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王奪宮

鎖定
晉王奪宮,小説《再扶漢室》第四十四章,也就是小説大結局,主要敍述了烈太祖胞弟晉王景仁符在除去對他構成威脅的功臣——崔義先之後,向着最高領導者烈太祖伸出了魔掌。取代烈太祖繼承了大烈王朝最高權力地位。
中文名
晉王奪宮
作    者
成剛
來源出處
《再扶漢室》

晉王奪宮作品介紹

晉王奪宮晉王介紹

晉王,中國古代王爵。春秋時期的晉國君主並未稱王,不過後世常以“晉”作為山西一代傳統地名。與此淵源,中國古代冊封的晉王較多,就小説《再扶漢室》中晉王做個闡述如下:小説《再扶漢室》中晉王有兩個,第一是磐朝極王之胞弟晉王基太都,第二就是這一章節“晉王奪宮”中的晉王景仁符。第一個晉王基太都被封為晉王,比較容易理解,那是由於小説第26章壺關之戰,出現了晉王基太都攔截敗退的士吉光,出現的地點是丹水,是屬於三晉地區。分封基太都為晉王的不是後來篡位的極王,而是老皇帝磐熹帝。這是要將基太都安插在三晉的一個舉動,當時安插在三晉有晉王基太都;安插在魯國有太僕基太倫、安插在井陘口有陳王基太德布。也就是基本上在重要地域都有基太王族的勢力在掌控當地軍政大權。
但是晉王景仁符的分封,好像沒有體現出軍事色彩成分,但是細細分析一下,不難會得出這是當時的起義軍內部形成派系的一個產物。除了中央政府烈王控制管州,以及後來的神都之外,還有如下各地如下諸侯:齊王耏門班、楚王士吉光、陳王單亭、梁王灌宗、燕王慄燔、魏王董增、熹王展皋、照王肖讓、中山王王奉。真正對神都練陽形成最大威脅和空閒的沒有被分封出去的地盤就只有晉王這個地方了。三晉對神都練陽西側安全的威脅是不言而喻的,小説第一章題目就是“綿山之戰”論述的就是三晉地域的幷州刺史士吉光、絳州刺史黃天元聯合起兵攻打神都練陽。所以出於這兩個原因,分封景仁符為晉王不單單是出於景仁符是烈王胞弟的單純原因,還有軍事形勢原因。

晉王奪宮晉王奪宮介紹

晉王奪宮,早在局陽起義的時候,景仁符憑藉着墨絰奪關攻取了中原重鎮——睢陽。景仁符奠定了他在起義軍當中的獨特地位。後來景仁符一直充當着幕後角色。除了在齊王失國這一章節中率領大軍在齊國的軍事要地——兜鍪山救援齊王簡至光、小朱虛田成方之外,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戰場上。景仁符在箭傷邗侯、歷下斷義當中都有他的陰影。烈王稱帝之後,景仁符被封為晉王,和齊王耏門班、楚王士吉光、陳王單亭、梁王灌宗、燕王慄燔、魏王董增、熹王展皋、照王肖讓、中山王王奉成為並列為諸侯王。這是烈太祖的一種權力均衡的策略。但是晉王景仁符自從局陽起義、墨絰奪關以來,就刻意發展自己的勢力。而已這種趨勢越來越大,這是晉王奪位的由來。
晉王景仁符在大破神都之後,將磐朝皇后瑤妃收入晉王府,接着又私通烈太祖皇后厲後。最後晉王在皇宮內堂而皇之的弒殺君王,這是具有諷刺意義的。這是因為小説《再扶漢室》開篇也是相類似的情節——弒兄。磐朝內部政局混亂就是由於極王弒兄開始的。那句“陛下可知太伯、季歷之事乎?”就是弒兄的前兆,這是人類天性的一種悲劇。兄弟之情在政治面前顯得那麼的蒼白無力。“再扶漢室”整整四十四章終於將弒兄的極王政權推翻了,但是這種輪迴又輪到新建立的大烈王朝了。這就是一種歷史驚人的相似。“一帝立、一帝滅,陛下自度之。”、“陛下欲借熊蹯未熟,以待外救乎?”這兩句晉王奪宮的話和第一章極王的那句“陛下可知太伯、季歷之事乎?”何其相似?

晉王奪宮相關原文

晉王踢翻太祖,太祖曰:“汝敢弒君否?”晉王曰:“臣自局陽以來,目無君久矣。”太祖曰:“朕賜汝免免死券,如何?”晉王曰:“陛下予奪之間,券之免死,不過笑談耳。”太祖曰:“禪位能全身否?”晉王對曰:“一帝立、一帝滅,陛下自度之。”太祖又曰:“永居沙門,了此殘生,可否?”晉王怒曰:“陛下欲借熊蹯未熟,以待外救乎?”
晉王掣藥杵,猛擊帝首,血濺羅帳。須臾晉王更衣出,擊鼓聚百官於金殿,詐稱太祖暴死。改元自立,晉王頗憎烏鵲澤,以為不祥。役使中原百萬民夫擔土填之,人民不堪暴政,紛紛重匯烏鵲澤。中原大震,天下響應。各鎮諸侯引兵來窺。 [1]  (節選自小説《再扶漢室》第四十四章 晉王奪宮)

晉王奪宮相關人物

晉王,景仁符,字仲桃,彭城郡朱縣(今天江蘇沛縣)人,參與局陽起義、墨絰奪關,後率軍救援齊國兜鍪山,是“晉王奪宮”的主要策劃者;
烈太祖,景仁成,字伯瑞,和晉王景仁符是胞兄弟,自從局陽起義、墨絰奪關,就是代表了反抗磐朝統治的領袖人物;
厲後,吳郡大賈厲偃之女,烈朝寵臣厲德之妹,小説第三章元夜射君,結識小光武景仁成,後局陽起義來到烈公景仁成身邊,烈王稱帝之後,成為烈朝皇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