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源文廟

鎖定
晉源文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新晉祠路588號。晉源文廟始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年),為明代太原縣城內遺構,南北長104米,東西寬98米,佔地面積1.0192萬平方米。 [1]  [5] 
晉源文廟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排列有琉璃照壁、欞星門、泮池、獻殿、大成殿、明倫堂、敬一亭、藏經閣以及各院東西兩廡,另有崇聖寺等建築。晉源文廟為明、清兩代官學場所,對研究中國古代“廟學合一”教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 
2013年5月3日,晉源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中文名
晉源文廟
地理位置
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新晉祠路588號。
所處時代
明至清
佔地面積
10192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885-3-183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晉源文廟歷史沿革

明洪武六年(1373年),始建晉源文廟(據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太原府志》記載)。
明隆慶五年(1571年),增建尊經閣,形成五進院落佈局。
清代,多有修繕,格局相沿。
19世紀90年代後,晉源文廟得到大規模的修繕和改造。
1952年,在晉源文廟基址建太原二中。
2013年8月,考古人員對晉源文廟大成殿後的三進院落基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南北長89.5米、東西寬40.5米的明清建築遺蹟殘存。 [1]  [5] 
晉源文廟全景圖 晉源文廟全景圖

晉源文廟建築格局

晉源文廟結構

晉源文廟是典型的明清建築風格,坐北朝南,二進院落佈局,南北長104米,東西寬98米,佔地面積1.0192萬平方米,中軸線依次有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兩側為各院東西廡及鄉賢祠。
欞星門,四柱三樓,懸山頂,綠琉璃瓦覆頂,柱下抱鼓石,前後出戧柱,檐下斗拱七踩單翹雙昂。門樓上飾有彩繪,多為傳統的讀書學習“模樣”。欞星即古代天文學上之文星,相傳孔子及其72弟子均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欞星門寓意即為天下英才匯聚。
狀元橋和泮池在欞星門後面。一般文廟的泮池多為圓形,而晉源文廟的卻是元寶形狀。
大成門為宮殿式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七檁無廊式構架,斗拱三踩單昂,明間為菱形隔扇門,次間為菱形隔扇窗。
大成殿建築面積510平方米,磚石砌台明高0.6米,周設石雕欄杆,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綠琉璃瓦剪邊,七檁無廊式構架,明次間為菱形隔扇門,稍間為菱形隔扇窗,殿內頂設天花,檐下斗栱七踩單翹雙昂。 [2-3] 

晉源文廟特點

晉源文廟建築在中國古代與教育緊密結合,也就有了所謂“廟學合一”的建築格局。“廟”即孔廟,為祭祀區。“學”即學宮,為古代宮辦學校。晉源文廟就是明、清太原縣的縣學文廟,是“廟學合一”式的建築羣。現存以大成殿為核心的祭祀建築,兩進院,建築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及東西廡殿和廂房,保留着明代官式建築風格和特色。 [5] 
晉源文廟

晉源文廟文物遺存

晉源文廟內存清碑2通。晉源文廟的兩個馬道門上,刻着“明德”“達道”。大成殿內塑孔子坐像及四弟子立像,東西及北牆繪有山水、人物故事壁畫。 [2-3] 

晉源文廟歷史文化

據當地村民介紹,晉源文廟正門兩側各有一條南北向馬道,西馬道直通北后街。由西馬道北行至大成殿後側,有門可進入明倫堂、敬一亭、尊經閣院,此三院連通,形成所謂的學齋,有錢人子弟就是從這條馬道坐車進入學堂的;東馬道位於文廟正門東側,由此馬道北行至名宦祠,即大成門東側(修繕後的大成門東配殿正面仍設有照壁,是當年照壁的印跡),行至於此,由於照壁阻攔,西折而進入廟宇,開展祭祀活動。而明倫堂至尊經閣的三重院一直以來作為學齋使用,新中國成立後仍作為本地學校。
至20世紀70年代,太原二中與太原師範學校合併,稱“五七”學校,校址不變。後來,“五七”學校遷出,分作兩所學校:一是太原師範專科學校(後搬至侯家巷),另一是太原師範學校(後搬至南內環橋東)。文廟學齋基址又建成南郊中學,即現遺址面的紅磚房基礎。據當地老人回憶,明倫堂、敬一亭均為7間大瓦房,前開大窗,軸線設穿心門,其餘闢為教室。由於從一進院至四進院都開有穿心門,所以站在文廟祿星門處,即能看到最北面的尊經閣。尊經閣為二層木質結構。 [5] 

晉源文廟文物價值

晉源文廟為明、清兩代官學場所,直至近現代,其學教功能並未發生變化,對研究中國古代“廟學合一”教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5] 

晉源文廟保護措施

2013年5月3日,晉源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晉源文廟旅遊信息

晉源文廟地理位置

晉源文廟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新晉祠路588號。

晉源文廟交通指引

太原市內乘坐79路、301路、311路、317路、318路、804路、856路、905路、908路公交車南街站下車步行前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