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祠銘

鎖定
《晉祠銘》全稱《晉祠之銘並序碑》,此碑系唐太宗李世民撰文並書丹的碑刻,創作於唐代貞觀二十年(646年),書體為行書。此碑現收藏於山西省太原市晉祠內唐叔祠山門之左側的唐碑亭(又稱貞觀寶翰亭)內,亭內立有兩通石碑,一座為唐太宗親書原碑,另一座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依照舊拓片摹刻的複製碑。
《晉祠銘》碑高195釐米,寬122釐米,厚26釐米。碑額高108釐米,上刻“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用“飛白”筆法寫成。碑額左右各雕螭首一對,並頭下垂,為唐代碑額的特點。《晉祠銘》全文總共1203字,28行,每行44至50字不等。碑的四面都刻有文字。碑陽面的文字記唐立國後的文治武功並歌頌唐初的治國方略。碑陰刻有長孫無忌等功臣的姓名。碑的左右兩側刻有宋朝人遊覽時書勒上石的文字。《晉祠銘》開創了行書上碑之先河,被後人譽為僅次於王羲之《蘭亭序》的行書傑作。 [1] 
中文名
晉祠銘
作    者
李世民
創作年代
唐代貞觀二十年(646年)
作品全稱
晉祠之銘並序碑
現收藏地
山西太原晉祠貞觀寶翰亭
書體類型
行書
規    格
高195釐米,寬120釐米,厚27釐米

晉祠銘書法內容

《晉祠銘》(複製碑拓本) 《晉祠銘》(複製碑拓本)
  • 內容簡介
此碑正文內容包括四個方面:一是歌頌晉國開宗之祖唐叔虞是周朝棟樑,“承文繼武,經仁緯義”,興邦建國的德政。二是讚美唐叔虞封地晉陽山明水秀、晉祠殿宇高聳。三是揭露隋煬帝綱常崩潰,招致天怒人怨;宣揚唐王朝自晉陽起義以來,得八方擁戴,“神功”援助,完成統一中國大業。四是認為治理天下要得民心,“為政以德”,希望大唐江山能千秋萬代,長治久安。 [2] 
碑陰題刻,共13段。上首一段為原題唐臣長孫無忌等7人的銜名,共7行。續題者有宋人範子諒等10段,47行。明人楊憲等一段,13行。清人阮元一段,2行。字體大小不同,行、楷、隸書不一,錯亂無次。碑側題刻,均為楷書。左側3段,右側4段,除左側中段為清人題名外,餘皆宋人王安禮等讀碑題名。 [3] 
  • 外觀
全碑由碑砆(礎)、碑身和碑額三部分組成,碑身的四角雕飾小八角。碑額左右各雕螭首一對,並頭下垂。 [3] 
  • 碑額銘文
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 [4] 
  • 碑陽正文
晉祠之銘並序 御製 御書〔行1〕
夫興邦建國,資懿親以作輔;分圭錫社,實茂德之攸居。非親無以隆基,非德無以啓化。是知功侔分陝,奕葉之慶彌彰;道洽留〔行2〕棠,傳芳之跡斯在。 [15] 
惟神誕靈周室,降德酆都;疏派天潢,分枝璇極。經仁緯義,履順居貞。揭日月以為躬麗高明之質;括滄溟而為〔行3〕量體宏潤之資。德乃民宗,望惟國範。故能協隆鼎祚,贊七百之洪基;光啓維城,開一匡之霸業。
既而今古革運,舟壑潛遷。雖地盡三〔行4〕分,而餘風未泯;世移千祀,而遺烈猶存。玄化曠而無名,神理幽而靡究。故歆祠利禱,若存若亡;汾世匡民,如顯如晦。臨汾川〔行5〕而降祉,構仁智以棲神。金闕九層,鄙蓬萊之已陋;玉樓幹仞,恥昆閬之非奇。落月低於桂筵,流星起於珠樹。
若夫崇山亙峙,作〔行6〕鎮參墟;襟帶邊亭,標臨朔土。懸崖百丈,蔽日虧紅;絕嶺萬尋,橫天聳翠。霞無機而散錦,峯非水而開蓮。石鏡流輝,孤巖宵〔行7〕朗;松蘿曳影,重溪晝昏。碧霧紫煙,鬱古今之色;玄霜降雪,皎冬夏之光。其施惠也,剛和鳳溽露是生,油雲膏雨斯起〔行8〕。其至仁也,則霓裳鶴蓋息焉,飛禽走獸依焉。其剛節也,則治亂不改其形,寒暑莫移其操。其大量也,則育萬物而不〔行9〕倦,資四方而靡窮。故以眾美攸歸,明祗是宅。豈如羅浮之島,拔嶺南遷;舞陽之山,移基北轉,以夫挺秀之質,而無居當之資〔行10〕。故知靈嶽標奇,託神威而為固。加以飛泉湧砌,激石分湍。縈氛霧而終清,有英俊之貞操;住方圓以成像,體聖賢之屈伸〔行11〕。日注不窮,類芳猷之五絕;年傾不溢,同上德之誡盈。陰澗懷冰,春留冬鏡;陽巖引溜,冬結春苔。非疏勒之可方,豈瀑布之能擬。至〔行12〕如濁涇清渭,歲歲同流;碧海黃河,時時一變。以夫括地之紀,橫天之源,不能澤其常,莫能殊其操。信乃茲泉表異,帶仙宇而〔行13〕為珍;仰神居之肅清,想徽音其如在。是以朱輪華轂,接軫於壇衢;玉幣豐粢,連箱於廟闕。氤氲靈氣,仰之而彌高〔行14〕;昭晰神光,望之而逾顯。潛通玄化,不爽於錙珠;感應明徵,有逾於影響。惟賢是輔,非黍稷之力馨;唯德是依,豈筐篚〔行15〕之為惠。
昔有隨昏季,綱紀崩淪,四海騰波,三光戢曜。先皇襲千齡之徽號,膺八百之先期,用竭誠心,以祈嘉福。爰初鞠〔行16〕旅,發跡神邦。舉風電以長驅,籠天地而遐卷。一戎大定,六合為家。雖膺篆受圖,彰於天命;而克昌洪業,實賴神功。故知〔行17〕茫茫萬頃,必俟雲雨之澤;巍巍五嶽,必延塵壤之資。雖九穗登年,由乎播種;千錄聳日,本藉崇基。然則不雨不雲,則有炎枯〔行18〕之害;非塵非壤,則有傾覆之憂。雖立本於自然,亦成功而假助,豈大寶之獨運,不資靈福者乎!故無言不酬,無德不報〔行19〕。所以巡往跡,賽洪恩,臨汾水而濯心,仰靈壇而肅志。若夫照車十二,連城三五,幣帛雲委,珍羞山積,此乃庸鄙是享,恐非明神〔行20〕所歆。正空竭麗水之金,勒芳猷於不朽;盡荊山之玉,鐫美德於無窮。召彼雨師,弘茲惠澤;命斯風伯,揚此清塵。使地祗仰〔行21〕德於金門,山靈受化於玄闕。括九仙而警衞,擁百神以前驅。俾洪威振於六幽,令譽光於千載。豈若高唐之廟,空號朝雲;陳〔行22〕倉之祠,虛傳夜影!式刊芳烈,乃作銘雲:〔行23〕
赫赫宗周,明明哲輔。誕天降德,承文繼武。
啓慶留名,剪桐頒土。逸翮孤映,清飈自舉。
藩屏維寧,邦家攸序。傳暉竹帛,降〔行24〕靈汾晉。
惟德是輔,惟賢是順。不罰而威,不言而信。
玄化潛流,洪恩遐振。沉沉清廟,肅肅靈壇。
松低羽蓋,雲掛仙冠。霧筵霄〔行25〕碧,霞帳晨丹。
户花冬桂,庭芳夏蘭。代移神久,地古林殘。
泉湧湍縈,瀉砌分庭。非攪可濁,非澄自清。
地斜文直,澗曲流平。翻霞〔行26〕散錦,倒日澄明。
冰開一鏡,風激千聲。既瞻清潔,載想忠貞。
濯茲塵穢,瑩此心靈。猗歟勝地,偉哉靈異。
日月有窮,英聲不匱。天〔行27〕地可極,神威靡墜。
萬代千齡,芳猷永嗣。 [4]  〔行28〕
  • 碑陰題刻
司徒、太子太師、上柱國、趙國公臣無忌,太子太保、上柱國宋國公臣瑀,特進、太子詹事、兼左衞率、上柱國、英國公臣勣,光祿大夫、刑部尚書、上柱國、鄖國公臣張亮,禮部尚書、上柱國、江夏郡王臣道宗,太常卿、駙馬都尉、柱國安德郡公臣楊師道,正議大夫、守中書令、太子左庶子、兼攝吏部尚書、護軍臣馬周。 [5] 
碑陰另刻有宋人題記10條:
聖宋皇辛卯生日,□禹錫。(行書,共二行)
熙寧戊申歲秋九月十四日,范陽盧大雅君美、臨川王安禮和甫、清源王本安國,同謁晉祠,舍均福堂,明日如白雲石甕,宿明仙。又明日遊甘泉、開化而歸。本題。(楷書,共九行)
太原王安修世長、廣平易先之、安陽蔣溜公,熙寧癸丑孟夏同遊。(楷書,共四行)
龐京孫同弟公孫男山來,元豐三年,八月。(楷書,共二行)
大帥王公得請還青社,府通判邢平權叔、陽曲令雀袞規臣、從事盧訥仁老、喬震伯起、袁百之必強、主簿江鬲餞送。元豐七年正月八日記。(行書,共四行)
龍圖閣學士、河東經略安撫使曾布,提點刑獄、朝奉大夫範子諒躬率寮吏,禱雨祠下·通判太原軍府事田盛、高夏,籤書河東節度判官盧訥、知陽曲縣馮忱之,走馬承受王演,檢法官史辯從行。元祜丙寅歲七月十三日,訥謹題。刊者任貺。(楷書,共十二行)
元祜己巳仲春二日,丹陽邵壎伯友恭靈祠。(行書,共二行)
紹聖乙亥,嘗恭謁晉祠。政和乙未再到,六月十二日,本路轉運使陳知存謹題。侄鋭從行。(行書,共五行)
被召赴闕,回謁神祠,投宿奉聖精舍。時政和乙未正月念八日,龍神衞四廂都指揮使、恩州刺史、太原府路馬步軍副都總管王舜臣才元題。(行書,共六行)
開封件淵師顏自湖南提刑移本路.政和五年十月晦、祗見祠下,男丕侍。(行書,共三行) [6] 
  • 碑側題刻
碑側刻有宋人題記6條:
臨川王安禮赴官太原,過謁祠下。因與錢塘楊世昌、河南張仲諮會於泉亭,熙寧戊申三月十四日題。(楷書,共四行)
前知豐州馬仲良、開封府界第一將彭保趨闕府,豐州都巡檢李洹沿帥檄同謁靈祠,壬戌歲孟春廿三日記。(楷書,共四行)
魯郡侯曾布以元祜丙寅歲閏二月庚戌出帥河東,四月丙辰至太原府視事,己巳四月丙午易守真定,五月辛卯率僚吏告違於晉祠之神,丙申受代而東,子壻興吳雖則禮書。(楷書,共五行)
大宋至和二年四月十日,邢佐臣、餘藻同來。(楷書)
元豐七年正月,予伯兄吉甫帥太原,五月,升被旨來面授所議事入奏,六月十七日,還朝過祠,侄、濰、洵及餘中、李士亨、高陟明餞送至此,男洞侍行。温陵呂升鯽明甫題,甥餘撤。(楷書,共六行)
紹聖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大帥左轄王公命王修永之再新廟宇,是年七月初二日丘括公度、王防元規來按視,呂詢温甫、蕭經臣伯鄰偕行,王良弓襲之督役同至。(楷書,共六行) [6] 

晉祠銘創作背景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率軍親征高麗,久攻遇挫。於晉陽休整。為悼念唐叔虞,感謝神明恩澤,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遊晉祠。久別故地,於晉祠內觸景生情,想起唐高祖李淵等起兵反隋前曾在晉祠向唐叔虞祈禱護佑的情景。於是,在貞觀二十年(646年)正月二十六日,一個大雪紛飛的夜晚,親撰銘文,以報神恩。留下了這通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張的《晉祠銘》。趙崡《石墨鐫華》對此有詳細記載:“唐得天下後,太宗祠晉侯而為之銘。晉侯者,周唐叔後霸天下者也。據碑高祖起兵時,曾禱於晉侯之祠而以宗報享之。太是制文並書。”另外,在宋代王欽若《冊府元龜》中也有詳細記載:“太宗貞觀二十年正月幸晉祠,樹碑制文,親書之於石,今存祠中。” [7]  《晉祠銘》的主題思想是通過宗周政治,總結唐叔虞建國的史蹟,表明滅隋建唐的合理性,強調以德治國的理念,以達到宣揚唐王朝文治武功和鞏固政權的目的。 [8] 

晉祠銘藝術鑑賞

晉祠銘筆法

《晉祠銘》拓本局部
《晉祠銘》拓本局部(9張)
《晉祠銘》碑額是飛白體寫的“貞觀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書法道勁有力,意氣風發,有聖王之氣。通篇繼承逸少一脈,不僅在筆法、筆勢、筆意上承王氏衣缽,在氣神上亦頗有逸少之風。正如唐太宗本人文韜武略、氣壯如山,正所謂“字如其人”。 [9]  全碑1203字,字字有根據,全由王羲之的結體而來;雖然絕大多數是字字獨立,但“狀若斷而還連”,也就是常説的筆斷意連,氣脈相連;“勢如斜而反直”,左右搖曳,因形態而產生勢態。其筆畫,用筆遒勁,線條骨力雄強。全篇有39個“之”字,12個“不”字,都各有各的姿態,絕不雷同,可見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用功之深。 [3] 
由於《晉祠銘》是自撰自寫,所以書寫得心應手。開頭部分用筆結體有些拘謹,或許是出於報神之恩的心態。到了後面筆受情使,法從意出,越寫越奔放不羈,展示出了一個帝王的真性情。字體形勢開闊,神氣渾然,字裏行間充溢着唐代開國時期的勃勃生機。在雍容和雅的佈局之中,顯出劍戟森嚴,凜然不可觸犯的氣勢,凝斂緊迫、自然穩健、含而不露、不激不厲。與王羲之的書法相比,寫得更為瀟灑自然。但是,唐太宗行筆沒有王書的露鋒,多是用藏鋒;沒有王書的秀逸姿媚,而是內藴其力,含蓄勁健。透露出了帝王“治大國如烹小鮮”的矜持和蓄而不發的大氣度。他以行書寫銘文,打破了以往的慣例,既顯示了一代之尊的自信,也反映了唐太宗求實沉着冷靜的性格。 [10] 

晉祠銘章法

《晉祠銘》通篇在章法結構、形式佈局上與《蘭亭集序》有異曲同工之妙。碑文整篇的書法都明顯能感覺到王羲之的筆法,在書法藝術上可以感覺到明顯的王氏風格。唐太宗撰書的《晉祠銘》圓筆、藏鋒、行楷,全是羲之一路,且又有所創新。通篇以行書為主,間或夾入一些楷體和個別的草字,更增加了章法上的韻律感,再加以筆畫生動自如,氣脈流暢貫通,更顯得全篇書作嫵媚中含俊逸之氣,遒健中有雅秀之美。雖然沒有講究整篇的分間布白,但雄強骨力支撐起全篇氣勢。 [8]  [2] 

晉祠銘作品評價

清代詩人王佑:“平生書法王右軍,鸞翔風翥龍蛇繞;一時學士滿瀛州,虞褚歐柳都拜倒。” [1]  [11] 
清代文學家齊翀:“其書氣象涵蓋,骨格雄奇,蓋儼然開創規模也。結字用筆頗似《懷仁聖教序》。”(《三晉見聞錄》) [1] 
清代文學家、金石學家王昶:“筆力有餘,點畫不失,尚多隸體,氣象奇偉,猶多古人體法。”(《金石萃編》) [11] 
清代文學家楊賓:“今觀此碑,絕以筆力為主,不知分間布白為何事,而雄厚渾成,自無一筆失度。”(《大瓢偶記》) [11] 
清代書法家、金石學家錢泳:“以行書而書碑者,始於唐太宗《晉祠銘》,李北海繼之。”(《書學》) [11] 
清代史學家、漢學家錢大昕:“書法與懷仁《聖教序》極相似,蓋其心摹手追乎右軍者深矣”。 [11] 

晉祠銘後世影響

作為中國書法史上最早以行書入碑之作,《晉祠銘》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在《晉祠銘》之前,碑刻摩崖一般都使用隸、篆體或者楷體,但是,太宗一反常態,大膽創新,將行書引入碑刻,這在書法和金石界都是開創性的一步。 [7] 
碑文除書法價值外,亦是研究唐太宗治國思想的重要史料。文章追溯了古代晉侯在協隆周室、一匡霸業中的豐功偉績。文章還對晉祠的神祠、叢山、流泉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加以鋪陳描述,在賢德為治上做了天人之間的溝通,有着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文章最後還以隋亡唐興説明暴虐引起夭人共憤,賢德取得神助民擁,在位者必須修養自己的品德方可享國長久。總之,文章讚揚賢德為治,推崇濟世惠民,這與貞觀時期安人定國的政治路線是一致的。 [12] 
《晉祠銘》不僅對中國的歷史、政治、哲學、書法具有一定的影響,而且在文藝、文學、文化、旅遊等各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成為珍貴的研究資料。總之,《晉祠銘》的研究,縱的來説,對整個歷史的發展過程和制度史、哲學史及書法史都有極大影響;橫的來説,對唐朝的研究及唐太宗本人的研究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各領域研究的重要課題。 [13] 

晉祠銘歷史傳承

《晉祠銘》為唐太宗李世民於646年正月書並序。“晉祠銘”故址初在晉陽城乾陽門街(遺址在今古城營村),330年以後的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趙光義焚燬晉陽城後搬遷晉祠。現立於晉祠貞觀寶翰亭(俗稱唐碑亭)內,保存基本完好,只是下部三分之一字跡剝落受損較多。貞觀寶翰亭在今晉祠中北部,唐叔祠東南隅,初僅一楹,西向。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邑令周寬、楊二酉等,策劃重刻唐碑,並擴建為三楹,改為南向。周寬親題“貞觀寶翰”匾額。於是亭中今有原碑、複製碑各一。 [12] 

晉祠銘作者簡介

李世民(599年-649年),唐代皇帝。李淵次子。公元626-649年在位。廟號太宗。提倡書學,篤好王羲之書法,曾親撰《王羲之傳論》。貞觀初,以重金購募天下所存王羲之真跡,鋭意臨玩,頗有所得,開當時書壇崇王風氣。相傳臨終時將王羲之墨跡《蘭亭序》殉葬,故蘭亭真本湮沒人世。行草師法二王,清遠高致。善飛白書,筆力遒勁。尤善臨古帖,殆於逼真。傳世書跡有行書刻本《温泉銘》、《晉祠銘》等。 [14] 
參考資料
  • 1.    劉永德著.書法論叢[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18.01:171-176
  • 2.    文師華著.書法的故事 隋唐五代[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17.01:46-48
  • 3.    郭素婕,馬鋭編著.晉祠歷史文化 下 晉祠史話[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11:22-28
  • 4.    陳鳳編著.晉祠[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12.05:71-72
  • 5.    (清)趙紹祖撰;牛繼清,趙敏校點.趙紹祖金石學三種[M].合肥:黃山書社,2011.09:356
  • 6.    李裕民.晉祠銘碑宋人題刻考[J].城市研究(太原),1995,(第2期):54-57.
  • 7.    高旗, 呂傑. 平正中和,承古開今 ——唐太宗《晉祠銘》碑及其影響探析[J]. 長治學院學報,2019,第36卷(3):44-47
  • 8.    劉仙芝. 漫話唐太宗與晉祠之銘並序碑[J]. 中國民族博覽, 2018,(8):231-232.
  • 9.    李燕. 天下第一行書碑 ——唐太宗李世民《晉祠之銘並序》碑探析[J]. 建築與文化, 2017,(6):66-67.
  • 10.    王雲武,吳川淮編著.中國書法教學叢書 書作賞析[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4.01:121
  • 11.    金其楨著.中國碑文化[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01:333-336
  • 12.    郭永安.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晉祠銘》[J].中國書法,2015,(第4期):32-45.
  • 13.    《中國書法》編輯部.晉祠之銘並序[J].中國書法(翰墨天下),2015,(第2期):60-71.
  • 14.    夏徵農,陳至立主編.大辭海 美術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199
  • 15.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 山西碑碣[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7.02:4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