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鎖定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於敵後開創的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是華北抗日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7年9月平型關大捷後,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南下,聶榮臻率一部分部隊和軍政人員留駐五台山,開展游擊戰爭,創立了晉東北、察南、冀西三個游擊區。11月7日成立了晉察冀軍區,初步形成了以五台山為中心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主要包括華北同蒲路以東,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張家口、承德以南廣大地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創立、鞏固和發展,對堅持華北敵後抗戰和全國持久抗戰起了“堅強堡壘”的作用,對全國戰略反攻和進軍東北起了“前進陣地”的作用。根據地軍民在對敵鬥爭和根據地的各項建設中,創造了極為豐富和寶貴的經驗。中共中央和毛澤東譽之為“敵後模範的抗日根據地及統一戰線的模範區”。 [1-2] 
中文名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
外文名
Jincha Ji Anti—Japanese base area
別    名
晉察冀邊區
時    期
抗日戰爭
司令員
聶榮臻
分佈地區
位於滄縣、石家莊、太原、商都、赤峯、錦州之間
根據地報刊
《晉察冀日報》《晉察冀畫報》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成立背景

1937年,平型關大捷之後,八路軍第一一五師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晉西南,開始創建晉西南根據地。第一一五師一部及軍政幹部共約3000人,在聶榮臻率領下留駐五台山地區,着手創建敵後抗日根據地
聶榮臻率部在五台山地區建立戰地動員委員會和抗日救國會等半政權性質的組織,廣泛發動羣眾,武裝羣眾,擴大隊伍,開展游擊戰爭,收復敵占城鎮,很快在平綏、正太、同蒲、平漢路之間形成了敵後抗日根據地。 [2]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歷史沿革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是中國共產黨創建最早的華北抗日戰略基地之一。位於同蒲路以東,正太、德石路以北,東臨渤海,北抵長城,面積約20萬平方公里。
1937年七七事變後,八路軍第一一五師副師長聶榮臻率師獨立團、騎兵營等部以五台山為中心,首先開闢了察南、冀西地區。11月7日,晉察冀軍區成立,聶榮臻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同月中共晉察冀省委成立,黃敬任書記。
1938年1月,邊區行政委員會在河北阜平成立。這是敵後由共產黨領導建立的第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抗日民主政權,它的成立標誌着八路軍首創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基本形成。此後,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在敵後不但站穩了腳跟,而且在強敵圍攻中不斷髮展壯大。 [5]  呂正操鄧華宋時輪李運昌等率部初步開闢了冀中、平西、冀東等地區。
1939年1月,中共中央晉察冀分局成立,彭真任書記。1939年1月,八路軍第一二〇師在師長賀龍、政委關嚮應的率領下轉戰冀中,2月成立了以賀龍為首的冀中軍政委員會和區作戰指揮部。冀熱察在成立區委時,建立了以蕭克為司令員的挺進軍。各區在分局統一領導下,實行以軍事鬥爭為中心,全面建設根據地的各項方針政策。
1940年,晉察冀軍區鞏固發展了抗日根據地,建立了80餘個縣抗日民主政權,部隊發展到10萬人。
1941~1942年,晉察冀根據地黨政軍民積極發展抗日統一戰線,採取多種方式堅持游擊戰爭,戰勝了日軍在華北採用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相結合的“總力戰”。
到1943年,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轉入恢復和再發展時期,並開闢察北、熱南及遼西大片新區。1944年,晉察冀軍民對日偽軍實行攻勢作戰。同年秋冬,相繼成立冀晉、冀察、冀中、冀熱遼4箇中共區委、二級軍區和行政公署,下轄18箇中共地委、軍分區、專員公署和100餘個縣抗日民主政權。
1945年9月,中共中央晉察冀局改為中共晉察冀中央局,聶榮臻任書記。抗戰勝利時,晉察冀軍區已解放控制了察哈爾、熱河兩省全部、河北大部及山西、遼寧兩省各一部,晉察冀解放區已與晉綏、晉冀魯豫、山東和東北區連成一片。部隊發展到32萬餘人、民兵90萬餘人。 [3]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敵後抗戰

晉察冀根據地在自1937年起進行了三次反“掃蕩”。
日軍的第一次“掃蕩”是1937年11月24日,敵人集中2萬以上兵力,兵分八路圍攻,戰事延續1個月,到12月24日殲敵2000餘人,取得了第一次反“掃蕩”的勝利。
日軍的第二次“掃蕩”是1938年3月4日,平漢路沿線日軍集中1.2萬多人,兵分四路對根據地“掃蕩”,到4月11日敵人“掃蕩”被全部粉碎。
日軍第三次“掃蕩”開始於1938年9月,日軍集中精鋭5萬,兵分二十五路,沿交通要道推進,具體計劃是“分進合擊五台,並打通靈、代”。針對日軍圍剿,八路軍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從9月23日到11月7日,45天中作戰70餘次,殲敵四、五千。
1939年9月,陳莊殲滅戰斃敵旅團長以下1300餘人。10月,八路軍粉碎了敵人對北嶽地區的掃蕩,並在黃土嶺戰鬥中,擊斃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中將。1942年,粉碎了日軍對冀中的“五一”大掃蕩,鞏固了根據地。 [4]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制度措施

“三三制”
1941年起,日軍在華北採用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相結合的“總力戰”,對晉察冀抗日根據地進行殘酷的“掃蕩”“蠶食”,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製造“無人區”,晉察冀根據地進入艱苦困難的時期。
面對艱難困苦的局面,晉察冀分局和晉察冀軍區建立“三三制”政權,實行精兵簡政、減租減息,發展生產。同時,抗日根據地實行主力部隊地方化,加強地方部隊、主力部隊和民兵相結合的方法,採取“敵進我進”“向敵後之敵後伸展”“把敵人擠出去”等軍事鬥爭方針,廣泛運用地雷戰、麻雀戰、地道戰、武工隊等游擊戰方式,深入敵後開展反“掃蕩”、反“蠶食”鬥爭。經過根據地軍民的艱苦抗戰,到1943年,北嶽區粉碎了日軍4萬餘人的大“掃蕩”,冀中區抗日遊擊根據地重新建立,冀東區開闢了察北、熱南及遼西的大片新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2] 

晉察冀抗日根據地後世紀念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6]
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位於河北省阜平縣城南20公里處的城南莊村,南臨胭脂河,北依菩薩嶺,羣山環繞,松柏蒼翠,風光秀麗。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河北省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河北省廉政教育示範基地,入選“河北最美30景”。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