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

鎖定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是200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昭軍。 [1] 
中文名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
作    者
張昭軍
類    別
哲學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
2007年03月01日
頁    數
281 頁
定    價
18.00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100053853
叢書名
北京師範大學史學文庫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作者簡介

張曙軍,又作張昭君,1970年10月生,山東淄博人。歷史學博士。北京lI幣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現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中國近現代文化史、中國儒學史的教學工作。研究興趣集中在清代、民國思想文化領域,尤側重於儒學思想史,著有《儒學近代之境——章太炎儒學思想研究》、《傳統的張力——儒學思想與近代文化變革》、《清代理學史》(晚清卷),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1]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內容簡介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是圍繞程朱理學、今古文經學所進行的專題研究。前五章是綜合性論述,後六章是個案研究。其中,有些論題,如今文經學家與程朱理學的關係、方宗誠的理學思想等,是以前學界關注較少的。近代中國是中國社會和文化變動最為劇烈的階段,也是近些年來學界關注較多的學術領域。在當今中外文化交流密切的情況下,研究者積極學習和借鑑西方學者的優長的同時,應當注意繼承、保持和發展中國學術的特色,不人云亦云。這需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斷加強歷史文獻的研習,提高傳統文化素養,下一番踏踏實實的功夫。該書以全新的視角探討了晚清民初理學與經學的基本狀況,全面闡述了晚清宋學對漢學的鬥爭及調和,詳細介紹了各大名家的學術思想。 [2] 

晚清民初的理學與經學圖書目錄

第一章晚清儒學的格局與流派
一、程朱理學居於社會意識形態地位
二、漢學仍有相當影響力
三、今文經學趨向活躍
第二章晚清宋學對漢學之爭
一、駁斥清代漢學家的新義理學説
二、批評漢學家的治學原則和方法
三、迴應漢學家的經學辨偽
四、斷言漢學無實無用
第三章晚清漢學與宋學之調和
一、宗宋學而不廢漢學
二、主漢學者兼採宋學
三、漢宋會通
第四章清代今文經學家與程朱理學
一、兼尊程朱
二、調和與批評
三、譏詆排斥
四、揚棄與改造
第五章晚清理學的分層與流動
一、清代官方哲學與意識形態
二、士大夫的道、學、政
三、民間社會的文化宗仰
四、社會流動:一種動態分析
第六章唐鑑與《國朝學案小識
一、著述宗旨
二、內容取捨
三、編纂體例
第七章曾國藩的理學思想
一、紹述程、朱,以義理為本
二、“一宗宋儒,不廢漢學”
三、“詞章之學,亦所以發揮義理者也”
四、“義理與經濟初無兩術之可分”
五、義理、考據與經濟,則一秉乎禮
第八章倭仁的理學思想
一、恪守程朱之道的為學宗旨
二、推己及人的為學之方
三、篤實力行的道德實踐
第九章方宗誠與“柏堂學”
一、恪尊程朱理學,講究為學之道
二、排斥漢學、心學
三、強調經世致用,實體力行
第十章康有為與今文經學
一、揚棄漢宋,摭拾今學
二、化合中西
三、舊經新解
第十一章章太炎對宋學、漢學的闡釋
一、對宋學的闡釋
二、對清代漢學的闡釋
三、經史關係論
後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