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和時代見證錄

鎖定
《昭和時代見證錄》是2008年4月1日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的保阪正康。本書主要介紹了有戰爭和戰敗、有軍事管制、從飢餓到温飽的昭和時代。
書    名
昭和時代見證錄
作    者
(日本)保阪正康
譯    者
馮瑋 陸旭
出版社
東方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
2008年4月1日
頁    數
345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7801868242, 9787801868244

目錄

昭和時代見證錄內容簡介

《昭和時代見證錄》主要內容:日本昭和時代(1926-1989)年濃縮了人類的歷史,經歷了佔領、被 佔領、恐怖活動、政變、革命騷動。作者為採訪和記錄這個動盪不安而雙激動人心的時代,用了近30年時間,訪問了近4000人,確認了3000多人的人生故事,使在歷史中被湮沒的人與事得以重見天日。《昭和時代見證錄》通過對那個時代親歷者的控訪,瞭解、記錄了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以及今天對於那個時代的認識,以這種方式向後代傳遞這些歷史見證者珍貴的聲音,並探討、分析 了昭和前期(1945年前)日本軍國主義為什麼具有那種暴力性和侵略性的原因。

昭和時代見證錄目錄

前言 致中國讀者
第一章 活在歷史中的形象和真相
犬養道子:
“在五?一五事件發生的那段日子,受害者只能忍氣吞聲。”
東條勝子:
“太平洋戰爭開戰前夜,我丈夫在官邸的一間屋子裏哭泣。”
瀨島龍三:
“想起當大本營參謀的那個年代,就有種被剝去一層皮的感覺。”
美濃部正:
“誰也沒有下達讓別人去送死的特攻命令的權力。”
實松讓:
“在海軍的眼裏,陸軍的領導人是愚蠢的。”
石井秋德:
“因為我是日美開戰時的政策起草者之一……”
中谷武世:
“大東亞戰爭肯定論者必須反對越南戰爭。”
末松太平:
“對二·二六事件的看法,真是因人而異啊。”
赤松貞雄:
“唉,誰會喜歡戰爭呢?可是海軍卻……”
片倉衷:
“二·二六事件時擊中我的,就是這顆子彈。”
煙石學:
“1941年12月7日,在華盛頓日本大使館……”
赤柴八重藏:
“如果在相模灣進行本土決戰,日本將會變得怎樣?”
牛島辰熊:
“東條,我曾有把他給宰了的想法。”
齊藤六郎:
“説明為什麼會發生西伯利亞扣留事件,是我的責任。”
鈴木貞一:
“因為沒有資源,所以才發動了那場戰爭。”
第二章 貫穿昭和史的心靈
秩父宮妃殿下:
“我記得,昭和16年也是秋天多雨的一年。”
麻生和子:
“作為男人,他(父親吉田茂)可是很有魅力的。”
三木睦子:
“三木內閣時代遇到的意外的事。”
高坂正堯:
“戰後,我由於父親正顯的事而被欺負。”
佐藤千夜子:
“《東京進行曲》這首歌是我唱的。”
槓枝元文:
“剛戰敗後不久的時候,教育的內容是最好的!”
新關欽哉:
“在柏林和東京兩次面臨戰敗的感受。”
高橋雄次、高橋昭治:
“‘你是日本人嗎?如果是,那就不能饒過你!’説着就打了我。”
高木清壽:
“我看見了石原將軍在他病死的牀上起身的情景。”
細川護貞:
“昭和16年10月,近衞為什麼放棄了內閣?”
森恭三:
“你對1967年的分析是正確的。”
西春彥:
“所以指出日美安保條約的危險性,是因為我瞭解戰前的軸心外交。”
岡部長章:
“昭和天皇問我:‘現在情況怎麼樣?’”
大井篤:
“記述我的經歷就是與時間的搏鬥,有疑問速來電話。”
後藤田正晴:
“21世紀,日本的出路在何方?”
佐藤作治:
“使‘威爾士王子’號沉沒的一張海圖。”
矢次一夫:
“我根本不知道你提出問題的前提是什麼。”
宇佐美毅:
“田中奏告天皇時的那個姿態,似不可思議。”
酒井美意子:
“用舊華族的眼光注視昭和史。”
第三章 先輩們直抒胸臆的話語
美作太郎:
“作為作者,一定要注意維護自己妁權利。”
花山信勝:
“七個甲級戰犯都是很關心佛法的。”
湊守篤:
“現在想起來,我那時真是沒有勇氣啊!”
黑川利雄:
“像這樣在短時間內改變飲食習慣的民族是沒有的。”
鈴木永二:
“管理企業,不能只關注資本的理論,一定要把企業當成人一樣認真對待。”
武谷三男:
“人權是應該和私權相對應考慮的重要問題。”
三宅正一:
“百年之後,社會黨的非武裝中立論應該會被認可吧。”
中村克郎:
“我編寫《聽吧!戰歿學生兵的聲音》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繼承他們的遺志。”
松田權六:
“60年來,這隻右手一直就等於是我本人。”
伊藤昌哉:
“政治家不論是誰,心中都有一個危險區。”
堀榮三:
“從今以後,成為長耳朵的兔子是日本的上策。”
中野雅夫:
“人只有真與假之分。”
長谷川保:
“我就是為了從事社會福祉事業而來到這個世界的。”
木川田一隆:
“時代正在從尊重國民意志向尊重全人類意志演進。”
橘孝三郎:
“每天,我的肌膚都在和矛盾進行戰鬥。”
第四章 披荊斬棘一路奮進的人們
森勝衞:
“歐美航路上當船長50年,和英國作家的友誼……”
服部四郎:
“人到了60歲時,會開始考慮一些以前沒有想過的東西。”
森元治郎:
“刊登日本接受波茨坦宣言的特訊是賭上了命的。”
江田五月:
“我認為在那樣困難的狀況下,家父的確是非常努力的。”
茂利要:
“挑戰費馬定理就是我‘不在作案現場’的證明。”
藤山覺一郎:
“在親人們的眼裏,他是非常幸福的。”
八木秋子:
“我無悔於作為革命家的人生。”
吉岡隆德:
“一個勁地跑,這就是我的人生啊。”
田原總一郎:
“沒有比這更有意思的時代了吧?”
大森亮雅:
“我作為僧侶和醫生所看到的日本人的生死觀是……”
山田順造:
“我從心底裏尊敬幫助了孫文先生的伯父山田良政。”
遠藤三郎:
“軍備亡國,就是我這一生得出的結論。”
吉村仁:
“醫生優待税是亡國的税制。”
藤原石山:
“熊澤天皇等當時那些自封的天皇,都是請我作證的。”
宮本政於:
“我想對日本近代史進行精神分析……”
結語
後記
文庫版後記
附錄 對談——追憶克迪斯
譯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