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昭化古城

鎖定
昭化古城,古稱葭萌,位於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白龍江、嘉陵江和清江交匯處,是國內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三國古城。古城四面環山、三面臨水,三國遺址遺蹟眾多,民風古樸典雅,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 [1-2] 
昭化古城位於白龍江、嘉陵江、清江三江交匯處,有“天下第一山水太極”自然奇觀之美譽,還因為是古代重兵布控的軍事要地,被譽為“全蜀咽喉,川北鎖鑰”。古城中有牛頭山、鮑三娘墓、天雄關、八卦井等景點。 [4] 
昭化古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1] 
中文名
昭化古城
地理位置
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08:00-18:00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40元/張
著名景點
費禕墓
鮑三娘墓

昭化古城發展沿革

昭化古稱“葭萌”,公元前316年,秦國滅蜀吞巴並苴,在成都建立蜀郡,在苴國區域建立葭萌縣,因此稱為“巴蜀第一縣”。
東漢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率部進駐葭萌關,並以此為根據地進攻成都。
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葭萌昭化成為蜀漢政權的龍興之地,一直被視為“蜀國第二都”。蜀漢第三任丞相費禕的丞相府、姜維的大將軍府就設在昭化古城,諸葛亮北伐六出祁山的大本營也在昭化古城。
宋開寶五年(972年),宋太祖趙匡胤頒旨“昭示帝德、化育民心”,把葭萌改名昭化,昭化由此得名。 [10]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修築川陝公路,過往行旅不再依憑古老蜀道,昭化古城日漸蕭條。 [3] 
現存的昭化古城是明代重建,古城的基本格局和規模都得以留存,城裏至今還留存有三座城門。 [1]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地理環境

昭化古城位置境域

昭化古城位於四川省廣元市昭化區昭化鎮。

昭化古城氣候特點

昭化古城屬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温16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081毫米左右。 [8] 

昭化古城建築格局

昭化古城建築羣佈局合理,現存的四條大街,五條小巷均用當地青砂石板按三橫兩縱、中間高兩側低的瓦背風格隨坡就勢而成,且街巷之間“丁”字相連,具有“道路交錯相通,城門不相對”的軍事防禦特色。大街小巷均有着良好空間格局和親切宜人的尺度。古街兩側保留着完整的明清建築多為穿鬥木結構、小青瓦、古樸的川北風格民居。 [1] 
昭化古城現存的民居建築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沿街開店的鋪面式民居,為前店後宅或下店上宅式1至2層木構建築,開間小而進深較大,具有商業和居住的複合功能。另一類是院落式私家宅第,多為明、清時代所建。其整體風格多仿當時北京官宦府邸,講究小巧、得體、適度,以三進四合院式木結構穿鬥天井為主,大、小天井有用條石整齊嵌接而成的走廊互相貫通,以內部庭院的橫向、縱向重重構造和獨特的木雕風格見長。這類民居雕樑畫棟,古色古香,其中尤以怡心園、益合堂等為典範。 [5]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主要景點

  • 綜述
昭化古城擁有費禕墓、鮑三娘墓等全國三國文化壟斷性資源,是三國文化資源保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城。蜀漢建興元年(公元252年),蜀漢重臣費禕受命在漢壽(昭化)開府,後酒醉被降人郭循所害,死後葬於此。費禕墓及鮑三娘墓至今保存完好。戰勝壩、牛頭山、姜維井、關索城、葭萌關、天雄關等三國遺址、遺蹟羣保存完整,是蜀漢政權興亡見證地。 [5] 
  • 古城
古城有三道城門,至今完好如故,東門曰“瞻鳳”,西門曰“臨清”北門曰“拱極,昭化古城至今仍保留着厚重的古城風貌,結構謹嚴,是四川省內保存較好的一座古代縣城城邑,為不規則四邊形,略呈圓形。三街五巷均為明代風格,整齊平坦,東、西、北3條長街貫穿南、北、西,5條小巷穿過半邊城。古城街道均系青石鋪砌,呈兩邊低、中間高的瓦背形,中間為引路,代表着嚴格的封建禮儀等級制。城內民房多是南方風格的木架結構庭院,街兩側多為小青瓦、穿鬥木結構川北特色民居;廟宇、官衙、樂場等多雕樑畫棟,玲瓏而又別緻。 [5] 
  • 謁費墓
謁費墓由青石砌成,長約2.5米, 寬約1.5米,高約1米。墓周綠樹林立,綠竹掩映。 [4] 
  • 費禕墓
費禕墓現存墓碑為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昭化縣令吳光耀所立,碑銘是“蜀漢大將軍錄尚書事城鄉敬侯費禕之墓”,其字由吳光耀11歲長女吳正敬書寫。費禕既為蜀相又為蜀國大將軍,死後葬於此地。墓為長方形,由青石砌成,長約2.5米,寬約1 .5米,高約1米,為昭化城著名景點。 [4] 
  • 敬侯祠
敬侯祠又叫“費公祠”,走進敬侯祠,穿過門廳,便是歷代名人讚頌費禕的歌詞詩賦的碑廊,門廳後是一道儀門,儀門東廡是費神的生平事蹟館,該館有十一幅文字和圖案,用連環畫的形式反映出費禕大將軍的生平事蹟。 [7] 
  • 八卦井
八卦井建於明代,井水甘甜可口,是古城內現存完整古井之一,為祈井水豐滿,井壁井底皆為八卦狀,故稱“八卦井”。井邊大小深淺不同的石坑是古時人們放置銅錢經年累月而形成的。 [8] 
  • 龍門書院
龍門書院現有一中廳,俗稱“名倫堂”,是將當時昭化境內考取功名的人的名字記載於橫樑之上,以表彰其功績,現簡稱為“名堂”,這就是名堂一詞的由來。 [8] 
  • 怡心園
怡心園為清代陝西商人在此修建而成,硬山式瓦屋面,青瓦坐脊,重檐。從外到內共四層,分為前廳、天井、中廳和正廳,前廳後面為長方形天井,兩側分別有廂房四間,上有閣樓木地板。過天井至中廳無正門,為磚牆及橢圓形木門罩,門開在兩側,為橢圓形門框,供人出入。中廳俗稱“旱船天井”,左側現存有清光緒年間石質魚缸一個。正廳大門現已被毀,門枋上原有“養心齋”三個大字,兩側為平房兩間,平房上有閣樓。 [8] 
  • 益合堂
益合堂修建於明末清初,為三進院落,依山就勢而成,地勢逐層抬高,有步步登高之意。它原是昭化城內四大旺族之一王家的祖業,主要用於經商和釀造業。 [8] 
  • 鮑三娘墓
鮑三娘墓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義子關索的妻子鮑三娘之墓,位於距昭化古城北5公里處白龍江畔的曲回壩,為一穹型土冢。墓高2.3丈(約8米),周圍76米。據傳明代墓前有一石碑,上部脱落,唯存“關夫人鮑三娘”字樣。 [8] 
  • 桔柏古渡
在昭化古城東門外,嘉陵江和白龍江的匯合處,就是蜀道線上有名的“桔柏古渡”。新舊唐書所載唐玄宗幸蜀,“遇有雙魚負舟過津,議者以為龍”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相傳唐明皇還在渡口南岸罷兵三日擺宴,此地至今還叫“擺宴壩”。 《郡縣誌》記載唐僖宗逃奔四川,又在桔柏渡口匯合,水急浪高,行船難渡,且因白龍江水白,嘉陵江水赤,初相匯合,還各自保持自己的流向和本色,“涇渭分明”,清濁不混,似如兩龍翻滾。歷代詩人杜甫、姚合、樂宇、楊慎、王世貞等過此,均有題詠。渡口原有碑刻三十餘通,所存無幾。 [8] 
  • 丁公祠
丁公祠在古城西門外,與費禕墓緊相為鄰。丁公,就是丁宮保父子,宮保於光緒二年在成都作過四川總督。四川名菜“‘宮保雞丁”,就是他提倡的。丁宮保的父親丁建業在昭化作過縣令,宮保就出生在這裏,據説他的奶孃就是現在寶輪鄉梨樹村的人。丁宮保當了四川總督大官以後,在昭化修了“丁公祠”,碑記尚存。 [8]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品牌建設

昭化古城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1] 
1992年,昭化古城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 [6] 
2011年12月,昭化古城榮獲中國十大最具人文底藴古城古鎮獎。 [6] 
2021年7月14日,昭化古城被世界研學旅遊大會授予“世界研學旅遊組織合作認證基地”。 [10] 
2022年,昭化古城被評為四川省級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10]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

昭化古城文化活動

2023年5月20日,2023年廣元市首屆民歌大賽暨頒獎活動在昭化古城遊客中心廣場舉行。 [9] 

昭化古城旅遊信息

昭化古城門票信息

40元。

昭化古城交通信息

自駕:從廣元市出發,途經西二環、濱江路,全程24.8公里,大約需要36分鐘。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