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風舞台

鎖定
女子越劇科班,成立於1938年初。地點在上海大新公司8樓越劇場,由男班小生周鴻升組建。
中文名
春風舞台
成立於
1938年初
地    點
上海大新公司8樓越劇場
學    員
25人左右

目錄

春風舞台簡介

科班有學員25人左右,其中有小生筱鴻升、江雲升,花旦筱豔琴、梁素琴、蓋美英、薛鶯、周玲芬,老生蔣鴻鰲、胡鳳英,小丑王鳳英、王鴻蛟,大花臉王鴻芳,二花臉顧鴻等。學員進科班均訂關書,並繳關書費2元。關書言明:如有傷亡不得賠償,爹死娘死不得回家。學藝年限根據學員年齡大小,分三年、四年、五年,並幫師二年。

春風舞台科班內容

文戲教師有:男班老旦演員周香根(班主周鴻升之兄,被稱師伯),花旦演員周豔琴(周鴻升之妻,被稱師孃),老生演員周玲芳(周香根之女,被稱師姐),武行老師陳金定教毯子功,還有一位大新公司京劇場的二路武生劉師傅教授把子、身段基本功。
文戲教學有:各種賦子和上場引子、坐枱白及各種曲調,並由師傅出題目,讓學員進行即興表演,唱詞韻腳都由師傅口傳,以此學會唱路頭戲的本領。教學40天就“串紅台”,演出第一齣戲是《沉香扇》。教學就在演出實習中進行。演的全是幕表戲,既有傳統老戲《玉蜻蜓》、《碧玉簪》、《劈山救母》等,也有連台本戲《狸貓換太子》、《倭袍》、《封神榜》等。
“串紅台”後,充實陣容,於次年率班到浙,僱班船兩艘,常年流動演出於嘉興、嘉善、南潯、菱湖、平望、盛澤等水路碼頭的戲館、廟台,偶亦進杭州振興國貨商場戲院等處演出。
1939年下半年起,科班改為戲班到杭、嘉、湖一帶演出,有嚴格的班規演出制度,如化裝時須穿好襯衣、襯褲及靴子,不能隨便講話。每到一地,未經演出,不能隨便上街,否則要罰跪在唐明皇前打“滿堂紅”。科班武功較好,因為班裏有一位演武生的大師兄周鴻定和外聘的幾位武戲老師,在文戲前加演《伐子都》、《九江口》、《周瑜歸天》、《鐵公雞》等武戲,獲得杭、嘉、湖一帶觀眾的好評,為適應杭嘉湖水鄉觀眾欣賞習慣,採用男女混演,併兼演京戲,以武戲見長,有“小京班”之稱,常演劇目有《紅鬃烈馬》、《文武香球》、《剖肚驗花》、《沉香扇》、《血手印》、《販馬記》、《二度梅》、《巾幗英雄》、《紅流鏡》、《戰地姻緣》等近百出。頭肩小生吳素芳,11歲從藝,師承男班名伶一枝梅,功底紮實,文武俱佳,在杭、嘉、湖地區被譽為“金剛鑽”小生,飲譽一時。1942年被日偽軍頭目迫害致死後,筱鴻升擢升為頭肩小生。其他名角尚有花旦周豔琴、梁素琴、筱豔琴、薛鶯,老生周玲芳蔣鴻鰲,武生朱順慶,小丑筱世昌、王鴻英,大面王鴻芳,老旦王鴻姣等。1943年下半年,學員大部分滿師離去,留下七八位小年齡學員。?
1945年以後,春風舞台幾經分合,曾出現過老春風、新春風兩副班子。爾後,人員更迭,男演員相繼離班,遂改為女子越劇戲班。20世紀50年代初,改建為友好姐妹越劇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