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晚安,媽媽

(1979年在百老匯首演的話劇)

鎖定
《晚安,媽媽》(Night,Mother)是美國著名劇作家瑪莎·諾曼(Marsha Norman)的作品 [1]  ,1979年在百老匯首演大獲成功,1982年獲得蘇珊·史密斯·布萊克本獎1983年獲得普利策獎託尼獎提名,成為了百老匯經典的保留劇目,被翻譯成許多文字在世界各國上演。
中文名
晚安,媽媽
外文名
Night,Mother
獲得獎項
1982年獲蘇珊·史密斯·布萊克本獎
獲得獎項
1983年獲普利策獎託尼獎提名
首演時間
1979年
演出地點
百老匯

晚安,媽媽劇情簡介

《晚安,媽媽》中的母親(林蔭宇飾)與女兒(劉丹飾演) 《晚安,媽媽》中的母親(林蔭宇飾)與女兒(劉丹飾演)
《晚安,媽媽》出自美國著名劇作家瑪莎·諾曼(Marsha Norman [4]  之手,為觀眾呈現一出耐人尋味的母女故事,1979年首演百老匯便一舉成功。故事發生在一個平常的週末夜晚,女兒突然向母親發出自殺預告,一場發生在母女之間的情感風暴就此上演。 [1] 
話劇《晚安,媽媽》劇照 話劇《晚安,媽媽》劇照
這部戲劇的情境是現代戲劇中典型又極致的情境。只有兩個角色,母親和女兒傑西。典型的美國式環境,偏僻寂寞小鎮上的一棟房子。女兒集苦難於一身,患有癲癇病(據母親所言是遺傳),丈夫離開,兒子是有偷竊行為的不良少年,此時父親已去世,且先前父母感情極為冷淡,無話可説。這晚女兒要自殺。這一行動是確定的。母親的行動則是勸阻,擋是不可能擋住的,勸説的表面文章也只換得女兒冷笑,一向家庭中最靠近者之間的遮遮掩掩,在危急時刻的逼迫下一步步轉換成撕裂和深挖。女兒的行動是沒有轉折的,母親的行動是預定失敗的。這近似於零行動。戲劇的形式上的真正行動是揭示。儘管這部戲劇沿襲了諸多美國寫實主義戲劇元素——比如熟練運用的心理學原理:父親不愛母親,卻愛女兒,因此母親和女兒之間發生競爭和妒忌;比如母親扯謊或無意識地自欺欺人(以母親向女兒嘮叨朋友艾格尼絲的景況為典型),人們為自己和彼此構築幻想;比如母親包辦女兒人生的愛之異化——這些似曾相識的設定在這部戲劇的邏輯上只有次要意義,是爭相扯下的鋪墊在最終揭示之前的布片。 [3] 

晚安,媽媽獲得獎項

《晚安,媽媽》1979年在百老匯首演大獲成功,1983年獲得普利策獎,成為了百老匯經典的保留劇目,被翻譯成許多文字在世界各國上演。該劇1982榮獲蘇珊·史密斯·布萊克本獎(Susan Smith Blackburn Prize) [5]  ,1983年獲得託尼獎提名獎 [4]  (Tony Award nomination)等多個戲劇獎項。 [2] 

晚安,媽媽座談探討

《晚安,媽媽》線下座談會在鼓樓西劇場開講,《晚安,媽媽》話劇導演祖紀妍,劇中媽媽的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林蔭宇,奇葩説辯手、知名情感博主花希,電影《柔情史》導演楊明明,心理諮詢師、簡單心理平台創始人簡裏裏共同就該劇的創作,以及原生家庭和親子關係等話題展開了探討。 [1] 

晚安,媽媽評價

《晚安,媽媽》之於美國的價值,是它對美國意識形態的挑戰所獲得的價值。它對我們千千萬萬家庭中的人、走出家庭又操演着成功學的人,也是有價值的。然而就其藉助家庭倫理劇所揭示的,對於中國現實是還不夠的。這部劇不免有點兒温情、民主、知識化。劇中的母親儘管也對子女施行過人身控制,但可以説她是在不自覺的人性狀況下這樣做的,而她在危機情形下被激發出反思意識,能夠在需要説出真相的時候説出真相,這是有一定教養基礎的,透露了一個強調對等關係的社會背景。而在中國的很多家庭中,這樣的教養基礎卻難以期望。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