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晃鈴

鎖定
晃鈴,滿語“轟務”(Hongwu),亦稱“銅鈴”、“神鈴”,《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稱之為“鈴杆”。 所謂“神”是無形的,但在薩滿的視界中,又是有形的---用音響“造型”。因而,許多神祇都是帶着神鈴下界的,即鈴的聲響象徵神的降臨,如吉林石姓薩滿請下“瑪克吉瞞尼”時,這位神靈“手提着神鈴,光亮如託立,搖晃着戲耍着,金色神鈴,誦唱着神歌進來了。”
中文名
晃鈴
別    名
銅鈴,神鈴
使用者
薩滿
作    用
祈禱

晃鈴簡介

晃鈴的具體形制在本世紀初的一些地方誌書中,就有記載。按《呼蘭府志》所記的晃鈴,其形制為“以木為之,長二尺有半,杆首綴銅鈴數枚”。《依蘭縣誌》記載的晃鈴,其形制為“以柞木細棍二根作成,長三尺,每棍梢系銅鈴五”。可見,晃鈴是由兩大部分組成:鈴杆、鈴鐺。這種形制的晃鈴,至今仍然在滿族民間的薩滿跳神活動中流行。
晃鈴一般不單獨使用,常與腰鈴配合演奏。它有兩種基本的使用方式,一是將鈴鐺拴結在鈴杆上,用手執木杆搖晃作響;另是將鈴鐺從鈴杆上取下來直接用手搖動作響。其演奏方法,或用手搖鈴杆作響,稱“晃鈴”,這是它的基本奏法;或用手執杆頓地作響,稱“頓鈴”;或用手掌擊鈴杆使之振動作響,稱“振鈴”。《中國少數民族樂器志》和《中國樂器》中,將兩種不同使用方式的晃鈴分列為兩個獨立的辭條:“薩滿鈴”和“轟勿”。按其所釋之義,“薩滿鈴”的形制與本文所釋晃鈴的第一種使用方式(將鈴鐺拴結在鈴杆上演奏)相同,而“轟勿”的形制則與本文所釋晃鈴的第二種使用方式(將鈴鐺從鈴杆上解下來演奏)相同。據筆者考證,無論是史志的記載(如《呼蘭府志》、《依蘭縣誌》等史志的記述)還是田野作業所見(如寧古塔富察哈拉等薩滿的晃鈴),滿族薩滿跳神使用的“轟勿”,都是由鈴”與“杆”兩大部分構成的樂器。所以,上述兩書中的所謂“薩滿鈴”應是“轟勿”,即本文所釋的晃鈴;而該書中所謂的“轟勿”,實際上只是它的另一種使用方式,倘若特指“轟勿”這件薩滿樂器,則是錯誤的。

晃鈴形制特徵

晃鈴的形制在二十世紀初的地方誌書中就有記載。按《呼蘭府志》所記,其形制為“以木為之,長二尺有半,杆首綴銅鈴數枚”。《依蘭縣誌》記載的晃鈴“以柞木細棍二根作成,長三尺,每棍梢系銅鈴五”。可見,晃鈴是由兩大部分組成:木杆、鈴鐺。
1.木杆
富察哈拉晃鈴的木杆長96cm,上粗下細,直徑1.5-2cm。吳扎哈拉轟勿的木杆比較短,杆長66.5cm,直徑4cm。《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載晃鈴,其杆長約115.2 cm(清尺3尺6寸);直徑2.24 cm(清尺7分)。由此可見,滿族薩滿使用的轟勿的木杆並無定製。其長短因地而異,常用樺木、松木、柞木等製作。
2.鈴鐺
鑄銅製。球狀、中空,內含若干彈丸。富察哈拉晃鈴的鈴鐺大小不等,大鈴直徑3.8cm,厚4cm;小鈴直徑3.2cm,厚2.5cm。鈴分兩組用一根皮繩拴結在樺木杆子上端,一組由3 個鈴鐺組成(1大2小);另一組由4個鈴鐺組成(1大3小)。鈴身鑄有饕餮花紋。吳扎哈拉晃鈴的鈴鐺不分大小,直徑4cm,厚3cm。鈴分兩組用鐵環鑲嵌在杆子上端,每組由二個鈴鐺組成,並加進一個小鐵環;鐵環由一根鍛成四稜形的鐵條彎制而成,演奏時鐵環與銅鈴碰撞而響。

晃鈴演奏方法

演奏時,奏者可執一束或雙手各執一束晃鈴上下、前後或左右搖奏。用於民間隆重集會、器樂合奏或薩滿歌舞伴奏。達斡爾族和蒙古族表演薩滿歌舞時,將銅鈴分別綴於薩滿服上,舞者邊跳邊唱,銅鈴也隨之有節奏地嘩嘩作響。有時銅鈴與綴在薩滿服上的銅鏡相碰,音色格外脆亮。

晃鈴地區

滿、達斡爾、蒙古等族搖擊體鳴樂器。滿語稱轟勿。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各地。

晃鈴材制

鈴體銅製,呈橢圓形,長徑2.5釐米、短徑2釐米,表面粗糙。下部開有啞鈴形出音孔,孔長2釐米,中段寬0.2釐米,兩端寬0.4釐米。鈴內裝一鐵製圓形小珠。鈴上端設有圓環,用細皮條或細線繩將四五枚小鈴系成一束(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