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晏陽初

(中國平民教育家和鄉村建設家)

鎖定
晏陽初(1890年10月26日—1990年1月17日),祖籍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三江鎮中興村五社,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
1913年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後轉美國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學,1918年畢業。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1923—1949年長期擔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總幹事;1940—1949年在重慶歇馬鎮創辦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後名鄉村建設學院)任院長,組織開展鄉村建設實驗;1950年離開台灣赴美國;50年代以後,協助菲律賓泰國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加納等國建立鄉村改造促進會;60年代在菲律賓創辦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任院長及該院理事會主席。 [1] 
1990年1月17日病逝於美國。
中文名
晏陽初
外文名
Y.C.James Yen
別    名
晏遇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四川巴中
出生日期
1890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0年1月17日
畢業院校
聖保羅書院
耶魯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職    業
教育家
代表作品
平民教育的真義
農村運動的使命
平民教育概論
主要成就
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
信    仰
基督教

晏陽初人物簡介

晏陽初1913年就讀於香港聖保羅書院香港大學前身),後轉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學。晏陽初早期開展平民教育運動時,認為中國的大患是民眾的貧、愚、弱、私“四大病”,主張通過辦平民學校對民眾首先是農民,先教識字,再實施生計、文藝、衞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養知識力、生產力、強健力和團結力,以造就“新民”,並主張在農村實現政治、教育、經濟、自衞、衞生和禮俗“六大整體建設”,從而達到強國救國的目的。著有《平民教育的真義》《農村運動的使命》等。

晏陽初教育經歷

晏陽初 晏陽初
晏陽初在塾師兼鄉醫的父親的教育下,他受到儒家文化的薰陶。諳習時勢的父親也深知“書香之外另有世界,西學乃潮流所趨”。因此毅然將少年晏陽初送到幾百裏之外的基督教內地會創辦的西學堂接受新學。1913年赴香港聖士提反書院深造,後轉美國耶魯大學,主修政治經濟。
1918年畢業,獲學士學位。1919年入普林斯頓大學研究院,攻歷史學,獲碩士學位。
1944—1945年,美國錫拉丘茲等三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晏陽初大學畢業後,立志獻身平民教育。

晏陽初從業經歷

1923—1949年長期擔任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總幹事。1926年在河北定縣(今定州市)開始鄉村平民教育實驗。1940年—1949年在重慶歇馬鎮創辦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後名鄉村建設學院)任院長,組織開展華西鄉村建設實驗。1950年離台灣赴美國。
20世紀50年代以後,協助菲律賓、泰國危地馬拉哥倫比亞加納等國建立鄉村改造促進會。
20世紀60年代在菲律賓創辦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任院長及該院理事會主席。晏陽初還曾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任顧問。

晏陽初教育運動

1920年,晏陽初回到中國,在歸國前,他立志不做官,不發財,將終身獻給勞苦的大眾。回國後他首先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智育部主持平民教育工作,期間編制刊行了《平民千字課》等教材。
晏陽初 晏陽初
1922年晏陽初發起全國識字運動,號召“除文盲、做新民”,3月他轉到湖南長沙組織平民教育討論會,並在長沙推行他的《全城平民教育運動計劃》,他將長沙分為52個單位,發動400名小學教師以遊行、散發傳單等方式宣傳平民教育。不久他籌資組建了200所平民學校,先後招生2500餘人,在長沙實驗的全國識字運動是晏陽初平民教育理論的第一次大規模實驗,取得了重大的影響,青年毛澤東就曾經作為義務教員參與過晏陽初在長沙的平民教育運動,一些毛澤東研究者認為,毛正是受到晏陽初思想的影響才覺悟要以簡單、務實和經濟的方式真正地打到民間中去。1923年在長沙獲得成功的晏陽初來到北京,在文化名人張伯苓蔣夢麟、陶行知以及時任北洋政府總理的熊希齡的夫人朱其慧等社會名流的支持下於3月26日組織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任總幹事。平教會成立後先後在華北、華中華東華西華南等地開展義務掃盲活動。
年輕時的晏陽初 年輕時的晏陽初
隨着平民教育運動的開展,晏陽初逐漸認識到中國的平民教育重點在農民的教育,平教會設立了鄉村教育部,經歷了兩年的實地調查,平教會選擇河北定縣作為平民教育的實驗試點。1926年晏陽初與志同道合的一批知識分子來到定縣翟城村,推行他的鄉村教育計劃,1929年平教總會遷往定縣,全力以赴地在這裏開展鄉村教育的實踐。晏陽初認為中國農民問題的核心是“愚貧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學校式、社會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結合並舉,“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以衞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連環並進的農村改造方案。晏陽初在河北定縣推行的各項平民教育活動都從農民的切身需求出發,着眼於小處:為減少通過飲用水傳染的疾病,平教會指導農民修建井蓋與圍圈,適時消毒滅菌;訓練公立師範學生與平民學校學生進行免疫接種;訓練助產士代替舊式產婆,向舊式產婆普及醫學常識;建立各區保健所,培訓合格醫生;從平民學校畢業生中培訓各村診所的護士與公共衞生護士;為村民引入優良棉花和蛋雞品種;組織成立平民學校同學會,建立村民自治組織;改組縣鄉議會,改造縣鄉政府。
晏陽初、許雅麗伉儷 晏陽初、許雅麗伉儷
20世紀30年代初,晏陽初在定縣的鄉村教育實踐得到國民政府民政部次長的肯定,並決定將晏陽初的經驗向全國推廣,設立了鄉村建設育才院,在中國各省劃出一個縣進行鄉村教育試點,期間先後成立了定縣實驗縣、衡山實驗縣、新都實驗縣和華西試驗區等鄉村教育實驗區。1940年鄉村教育育才院改名為鄉村建設學院,晏陽初任院長。1936年,日本對華北的侵略步伐步步逼近,晏陽初和平教總會在戰爭威脅下離開定縣,向南撤退。1937年晏陽初接到湖南省政府省主席何鍵的邀請,希望他協助動員三千萬普通民眾參與抗日,在任上晏陽初撤銷了將近三分之二的縣級官員,招募了近五千名學者和科學家參與政府工作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基層政治改造試驗。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晏陽初曾試圖遊説蔣介石為鄉村教育投入更多資源,但是由於國共內戰的因素而遭到蔣的拒絕,在蔣介石處碰壁的晏陽初轉而尋求美國的支持,他遊説杜魯門總統和美國國會議員為中國鄉村教育運動提供資助,最終美國國會通過了一條名為“晏陽初條款”的法案,法案規定須將“4.2億美元對華經援總額中須撥付不少於5%、不多於10%的額度,用於中國農村的建設與復興”。
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勝利,晏陽初輾轉到了台灣,從此晏陽初和他的鄉村教育運動在中國大陸銷聲匿跡。

晏陽初貢獻影響

晏陽初國內影響

晏陽初博士史蹟展覽館 晏陽初博士史蹟展覽館
晏陽初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致力於平民教育七十餘年,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與陶行知先生並稱“南陶北晏”。他20世紀20-30年代在河北定縣的平民教育實踐為定縣乃至河北留下了大量有形和無形的財產,據20世紀80年代的統計,定州(即定縣)是河北省內唯一一個無文盲縣;20世紀20年代晏陽初引入的良種棉花、蘋果白楊等作物和引入培育的良種雞等仍然廣受當地農民的歡迎;另外20世紀70年代普遍中國農村的“赤腳醫生”以及相關的培養計劃,皆承襲自晏陽初在定縣的實驗內容,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中國大陸部分農村推行的村官直選等政治體制改革的試點,也無不是在重複當年的定縣經驗。1949年國民政府遷台後,在農村建設方面大量借鑑晏陽初的定縣經驗,農村的進步成為日後台灣經濟騰飛的重要基礎。
河北省定州市東亭鎮還有以晏陽初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所綜合公立高級中學。學校始建於1995年,位於定州市東亭鎮東亭村東五百米。

晏陽初國際影響

晏陽初離開中國大陸後不久即離台赴美,在美國他協助南美洲非洲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推進平民教育運動。
1956年在晏陽初的幫助下菲律賓建立了國際鄉村改造學院,並實現了真正的民選議會。國際鄉村改造學院運行至今,專門向第三世界國家推廣晏陽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協助第三世界國家培訓平民教育教師。
晏陽初移民美國後,致力於向世界推廣他的鄉村教育理念,並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顧問。在他的協助下,菲律賓、加納、哥倫比亞等欠發達國家紛紛推行類似計劃。

晏陽初傳播繼承

晏陽初與各國鄉村運動領袖合影 晏陽初與各國鄉村運動領袖合影
晏陽初因其對社會底層的關心以及身體力行地深入農村開展鄉村教育的行動受到廣泛的尊敬,獲得很多榮譽。但是在晏陽初的故鄉,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人們對晏陽初的貢獻幾乎一無所知。直到20世紀80年代之後,中國大陸的人們才開始逐漸認識晏陽初和他的平民教育理論,一些從事農村問題研究的社會學者如温鐵軍等將晏陽初在中國大陸中斷的鄉村教育運動繼續下去,成立了晏陽初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委員會、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晏陽初研究會非政府組織。總體而言,中國大陸的學術界和民間正在逐步重新認識晏陽初和他的教育理念。

晏陽初評價

河北定州市有以晏陽初命名的中學以及晏陽初故居。晏陽初在1943年和愛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評選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晏陽初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或者1955年晏陽初被《展望》雜誌評為“當代世界一百位最主要人物”,晏陽初得到里根總統的高度評價等等。

晏陽初家庭晚年

1917年晏陽初在當選耶魯華人協會會長期間,結識了紐約華人牧師許芹的女兒許雅麗。許雅麗1920年來到上海,在女子體育師範任教。1921年9月23日,晏陽初與許雅麗結為伉儷。1980年8月8日許雅麗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逝世。
晏陽初墓 晏陽初墓
在晏陽初的晚年,經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的邀請,他重新獲得機會回到中國大陸,於1985年獲准訪問河北定縣,會見了一些親戚、同仁和校友,並受到了當時政協主席鄧穎超的接見。1987年他再次回國訪問。1990年1月17日晏陽初病逝於美國。
1993年,晏陽初的長女晏羣英遵照遺囑將他的一部分骨灰送回巴中安葬。1997年晏陽初的陵墓在巴中東郊的塔子山建成。

晏陽初教育思想

在晏陽初看來,“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這話雖舊,“實有至理。人民委實是國家的根本。”然而,當時中國雖號稱有四萬萬人民,但其中80%以上是文盲。而且中國以農立國,這些“有眼不會識字的瞎民”的絕大多數是在農村。因此,為平民辦教育,尤其是到鄉村中去為農民辦教育,“開發世界最大最富的‘腦礦’”,這是關係到“本固邦寧”的根本問題。從1926年以後,晏陽初把平民教育的重點從城市轉到農村,教育的對象也由城市平民變為鄉村農民,心甘情願“給鄉下佬辦教育”。晏陽初從事鄉村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進行實驗研究。他根據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狀況,主張以一個縣為實驗研究的基本單位。在進行廣泛、深入、科學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最終選擇河北省定縣作為實驗區。在中國鄉村教育運動中,首創以一個縣為基本單位從事鄉村教育實驗研究。在鄉村教育實踐中,提出“四大教育”“三大方式”。所謂“四大教育”,即是文藝教育、生計教育、衞生教育和公民教育。“四大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當時社會存在的四大問題。其中文藝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知識力,解決“愚”的問題;生計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生產力,解決“窮”的問題;衞生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健康力,解決“弱”的問題;公民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團結力,解決“私”的問題。推行“四大教育”,必須採用“三大方式”,即學校式、家庭式和社會式。晏陽初還主張要“化農民”,必先“農民化”。晏陽初認為,知識分子到鄉村去,為農民辦教育,要“化農民”,自己首先必須“農民化”。要虛心向農民學習,“給農民作學徒”;要與農民共同生活和勞動,只有在同他們廣泛深入的接觸中,才能真正瞭解他們的需要,更好地為他們服務。晏陽初的教育思想,反映了他的拳拳愛國之心,不僅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社會影響,而且在當下也仍有現實意義。

晏陽初思想特點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民教育思想。它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其後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後又由晏陽初本人將其收穫的種子播於全世界貧瘠的土地上,繼續澆灌幾十年,結出了極為豐碩的成果,為中國和世界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培養了一大批平民教育專家和鄉村建設人才。晏陽初這位中國四川巴中市人的名字,也在世界各地享有盛譽,被稱作“世界平民教育之父”,被聯合國聘為終生特別顧問。
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有其自身的特點。他根據“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中國古訓,將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聯環扣合、整體推進,創造出一大發現、兩大發明、三種方式、四大教育、五個結合的平民教育思想,形成了相當完整的體系,值得高度重視。

晏陽初一大發現

一大發現,是指晏陽初在一戰時為在法國戰場上當“苦力”的中國東北、華北招募去的華工服務當翻譯的過程中,發現了中國有一個巨大的“腦礦”。“腦礦”一詞是晏陽初的一個大發現,也是一大創造。它比什麼“金礦”、“銀礦”都重要。
1918年,晏陽初畢業於美國耶魯大學。第二天,他就應募以教育秘書的身份遠涉重洋去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的法國戰場為在那裏的20多萬華工服務,當翻譯。那時戰爭快結束了,華工思念祖國、家鄉和親人,但是他們不識字,不會寫算,要通信就由晏陽初代他們寫。晏陽初目睹華工被美國、英國、法國的官兵瞧不起,稱華工為“苦力”。就是這些“苦力”,在戰場上很勇敢。挖戰壕、救傷員,其中有幾千人受到了表彰,表現了中華民族勇敢,堅定、沉着的獻身精神,獲得瞭如鐵十字等各種勳章。他們並不“笨”,並不比外國人差,只是他們沒有機會接受教育而已。晏陽初想起“人人皆以為堯舜”的道理,重視和尊重他們。他意識到應該把知識教給他們,使他們也能象他一樣寫算和認識中國的文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他徵得在法勤工儉學的領神李石曾的支持,為華工辦起了“識字班”,親自選擇中國簡易文字,用白話文形式編寫了《華工週報》。經過三個多月每晚一小時的學習,其中有40多名華工學習較好,獲得了識字班畢業證書。晏陽初曾收到法國戰場上的一封來信,信中稱晏陽初為“先生大人”,説:“你自辦報以來,天下事我都知道了,但你的報太便宜,恐怕以後不久會關門,我願把戰爭中存下的365個法郎捐給你辦報。”這件事對晏陽初思想震動很大,使他認識到中國人並不笨,他們所缺乏的不是“救濟”,而是“發揚”,他們不是不可教,而是無教。這20萬華工代表了佔四億中國人的80%以上的勞苦大眾,他們是中國未來的希望。
過去一般士大夫階層都認為,普通老百姓屬於所謂“下等”階層,這些人絕大多數都住在農村,他們沒有“受教育的資格”,只能做工當“苦力”,他們“不可教”。但晏陽初在辦華工識字班的過程中深刻認識到,所謂的“苦力”,他們不在於苦力的“苦”,而在於“苦力”的潛在力,只要發掘出來,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力量。1985年9月,晏陽初在闊別40多年後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他在成都地區原鄉村建設學院校友會歡迎會上深有感觸地説:我有一個發現,“即三四千年來所未發現的,我發現了‘苦力’的力。”他還説:在六十年前,“我發現了一個新人物,這個新人就是‘苦力’”。“是‘苦力’教訓了我。我不但發現了‘苦力’”的苦,還發現了‘苦力’的力,‘苦力’的潛伏力。他們最需要的不是救濟,而是發揚──發揚他們的潛伏力。五十年前回到中國,生意人知道開金礦銀礦的重要,忘記了腦礦。世界上最大的腦礦在中國。我們中國一般知識分子沒有這個知覺,……幾億中國農民窮在什麼地方?為何窮得沒飯吃?便是沒有發現‘苦力’的力,沒有發現他們的潛伏力,所以埋沒了他們。許多中國的象林肯、愛迪生、杜威這樣的英雄豪傑被埋沒了,活埋了。考古學家發現了‘北京人’,那是若干萬年的死人,我們發現的是活人,是這世界上有史以來的最大發現。”[1]他認為,中國人口的三分之二是“苦力”,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都是“苦力”,整個非洲中美洲亞洲90%以上皆是苦力。發現這個“苦力”的“力”之後,對於晏陽初來説,這決定了他一生的志向和事業,他説:“我當時發現了苦力的力,我從此有了志願,回到中國不發財,不升官,我找到了這個大礦。”並且一生要努力開發這個“人礦”、“腦礦”。

晏陽初兩大發明

晏陽初在為華工服務過程中發現了中國有一個巨大的礦藏“腦礦”之後,就立志要開發這個大礦,他説:“第二點便是發明。發明開人礦、腦礦。”
他的第一發明就是開腦礦的工作──“平民教育”。
1920年,晏陽初從法國戰場上回到祖國,看到各方面仍很落後,非常難受。他原在美國是學政治經濟學的,對這些問題特別關注。過去一般留學歐美日本的青年回國後不根據中國的情況,只知道照搬照抄別人那一套,結果“救國”無門。晏陽初認為,中國有句古訓,叫做“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本不固,則邦不寧。他認為,中國人必知中國,然後才能救中國。因此,他回國後就積極進行社會調查,遊歷19個省,調查中國平民教育現狀。1926年4月,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一文指出,對於教育,要適合各自國家的情況,要有中國的特色,我們“有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環境,亦當有我國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適應我國的需要。要知道什麼是中國的公民教育,非有實地的、徹底的研究不可”[2]。
中國的教育必須結合中國的實際。中國的國情就是經濟落後,人口眾多,80%以上住在農村,他們差不多都是文盲。晏陽初指出,我國過去辦教育,成效甚小,一個大的原因就是從事教育的人奴隸式的抄襲外人,漠視國情。他並不反對外國好的東西。他認為,對於本國的歷史文化環境務必徹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據;對於外國的東西,亦可引為參考,以期適應世界的潮流。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和探索,晏陽初研究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平民教育”計劃和方案,並説服各省有關當局重視平民教育,特別是農村青少年教育。根據當時中華教育改進社統計資料,全國有八千萬學齡兒童,只有七百萬就學,且大多是富家子第。此外還有一億多青壯年,他們都已超過入學年齡,他們都不識學或識字不多。平民教育就是對十二歲以上不識字及識字而缺乏常識的全國男女所施的教育。這些兒童和青壯年是“平民教育”的重點。據此,晏陽初動員了一大批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歸國留學生與晏陽初一道, 1923年8月23日在北京成立了“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由朱其惠任董事長,晏陽初任幹事長,陶行知等任幹事,負責具體部門工作。從此,中國平民教育終於有了統一的領導機構
“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總會”(以下稱“平教會”)成立後,就立即根據中國平民的實際情況和中國的歷史文化特點編寫教材。晏陽初、陶行知與陳鶴琴等人從中國常用漢字中選擇最常用的1300個,編成四冊《平民千字課》,每冊24課,每晚學習一課,為一小時,共96小時學完四冊,就能看書讀報了。他們在編寫教材時,注意到農民為生活而奔波,沒有多少時間學習,經濟情況低下,沒有錢買更多的書,他們就以白話文形式編寫這套《平民千字課》,注意以“最短的時間,最小代價、獲最大限量詞彙”,將四冊《平民千字課》在四個月內學完。普通未上過學校的平民學習了這套教材後,就基本掌握了識字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一、認識千餘個基本漢字;二、輸入這千餘漢字所能代表的基本的知識;三、引起平民的讀書興趣。這三點中又以引起讀書興趣更為重要,目的是使他們能夠接受平民的“繼續教育”。後來,晏陽初又根據實際情況編成《市民千字課》、《士兵千字課》在城市和部隊中推行,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大發明是晏陽初發明瞭“鄉村建設理論”。它是在“平民繼續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是和“平民教育”聯鎖進行、整體推進的理論。
1923年“平教會”成立後,晏陽初他們就選河北定縣為“平民教育”整體推進計劃的實驗縣。他們把四十萬定縣農民分成若干擋次進行識字教育。“平教會”當時的口號是“除文盲,作新民”。他們在掃除文盲的基礎上進行平民的“繼續教育”。晏陽初根據他所總結出的中國普通老百姓存在的“愚、貧、弱、私”四大病症,計劃施以“文藝、生計、衞生、公民四大教育”。它的目標有三:其一是養成自讀、自習、自教的能力;其二是灌輸公民常識,培養國民應有的精神和態度;其三是實施生計教育,補助、指導、改善平民的生活。1926年,“平教會”從北京遷到定縣,1929年晏陽初及其同仁又舉家離開大城市,遷到定縣,調查和實施“平教會”的“平民教育計劃”。晏陽初認為,“要想普及中國平民教育,應當到農村去”,對農民進行以掃盲為目的的“識字教育”。但識字教育只是給了平民以識字的工具,有了工具而不會應用也等於零。必須和鄉村改造與建設結合起來。
1933年7月,晏陽初在山東鄒平縣召開的第一次全國鄉村工作討論會的報告中指出:“在定縣鄉村辦平民教育,我們覺得僅教育農民認識文字取得求知識工具而不能使他們有用這套工具的機會,對於農民是沒有直接效用的。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們更進一步覺悟,在鄉村辦教育若不去幹建設工作,是沒有用的。……不謀建設的教育,是會落空的,是無補於中國農村社會的。”[3]晏陽初及其同仁從1926年冬開始在定縣進行大規模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工作。他們進行了三項重要的工作,這就是:農村教育,送知識下鄉,傳播農業基礎知識,改良品種、防治病蟲害;進行農民教育的研究與調查,離開大城市知識分子的象牙塔,鑽進“平民”的泥巴牆,和他們生活、勞動在一起,研究他們受教育的狀況和他們對知識渴望的心理;搞農村普查工作,進行農村的社會調查、工業調查、農村人口調查,農村概況調查等。這些調查結合農民生活實際,材料可信。正如張世文《定縣農村工業調查》附錄三指出的那樣:“定縣的調查工作由於結合改善生活、辦學治病、推廣農技來進行,所以取得農民信任,調查對象願意告訴真實情況,資料可靠。”[4]晏陽初他們經過調查研究和定縣實驗,找到了適合中國農村特色的治國方略,認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要建國,先要建民;要強國,先要強民;要富國,先要富民。”這就是以教育為工具,推動經濟、政治、衞生、文化全面發展的鄉村建設理論。
建設離不開教育。通過教育,從整體上認識和把握教育與社會、教育與人生、教育與文化發展、教育與政治經濟的關係,開拓了農村教育改革的新路子。平民教育思想和鄉村建設理論是一種新的思路,後來在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推廣,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成為世界範圍內的鄉村改造和建設運動。1988年,晏陽初在談到鄉村改造十大信條時指出:“國際鄉村改造運動,沂其歷史,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法國戰區的華工教育,後來演變為中國的平民教育運動,成熟於定縣實驗時期。從五十年代起,以中國定縣實驗的基本理論為基礎的鄉村改造運動,在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推廣開來。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我們的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實踐與理論又有了很大的發展。”[5]而鄉村改造的目的,不只是使人們擺脱困境,增加生產。如果只是為生產而單純地抓生產,不同時策劃鄉村的平民教育,不努力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水平與生產技能,不加強人們道德觀念和社會認識方面的工作,不提高人們的民主意識與自治能力,不注意提高人們的健康素質,不注意鞏固和提高的措施,即使生產一時上去了,也是不能鞏固和持久的。因為“人的發展需要和社會發展需要都是多方面的,並且彼此之間互相聯繫,滿足了一個方面的需要,只是解決問題的某一方面,只是使各方面的發展需要都得滿足時才能得到均衡的發展”。[6]

晏陽初三大方式

平民教育運動的對象是全體民眾,通過教育,使他們成為具有“知識力、強健力、生產力和團結力”的“新民”。晏陽初他們採取三種方式對民眾進行教育,即:學校式、社會式、家庭式。
學校式:就是採用平民學校的形式。具體辦有“初級平民學校”、“高級平民學校”和“平民大學”。初級平民學校主要針對十二歲以上已超過入學年齡的文盲,進行掃盲工作。進入高級平民學校後,這些學員已掌握了識字的工具,並且腦筋靈敏,思想活潑,可以對他們進行比較系統的訓練,以培養鄉村領袖。晏陽初等人在定縣創立了“中國鄉村建設育才院”,抗戰時期在重慶歇馬場進一步完善,改為本科性質,定名為“中國鄉村建設學院”,由張羣任董事長,晏陽初任院長。本世紀六十年代,在菲律賓又由晏陽初創辦了“國際鄉村改造學院”,其目標和宗旨是為鄉村建設培養專門人才。要達到的目標是:1.“勞動者的體力”: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要親自參加勞動,使身體素質得到鍛鍊和提高;2.“專門家的智能”:要有“一技之長”,有了知識還要能應用;3.“教育者的態度”:因為“人皆可以為堯舜”,作人師的要有“誨人不倦”的精神,才能使受教育者“學而不厭”;4.“科學家的頭腦”:因為過去我們中國人有一個不好的心慣,叫做“遇事馬虎”,遇事只注意皮毛,不重視深刻了解,所以,“要我們的民族能生存在這樣科學的世界裏,我們就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5.“創造者的氣魄”:“中國人最愛享現成的福,自己卻缺乏創造的精神,墨守成規,不求進步”,因此,要培養青年學生的創造精神,以“創造國家民族的新生命”;6.“宗教家的精神”:“我們做一件事,必須要有相當的忍耐力,釘子愈碰得多,愈不要灰心,在中途不變節,只要有堅忍力,總會成功的。”
社會式:它是以高級平民學校或平民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各種活動為中心,使畢業生按照四個方面繼續受教育。這主要針對成年人和婦女。青年農民在平民學校畢業後加入“畢業同學會”(或校友會),他們可以利用“流動圖書館”,閲讀農民週刊,並向該報投稿。此外還有:組織戲劇社和辯論俱樂部,為村民辦無線電廣播,傳播農業知識;舉辦牆報、板報、刊登當天新聞及知識技能;調解民事糾紛。還有植樹、修路、農業展覽、反毒品買賣、禁毒拒賭運動等等。“同學會”會員還可當“表證農家”,向廣大農民表演與解説農村建設的知識技能。
家庭式:家庭式教育是中國的特殊教育方式,它主要是“聯合各個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當的訓練”,使在家庭中的老少男女都能得到相當的教育,分別有户主、主婦、少年、閨女、幼童五種組合。這種方式常與學校式、社會式結合進行,目的是幫助改良家庭的日常生活,幫助解決家庭與學校之間的矛盾,擴大家庭的責任感,減少對上學青年、兒童的反對和阻力,使家庭社會化、增進家庭的社會責任

晏陽初四大教育

四大教育是晏陽初在定縣實驗中總結和發展起來的平民教育與鄉村建設整體推進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晏陽初認為,中國的平民普遍都具有“愚、貧、弱、私”四大疾病,這是定縣調查研究的結論。他説:“在定縣,我們研究的結果,認為農村問題是千頭萬緒。從這些問題中,我們又認定了四種問題是比較基本的。這四大基本問題,可以用四個字來代表它,所謂愚、貧、弱、私。”[8]
所謂“愚”,是指那時中國最大多數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識,甚至目不識丁,他們普遍認為讀書只是“讀書人”的事,與普通老百姓無關,他們中80%以上都是文盲。所謂“貧”,是指中國最大多數人民的生活貧困,不少人是在生與死的夾縫裏掙扎。所謂“弱”,是指中國最大多數人民是無庸諱辯的“東亞病夫”,人民的生死存亡只得付之天命,所謂科學治療、公共衞生根本談不上。所謂“私”,是指中國最大多數人民不能團結,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和公民常識,可説是“一盤散沙”。這幾個缺點不治,就根本談不上鄉村建設,廣大民眾只會受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壓迫和剝削。
針對以上四大病症,晏陽初他們研究出“四大教育”之法,這就是:以文藝教育攻“愚”,培養平民的知識力;以生計教育攻“貧”,培養生產力;以衞生教育攻“弱”,培養強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養團結力。文藝教育包括文學和藝術教育。首先用《平民千字課》教育農民,掃除他們中的文盲,使他們掌握識字的工具,通過文學藝術教育,使平民能應用識字工具,豐富其文化生活。培養平民的知識力,以適應複雜的現代生活。生計教育是指普及科學知識,改善其生計組織,以提高其生活水平。由於農村生產力低下,生產技術落後,經濟上又無通力合作的組織能力,只有普及科學知識和技能,使其具備科學頭腦,才能解決生計困難。衞生教育是指普及衞生知識,培養衞生習慣,用公共的力量創辦公共衞生事業,以提高其健康力,使人人成為強健的國民。公民教育在四大教育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是努力培養民眾的團結力,公共心,使受過平民教育的人無論處在任何團體,皆能努力成為一個忠實而有效率的分子。另一方面要在人類普遍具有的良心的基礎上,培養和增強民眾的判斷力,正義感,使受過平民教育的人皆有自決自信、公是公非的主張。這實際上是對公民進行的中華民族自強自立的道德訓練。

晏陽初五個結合

晏陽初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論的特點是緊密結合農村實際,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聯環扣合與整體推進,以達到改造鄉村實際,創造新的生活,使廣大人民成為有創造力、有知識力和公德心的“新民”的目的。歸納起來有五方面的結合:
第一是教育與農民生活、鄉村建設相結合。晏陽初認為,平民教育的目標是適應、改良、創造實際生活,以全體人民的全部生活為起點,以改造民族(或民族再造)為目標。所以,在農村辦平民教育,僅僅教農民識字取得工具而不使他們運用這些工具進行鄉村建設是沒有用的。“不謀建設的教育,是會落空的,是無補於目前中國農村社會的。”[9]。
第二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晏陽初一貫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反對“為教育而教育”的作法。一方面使教育者先受教育,主張知識分子與農村實際相結合,與農民相結合,深入農村,向農民學習,“從農民生活中找材料”,根據農民需要編寫適用的教材。另一方面,“教育的內容就是建設的需要,教育的過程就是建設的過程,教育就是建設活動”。教育者必須將自己的知識簡單易行地教給已識字和正在識字的農民,並且身體力行地示範。這樣使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教育者不僅對農民進行知識的灌輸和技能的訓練,同時注意到使農民運用其知識技能以謀鄉村的建設,使教育的結果成為鄉村建設的力量,推進和促進新民社會的實現。這就是晏陽初“以教育為經,建設為緯”的平民教育思想。
第三是科學與農村實際相結合。晏陽初認為,民眾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全體民眾,而中國最大多數的民眾是在農村裏的農民。農民是國家的基礎,是民族生命的源泉。“使農業科學深入民間”,這是晏陽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深知,過去的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大都在城市,“農業科學家與農夫,各自為謀,不相聞問”。還在1923年“平教會”成立之初,晏陽初就動員一大批農業科學家、教授去定縣農村實地調查研究和實驗,使科學與農村實際相結合,從農民的實際生活中找出切膚之問題,應用科學的實驗,以求答案,加以推廣。
第四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晏陽初認為,平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民族的新生命,塑造民族的新人格,促進民族的新團結。平民教育的“平”字,一是人格平等,二是人人均有受教育的機會,三是治國平天下。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使受教育者取得識字的工具,取得相應的知識技能,解決生活上物質上的要求和問題,而是要通過平民教育這種手段,達到改造民族生活,使民族再造成為有覺悟有道德有公共心有團結力的新民族。
第五是個人與集體相結合。晏陽初知道中華民族的偉大與智慧潛力,我們的祖先曾對世界文明作出過偉大的貢獻。但近百年來,由於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封建主義、官僚地主的壓迫剝削,使得他們大多數人變得愚昧無知、自私自利、貪圖安逸、不求上進。因此,晏陽初在“公民教育”中創立出一套提高民族自覺心的“組織教育”的方法。
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民教育思想,其根在中國。他1985年和1987年以90多歲的高齡遠涉重洋回祖國參觀訪問,他“五體投地”稱讚今天的中國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導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訪問期間,他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鄧穎超、萬里、周谷城的親切接見,他仍然關心農村的建設,他説:“科學不應是少數人享受的,而應是全世界勞苦大眾都享受的,應該成為他們的知識,成為他們的技能,使專家的所有科學知識能夠打入到民間去。”[12]他表示:“我們願意把我們70多年在鄉村深入民間認識問題、研究問題、協助人民解決問題所取得的一點知識獻給祖國。”[13]
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理論,在我國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農、科、教結合建設新農村的實踐中仍有借鑑意義。
註釋:
[1][5][6][7]《晏陽初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第482─483頁、557頁、566頁。
[2][3][8][9][10][11]《晏陽初全集》第一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65頁、246頁、247頁、246頁、320頁、423頁。
[4]張世文《定縣農村工業調查》,1935年第一次印刷,四川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再版,第473頁。
[12][13]晏陽初1987年7月10日在北京歐美同學會上的講話,見《晏陽初文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第309頁、308頁。
晏陽初 晏陽初

晏陽初所獲榮譽

1945年11月13日被美國舊金山市授予“榮譽公民”稱號。
1955年10月,美國《展望》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是“VIP:The World's 100 Most ImportantPeople”,這篇文章將晏陽初列為當代世界100位最主要人物之一,尊稱他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真正的哲學家和人道主義者”。
1967年5月2日被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授予最高平民獎章“金心獎章”。

晏陽初主要論著

《十年來的中國》(1937年)
《九十自述》(晏陽初口述,李又寧著,未完成)

晏陽初發展

晏陽初鄉村建設之“道”
晏陽初與愛因斯坦 晏陽初與愛因斯坦
晏陽初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教育家和社會學家,一生致力於落後地區的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事業,被尊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曾被聯合國聘為終身特別顧問。1943年,晏陽初當選“世界上貢獻最大、影響最廣的十大名人”之一,與愛因斯坦等同獲殊榮。晏陽初曾將自己比作平民教育的傳教士:“我是一個傳教士,傳的是平民教育,出發點是仁和愛。”為了這一目標,他放棄都市優越的工作條件與舒適的生活環境,“走出象牙塔,跨進泥巴牆”,“和農民同起同居”,成為一名鄉村的“科學佈道人”。
晏陽初塑像 晏陽初塑像
晏陽初從小熟讀儒家經典,又接受過系統的西方現代教育。1918年,他遠赴法國,任北美基督教青年會戰地服務幹事,在20萬旅法華工中開展卓有成效的識字教育活動,使其中38%的人摘掉了文盲帽子。回國後,晏陽初全心致力於平民教育活動,並於1923年組織成立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擔任總幹事。他認為,中國平民教育的關鍵在鄉村,而“欲化農民,須先農民化”。為此,他先後組織同人深入長沙、定縣、北碚等地推進平民教育。其中,定縣實驗歷時最長(1926—1936年)、影響最大。在定縣推行平民教育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當地農民,晏陽初於1929年毅然攜碧眼金髮的年輕妻子許雅麗女士及襁褓嬰兒離開北京,舉家遷入偏僻艱苦的定縣,“穿粗布大褂,住農民的漏雨的房子”,在這裏安家落户,一住就是八年。他有一段真誠自白:“我們不願安居太師椅上,空作誤民的計劃,才到農民生活裏去找問題,去解決問題,拋下東洋眼鏡、西洋眼鏡、都市眼鏡,換上一副農夫眼鏡。”按照晏陽初的説法,教育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訓育”,而是“到鄉間來求知道”,“努力在農村作學徒”。在他的感召下,有部分知識分子也懷着一腔真誠,舉家遷居定縣,脱下西裝,換上農民的粗衣布衫,長期跟農民一起生活,傳播知識,形成了令人矚目的“博士下鄉”同農民為伍的亮麗風景。
定縣平民學校授課 定縣平民學校授課
在定縣實驗中,晏陽初逐漸形成鄉村建設的整體思路。他將中國農村的問題歸為“愚、窮、弱、私”四端,主張以文藝、生計、衞生、公民“四大教育”分別加以醫治。在定縣,“平教會”的知識分子們用農民聽得懂的語言和喜歡的方式,編寫了600餘種平民讀物;選編了包括鼓詞、歌謠、諺語、故事、笑話等60萬字的民間文藝資料,蒐集民間實用繪畫、樂譜等;組織歌詠比賽、農村劇社,舉辦各種文藝活動,以救農民之“愚”,培養他們的“智識力”。他們進行農業科學研究,創辦實驗農場,改良豬種和雞種,對農民進行“生計訓練”,開辦生計巡迴訓練學校,訓練比較熱心、能幹的中青年農民“志願者”作“示範農户”,來帶領其他農户使用新技術。還組織農民自助社、合作社、合作社聯合會,開展信用、購買、生產、運輸方面的經濟活動,以治農民之“貧”,培養他們的“生產力”。他們實施衞生教育,普及衞生知識,培養衞生習慣,還創建農村三級醫藥衞生制度,村設保健員,聯村設保健所,縣設保健院,以救農民之“弱”,培養他們的“強健力”。他們對農民進行公民教育,以救農民之“私”,養成他們的公共意識與合作精神。
定縣晏陽初舊居 定縣晏陽初舊居
晏陽初對於農民的公民教育特別重視,指出:“假使農民的知識已經培養起來了,生產技術也改良了,科學化了,體格也強健了,要是沒有團結力,所謂民力培養,完全失去目的,也是枉然!”他將公民教育作為平民教育的中心,創立了一套提高民族自覺心的“組織教育”的方法,如將歷史人物的故事彙編成小冊子發給村民讀,通過岳飛等農民耳熟能詳的人物故事培養他們的民族意識;讓農民在平民學校裏接受簡單的教育後,發動他們組織同學會,使中國農民第一次有了自發組織的社區生活,後來這些同學會成了晏陽初對農村進行民主改造的基礎。與此同時,晏陽初還在定縣領導建立了鄉縣議會組織,通過招募一些積極熱心的人組建公民服務團,讓農民進入鄉鎮的公民大會,或縣、鎮裏的管理委員會以及農村改造委員會,通過介入公共管理培養他們的公共意識。
1966年晏陽初視察哥倫比亞鄉村 1966年晏陽初視察哥倫比亞鄉村
“科學佈道”過程中,晏陽初最大的創造,是將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緊密結合、整體推進。晏陽初認為,平民教育的目標是適應實際生活,改良實際生活,創造實際生活,實現民族再造。所以,在農村辦平民教育,如果僅僅教農民識字和掌握一些技能,而不教會他們運用這些技能進行鄉村建設是毫無助益的:“不謀建設的教育,是會落空的,是無補於目前中國農村社會的”。為了進行鄉村建設,晏陽初進行了三項重要的工作,一是加強農村教育,送知識下鄉,通過傳播農業基礎知識、改良作物品種、防治病蟲害等舉措,“使農業科學深入民間”;晏陽初深知要提高農民的素質,就必須使“農民科學化”,要使農民科學化,就必須使“科學簡單化”。為了改善定縣農民的經濟生活,晏陽初領導的平教會做了很多細緻的工作,比如改良棉花的選種、提高母雞產蛋率等。二是進行農民教育的研究與調查。晏陽初反對“為教育而教育”,主張知識分子要“從農民生活中找材料”,和農民生活、勞動在一起,研究他們受教育的狀況,根據他們的需要編寫適用的教材,使教育的結果成為鄉村建設的力量,推進和促進新民社會的實現。三是進行農村普查工作,先後完成了農村的社會調查、工業調查、農村人口調查、農村概況調查等,為鄉村建設的展開做了較為充分的準備。
萬里接見晏陽初 萬里接見晏陽初
定縣改造是晏陽初為了推進全國性的平民教育和社會改進運動做的重點試驗,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在鄉村自治的基礎上,定縣在中國第一個實現了“憲政精神”框架下的縣級自治,推而廣之,河北省也成為“自治”模範省。作為一個可以推廣、可以複製的模型,定縣模式對當時其他地方的鄉村建設起了示範作用。據1980年代初河北省的調查材料,由於平教會的工作,定縣在抗戰爆發前已成為無文盲縣,消滅了天花;而平教會當年引進的良種豬、優質白楊和良種蘋果,依然享譽河北,致富於民。
晏陽初常説,“三C”影響了我一生。他説的“三C”,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具體來説,就是來自中國古代的傳統儒家民本思想,來自西方的基督教精神和來自基層的民間疾苦和民眾智能。他告誡世人説:“世界最基本的要素是什麼?是黃金還是鋼鐵?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談及一個更好的世界時,我們的確是需要素質更好的人民。”晏陽初很早就許下諾言:“不做官,不發財,把我的終身獻給勞苦的大眾。”觀其一生,信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