但是鬥爭並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普列斯特斯曾寄希望於巴西北部和東北部一些大城市的武裝起義,但這些地方的武裝起義很快就被鎮壓下去了。1927年2月,縱隊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的北部同人數眾多的政府軍遭遇,雙方展開了激烈戰鬥。由於力量懸殊,起義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停止戰鬥,餘部撤到玻利維亞境內,“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到此宣佈失敗。在兩年多的時間裏,普列斯特斯縱隊同人數超過他們20倍的政府軍進行了53次大戰鬥和上千次小戰鬥,兩次穿越巴西全境,轉戰巴西14個州,行程2.5萬多公里,成為拉丁美洲現代史上的一大革命壯舉。 [1] 

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主要影響

經過長征,普列斯特斯縱隊沉重打擊了貝納德斯政府的反動獨裁統治,促進了巴西人民民族民主意識的覺醒,也大大鼓舞了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鬥爭。“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豐富了巴西人民的革命經驗,也使革命的領導人從中學到不少東西,他們頭一次真正地深入接觸了勞苦大眾的生活,瞭解了民眾的苦難和真正需要。但是由於起義領導人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革命綱領,沒有采取措施去解決土地問題,所以沒能更廣泛地動員人民羣眾。而且,起義隊伍一直採取游擊戰術,沒有建立自己的根據地,也沒有與一些城市和農村的其他革命力量長期配合,最後以失敗告終。但那些不可思議的統計數據以及革命者英勇頑強的精神,都足以使“普列斯特斯縱隊”長征載入史冊,被後人永遠記憶。
長征失敗後,普列斯特斯被迫流亡國外,後來轉向了馬克思主義。1934年,他在墨西哥加入共產黨。隨後,他回到巴西組建了左翼的“民族解放同盟”,團結了許多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和進步人士,與國內外的法西斯勢力鬥爭。二戰後,普列斯特斯長期擔任巴西共產黨總書記,並曾於1959年10月率團訪華,見到了他敬仰已久的毛澤東,兩位東西方長征的領袖終於得以見面。為了迎接這位貴客,毛澤東同志還特意在濟南設宴招待了他。在此後的歲月中,普列斯特斯經歷了政治上、生活上的許多苦難和動盪,但直到1990年逝世,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共產主義信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