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晏濟元

鎖定
晏濟元,名平,素貞老人、老濟、濟公江州散人、世紀老人,生於1901年,四川內江人,祖籍山東高密。中國美協會員、重慶國畫院名譽院長、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佛教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政協常委。曾任重慶美協副主席、重慶國畫院副院長等職。2011年2月10日晚,因病辭世,享年110歲。
中文名
晏濟元
別    名
素貞老人
老濟
濟公
江洲散人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1年
逝世日期
2011年2月10日
畢業院校
成都工業學院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四川內江
代表作品
《青松紅日》,《潑墨山水

晏濟元人物簡介

晏濟元 晏濟元
晏濟元1935年東渡日本,就讀於日本鐵道講習所、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1938年回國後與張大千在北平中央公園“水榭”聯合舉辦畫展,後又多次與大千在成都、重慶等地聯合辦展。他曾與于右任謝無量何香凝郭沫若、張大千、張善子謝玉岑等交情深厚,並在當時畫壇享有較高的聲譽。
晏老七歲從父習書畫,古典詩詞、魏晉書法。並在求學中博覽古今書畫羣書,鑽研理論技藝。走上了書畫藝術的大道,樹立了自己的風格。先生獨具深厚的學養與高曠的藝術境界,涉足甚廣,詩、書、畫、印四位一體,他在繪畫中強調書法與畫法的關係,認為書畫同源,互為其根,畫是書理、書是畫法,晏老的作品,無論是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草蟲、書法、篆熱工筆、重彩、潑墨、寫意白描、雙勾無所不精,無所不長,在我國當代書壇畫苑中,堪稱一位德高望重,為追求藝術高峯,信心百倍,不落晚氣,藝術高超的書畫大師。 在近一個世紀的藝術生涯中,同郭沫若、張大千、張善子于右任謝無量何香凝謝玉岑等交情深厚,從藝一生,影響甚巨。
他是開飄逸灑脱之晏氏畫風一代宗師,其畫不僅在國內影響甚大,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亦有廣泛影響。毛主席70大壽時,應郭沫若之邀,作國畫“紅日青松園”以贈,深受毛主席喜愛,1964年,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辦畫展,朱德委員長觀後稱“海外有個張大千,國內有個晏濟元”,1993年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畫展,引起轟動。1997年至2001年晏濟元先生先後在香港上海汕頭順德深圳展出,均大獲成功。
2011年2月10日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110歲。

晏濟元大事年表

晏濟元20世紀

1901年生於四川省內江縣茂市鎮。
1907年秉承家學,讀書、習字,父為前清諸生,長於書畫治印。
1913年在前清秀才張曲齋門下受教五載,習學古典文學、詩詞,亦受教華山廟碑和唐人書法。
1917年反覆臨摹,潛心研習石濤、八大、唐、宋各大家等。
1921年在成都基督教青年會學英語。
1924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現成都工業學院)。
1926年畢業於四川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
1928年上海求學,與張善子、張大千同住上海法租界西門路西城裏號。
1930年以仿古石濤山水《人語響孤峯》一幅同張大千所作《荷花》一幅參加柏林中德美展。
1932年同何香凝女士合作出山水花卉多幅參加上海抗日募捐展。同年,在上海寧波同盟會館舉辦個人展覽。
晏濟元畫作
晏濟元畫作(40張)
1934年赴日本東京求學。回國後多次與張大千舉辦書畫展,在當時畫壇享有較高聲譽,張大千先生讚譽其畫“作家士氣兼到”。
1935年就讀於日本鐵道講習所、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在日留學期間以巨幅仿古石濤山水畫兩幅參加日本帝國美展。
1937年與張大千在北平中山公園“水榭”聯合舉辦畫展。
1938年與張大千在重慶交通銀行舉辦抗日募捐聯展。
1944年旅遊昆明,以寫生作品六十餘幅,於南屏電影院展出。
1944年經孫中山摯友劉禹生先生介紹與潘蜀新於重慶柏林餐廳結婚,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作證婚人。
1945年在成都中華書局與大千舉辦聯合展出。展出前因病返家。部分未完之作大千代餘完成並題款。
1945年於成都四川省銀行舉辦個人展覽。
1947年在成都少城公園舉辦個人畫展。
1951加入中華美術工作者協會,重慶舉辦抗美援朝捐獻畫展,以三十件作品參展,將全部畫展所得捐助抗美援朝。
1954年被西南美術工作者協會吸收為會員。同年參加美協重慶分會。
1957年劃為右派,58年定為揭帽右派。
1962年因雙肩關節炎赴北京治病,借居中央美院院長吳作人家中。
1962年受陳忠仁劉少奇秘書)之邀與仇鰲傅抱石等前往廬山遊覽,後獨留海會禪院,月餘返京,寫稿四十餘幅。
1963年毛澤東七十歲生日,為其寫《青松紅日》山水一幅祝賀。
1964年,在北京政協禮堂舉行畫展。被譽“海外有張大千,國內有晏濟元”。
1964年北京政協元旦舉行六十歲以上老人會,由朱德彭真郭沫若謝無量陳叔通諸老推薦以作品四十餘幅在北京政協禮堂展出。
1965年卧病在牀長達八年餘。
1977年退休後養病在家,重振藝事,再染丹青。
1979年應文化部中國畫創作組邀請懷關良錢松巖陸儼少宋文治亞明黎雄才啓功等首批畫家在北京頤和園藻籤堂作畫。
1980年參加由最早的重慶美術館解放碑夫子池)館長、美術家朱宣鹹策展的《重慶十六位老年國畫家精品聯展》。隨後,被推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理事。
1981年任重慶美協副主席,重慶國畫院副院長。
1982年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吳作人介紹加入中國美協。同年在深圳文化宮舉辦個人畫展。
1988年任中國社會福利教科文中心國畫研究會理事。
1990年烏江寫生,為時一月。八月,去樂山、峨嵋瀏覽寫生。
1993年在北京軍事博物館展出作品一百八十餘件。訪問老友華君武吳作人、啓功等。
1994年晏濟元書法繪畫展和藝術研討會在重慶市博物館舉行。
1996年出版第一部《晏濟元書畫集》。
1997年由重慶電視台播出三集專題片《國畫大師晏濟元》。
1997年10月應邀在香港集古齋展出,新華社香港分社副長張俊生、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劉鴻曉、出版集團部裁李祖澤饒宗頤等主持剪綵。
1998年9月3日在上海美術館展出,程十發先生等上海書畫名流五百多人出席了開幕式。展出期間,上海電視台、《新民晚報》、《文匯報》、《聯合時報》等作出了專題採訪報道。
1999年1月,9月在汕頭市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展出,汕頭市市委書記壯禮祥、市長週日方觀看了展出。
1999年7月在順德市天任美術館展出作品107幅。
1999年10月在重慶中天大酒店舉辦晏濟元祝酒會,重慶市農、政、軍領導及書畫界名流出席了酒會。
1999年11月赴雲南昆明、麗江寫生,跨虎跳峽、登玉龍雪山,雲南電視台作了《晏老遊麗江》專題報道。

晏濟元21世紀

2000年9月在深圳畫院展出,廣州軍區司令劉鎮武及深圳市市委副書記李統書李容根(現廣東省副省長)、李有烈、宣傳部部長白天等黨、政、軍領導出席了開幕式。
2001年7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啓功出席了剪綵,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北京電視台作了專題報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工商報、中國老年報等作了相關報導。
2001年7月-9月應邀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為其作2m×3m巨幅山水畫一幅,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中國社科院院長李鐵映等前往釣魚台看望了晏老先生。
2002年5月在深圳電視台《長青歲月》,9月廣東衞視《南粵大地》作了專題播放。
2002年8月,晏老103歲登華山寫生。
2003年3月15日應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開播十週年大慶書畫筆會活動。
2003年7月在成都四川省美術館展出,10月登泰山寫生。
2004年月在廣東省東莞市博物館展出。
2008年7月15日將在成都皇冠假日酒店舉辦晏濟元大師的書畫專場拍賣會。
2011年2月10日19時47分,中國著名畫家、有“老畫仙”之美譽的晏濟元因重度肺炎、冠心病等引起的高血壓和呼吸衰竭,經搶救無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110歲。老人走得安詳,卻沒有留下片言隻語,因為他一直相信,自己還能活20年。其實,他已經是迄今為止中國年齡最老、畫齡最長的畫家了。
2012年5月 “世紀文化與百年藝術人生”晏濟元誕辰110週年書畫作品展 北京 [1] 
2014月12月17日至2015年1月14日 “成渝影響”美術作品學術交流展 重慶 [2] 
2017年9月至2017年10月 “巴山蜀水”川渝中國畫名家作品展 重慶 [3] 

晏濟元出版書籍

《晏濟元書畫選》 2010年10月 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 [4] 
《晏濟元作品精選》 2005年04月 天津楊柳青畫社出版 [5] 

晏濟元藝術成就

晏先生是當今畫壇造詣最全方位的高壽書畫家,他擅長山水、人物、花鳥、篆刻,書法,亦精通詩詞。他不僅具有深厚的傳統功力,而且對工筆、重彩寫意、潑墨、白描等多種繪畫技法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山水立意深邃,兼工帶寫,勾勒、點綴、渲染、烘托和佈局嚴謹給人一種豪放、超逸、氣度不凡的感受;他的花鳥、人物畫,設色典雅、精道,線條流暢、自然、生動,雅俗共賞;花鳥畫則刻意寫生,專師造化。而花鳥畫中最精湛的當推工筆花鳥畫。除了書畫藝術外,晏濟元還是一位才氣四溢的詩人,所作詩詞具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每每在畫上題詩,有畫龍點晴和錦上添花之功。在篆刻方面,曾與江南金石名家方介堪先生交誼篤厚,作品寓剛於柔,醇和而有韻味。 [6]   晏先生涉獵廣泛,修養全面,秉承了中國文人書畫傳統,以深厚的學養,堅實的功底,創新的精神,灑脱超然的畫風,獨成一派。早年與張大千同承師脈,推崇石濤、八大,近百年而不綴。他學古敵古,獨闢蹊徑,講求書畫同源,重視野外寫生,歷經百年曆煉。他的畫早期簡練、古樸,中期工整、嚴謹,晚期蒼勁、奔放,尤以晚期作品用筆變化無窮,出神入化,達到了隨心所欲,高深莫測之境界。在晚年的創作中,工筆與寫意相結合,更見骨氣與瀟灑,使畫面結構不僅有其形,而且重其意,筆意墨色渾然一體,別開生面,大大豐富了山水畫的詩情畫意,對傳統做出了大膽創新,從上可以看出晏濟元是一位在詩、書、畫、印上造詣很深的大家。
晏先生主張“學古敵古,創新破新”。一方面要繼承傳統,打牢根基,另一方面要和古人“為敵”,超越前人。在自己的“百年畫齡”裏,晏濟元一直嘗試“以古人為師,和古人為敵”。他青年時和張大千在上海聯手仿作古畫,落款書法專仿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瞞過了許多鑑賞名家,調侃了當時派別森嚴的上海畫壇。但他又不拘泥於古,獨創了許多筆式,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

晏濟元生活故事

晏濟元家學淵源

1901年,晏濟元先生出生於內江。曾祖父是道光時期的進士,父親是清末秀才,因擅長書畫、治印而在周圍十里八村享有盛名。晏濟元天資聰穎,耳濡目染,幼時便表現出對書畫的喜愛,經常四處塗鴉
7歲開始,晏父便教導他書畫技藝,在藝術上打下了紮實的“童子功”。晏老記得幼年習畫,主要學習方法就是反覆臨摹石濤八大山人等名家的名作,注重用墨自然,眼隨心動。晏濟元學畫並未上過專業學校,其書畫藝術有着自己獨特的風格。他主張“學古要敵古,創新要破新”,在繪畫上強調“學畫必先學書,書成而後學畫,必有成就”。為此,他在書法上下過苦功,功力很深。由魏晉入手,上溯篆隸、遍臨歷代名碑法帖。他的書法篆、隸、楷、行、草無所不精,尤其是行草,行筆自然,飄逸瀟灑。
他在繪畫上,擅長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畫往往給人一種豪放、氣度不凡的感受,而花鳥中最精湛的當推荷花,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栩栩如生的荷葉,令人歎為觀止。張大千對其花鳥畫評價甚高,曾在其畫上題曰:“濟元仿宋人佈局而運筆清潤,如王若水陳仲仁輩所謂作家、士氣兼到也。”
晏濟元對篆刻還深有造詣。晏老的篆刻法宗秦漢,印從書出,章法平中求變。朱文印圓潤秀逸,寓剛於柔,醇和而有韻味;白文印漢印之精髓,極富內涵。他的篆刻作品多達四百餘件,所作不同類型的書畫都是使用相應的印章,把詩、書、畫、印融成一體,構成完整的佳作。

晏濟元結緣大千

張大千 張大千
晏濟元與張大千有姻親之誼,張大千比他大兩歲。童年時兩人形影相隨,一起玩耍,一起研習書畫。晏濟元告訴筆者,那時候偶爾兩人得到零花錢,總會相約着一起去買字帖或買小人書。由於幾乎都喜歡臨摹八大山人石濤等作品,所以外人看來,張、晏兩人的作品有着相近的風格,同樣的章法,氣勢恢弘,體現出對古代書畫藝術的傳承。
1921年,動盪的時代令人苦悶。晏濟元放下了畫筆,毅然離開故鄉,到成都尋求強國之路,用直接的、最徹底的方式為國盡忠。年輕時的激情晏老至今記憶猶新。他先後在成都基督教青年會學習英語,隨後考入成都機械專科學校。1928年秋,晏濟元又赴上海求學,幸運地與張善子、張大千兄弟重逢。他在上海寄寓張家6年,與大千兄弟一起創作、切磋,一同參加畫展。
1930年,晏濟元以仿石濤作品《人語響孤峯》、張大千以一幅《荷花》,參加柏林中德美術作品展,聲名漸顯。 濟世報國之心,讓晏濟元最終決定出國留學。當時,晏老感到藝術無法直接救國,而日本的機械工業比中國先進,所以想學好技藝來報國。於是,1934年,他東渡日本,專攻機械工程。同時利用課餘時間,把遊子的思國之情與報國之志化作了一幅幅藝術作品。當他拿出一幅仿石濤的山水畫參加日本帝國美術作品展時,在當地引發轟動,為留學生活塗上了一抹亮色。

晏濟元情寄丹青

1937年夏,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報國心切的晏濟元毅然要求回國,卻屢遭日方阻撓。為擺脱糾纏,他以回國辦畫展為由,幾番周旋終於脱身。船到天津時,摯友張大千早已等候在碼頭。次年,晏、張兩人在重慶交通銀行的幫助下共同舉辦抗日募捐聯展。
在日寇鐵蹄蹂躪下,中華遍地烽煙,晏濟元的“技術救國”之心無處施展,他只好鑽研藝術。一次,他遊歷春城昆明後,創作了寫生作品60多幅,展出後大獲好評。他一直手不離畫,筆不離紙,最終形成了高超技巧與鮮明的個性特徵,以獨到的古典技法被同仁譽為“晏氏風格”。
抗日戰爭勝利後,舉國歡騰,晏濟元高興地在成都舉辦了個人畫展。當時正值張大千住在成都昭覺寺,故人重逢,盡皆感慨萬分。晏濟元把帶去的一幅清心悦目的花鳥作品《瑤台濯玉》拿出請大千指點。張大千細看之後提筆讚道:“濟元擬宋人佈局,筆墨清潤如玉若水,作家士氣兼到也。”此評令晏老思念至今,因為這是張大千四海為家之前,他倆的最後一次藝術探討,也是兩人的訣別。屈指算來,轉眼已經60年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晏濟元終於在中國民航重慶分局找到一份做技術的工作。1957年,晏濟元被錯劃為右派,下放至牙刷廠,職稱由工程師降為技術員。
憶及過去,晏老心態平和:“我是個樂觀的人,窮的時候不會覺得痛苦,有錢了也不會覺得特別高興。”我們請教晏老長壽秘訣,晏老微微一笑:“沒有什麼特別的,寄託書畫,清心寡慾,開開心心。就是最好的長壽秘訣!”
如今已是過百高齡的晏老身體健康,每天看書、寫字、繪畫、治印,天氣好時還外出採風、寫生……老人家進入了一種很高的境界:“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長江萬里圖》 《長江萬里圖》
晏老還記得,上世紀50年代,他曾經舉辦畫展,義賣30多幅精美作品,把所得款項全部捐給抗美援朝的部隊;曾與傅抱石等人共遊廬山,完成畫稿數十幅,其後在北京政協禮堂展出。朱德總司令觀後稱讚:“海外有個張大千,國內有個晏濟元”;1964年元旦前,他應郭沫若之邀,為毛澤東主席70歲壽辰創作了一幅國畫《紅日青松圖》,受到毛澤東的喜愛。
1979年,晏濟元開始煥發藝術“第二春”。他應文化部之邀,到北京頤和園作畫。1980年參加《重慶十六位老年國畫家精品聯展》。隨後,他擔任了省美術家協會理事等多種社會職務。同時,他又恢復了野外寫生的習慣,南下廣州,遠赴雲南,登峨眉、尋石林、訪灕江、遊三峽,創作出無數丹青鉅作。僅《長江萬里圖》長卷的寫生畫稿,就達300多張。1978年至1982年,他用5年時間,創作出近30米的長卷《百里灕江》,被藝術界同仁視為傳世經典。
晏老總是説,繼承傳統就是善於發現古人那奇絕至妙之處,它也為現代人創新提供了空間。藝術創新要善於發現,它要通過“學”來實現。學古人最重要的是以古為“敵”,要有超越古人的勇氣,在創新上永無止境。

晏濟元養生之道

“畫壇壽星”晏濟元 “畫壇壽星”晏濟元 [7]
晏濟元是現當代畫家中最長壽的一位,他99歲時,曾遠赴雲南觀虎跳峽,登玉龍雪山,101歲登華山,102歲登泰山,都是為了寫生。105歲時,他除了頭髮有些花白、耳有些背以外,走路尚不要人扶,且舉止自如。直到108歲時,還在作畫刻印。在晏老生前的一次採訪中,他透露了自己的養生秘訣。晏老的記憶力很好,書放在哪裏都非常清楚。每天早晨,晏老起牀後必定要保姆何四妹給他梳個髮髻。晏老十幾年前便認為“留長髮不易感冒”。冬天冷,畫畫站久了怕出汗感冒,老人就經常坐在窗前極目眺望,手指在大腿上寫畫。
晏老一生禁煙酒,以咖啡代茶,不熬夜,睡前浴足。“要靜中有動,隨動而靜;寫字畫畫,就是練氣功。”晏老推崇清心寡慾。他喜逛超市,遇見自己喜歡的刀具,總會停下腳步把玩。保姆説,老人到晚年一直保持童心,愛看有動物的電視節目。
“如果消化好,他一頓能吃大半碗紅燒蹄髈。”何四妹説,老人口味重,與很多老人喜歡清淡食物恰恰相反。“他年輕時當過廚師,飯菜做得好不好,他一嘗就曉得。有時來了興致,爺爺會親自下廚,做自己拿手的回鍋肉。老人還偏愛番茄和豆腐。”
談及長壽秘訣,晏濟元兩手一攤:“沒有,沒有。我吃東西口味重,愛吃肉,還喜歡喝咖啡,特別是現磨的咖啡。你説這是什麼長壽秘訣?我覺得自己像個演員,不順時,就當自己演了個糟糕角色,別人説你不好,就當是自己演了個壞人。”晏老説,長壽無秘訣,只要心態好。 [8] 

晏濟元晚年生活

從2010年10月開始,晏濟元就不願説話,不吃東西。最多喝些流質,但精神仍然較好。他的家人把他送到醫院輸液,補充營養物質。每次住院,醫生都為晏濟元下了病危通知書。入院後,輸液打多了,醫生又改成插管,讓流質食物從管子送入胃部。但是,晏濟元卻常用舌頭抵着管子,不許食物通過。醫生為晏濟元作了體檢,他的各個器官全部正常,頭腦清醒,從不糊塗。但是,因為年紀太大,器官功能處於衰竭狀態。醫生説,如果晏濟元老是拒絕插管,他們將在他的胃部打洞送流質食物。
2011年1月,再次把他送入醫院治療,他不吃東西,不説話的現象更加嚴重。晏濟元帶着氧氣罩,覺得不舒服,把醫生放在他身上的氧氣罩等儀器扯了,把被蓋也推了。 晏濟元在2月7日以後,就一時清醒,一時不清醒了。春節期間,晚輩給他送紅包,他還微笑着伸手接過紅包。10日傍晚7點47分,晏濟元躺在牀上,沒有任何徵兆,他就合上了雙眼。
重病這幾個月來,晏濟元整天沉默不語,但是,一旦説到畫,或者有人拿畫來,他的精神便來了,也開口説話了。2011年1月,家人送他入院之前,有人拿來了張大千和他早年在桂林畫的一幅畫來,請他鑑定真假。晏濟元一看到客人手中的兩幅畫,精神就來了,靠在牀上,他伸出手來,一邊仔細看畫,一邊評説道,“大千的畫是好畫,我這幅畫也是真的,兩幅畫都不錯。” 有人拿來其他畫家的畫請他評説,他立即坐起身子,指出畫中缺點,這裏色彩深了,那裏着色不夠,整個佈局欠妥等等,完全沒了往日的沉默寡言。
晏濟元最後一幅畫是上個月在牀上畫的。他靠在牀上,吃力地拿着簽字筆,隨手畫了一個石頭,幾片葉子,他説,這是蘭草。在晏秉正的回憶中,這便是晏濟元作的最後一幅畫。 2011年2月10日晚7時許,中國著名畫家、有“百歲畫仙”之稱的晏濟元因重度肺炎、冠心病等引起的高血壓和呼吸衰竭,經搶救無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逝世,享年110歲。 [9-10] 

晏濟元書畫展覽

有“百歲畫仙”美譽的晏濟元先生生前名作將亮相《世紀文化與百年藝術人生——晏濟元誕辰110週年書畫作品展暨晏濟元書畫藝術研討會》。此展覽於2012年5月27日上午9 :00在北京全國政協禮堂舉行,展期共5天。晏濟元老先生是張大千兒時的好友,並與張大千多次聯合舉辦畫展,他就是被朱德稱讚的“海外有個張大千,國內有個晏濟元”的著名書畫家晏濟元。
此次晏濟元誕辰110週年書畫作品展,展出精選了晏濟元先生77歲至99歲最鼎勝時期的代表作品40幅,其中包括山水、花鳥、人物、書法以及工筆、重彩寫意、潑墨等作品,充分展現了晏濟元先生深厚的傳統功力和繪畫技法。
晏先生是當今畫壇最具全方位的高壽書畫家,早年與張大千同承師脈,推崇石濤、八大,近百年而不輟。他學古敵古,獨闢蹊徑,講求書畫同源,重視野外寫生。他的書畫秉承中國文人書畫傳統,以深厚的學養,堅實的功底,創新的精神,灑脱超然的畫風獨成一派。其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及書法、篆刻皆精,畫風飄逸灑脱,高古雋秀,在國內、國際都頗有影響。此次展出的40件畫作中,觀眾能強烈的感受到這位百歲老人的藝術風範。 [11] 
本次畫展及學術研討會受到中國藝術界、美術界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其主旨是在將一位歷經中國世紀文化、看盡中華歷史滄桑、走過傳奇而坎坷的百年藝術人生而對祖國對藝術矢志不渝的百歲畫仙呈現與世,是在給這位德高望重的典型的中國傳統書畫藝術大家一個真實的迴歸。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