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

鎖定
春秋“封甫少化(huò)”空首布,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因帶有四字銘文,較為難得。 [1] 
中文名
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
館藏地點
開封市博物館
所屬年代
春秋
類    別
錢幣

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文物特徵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 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 [1]
空首布有大、中、小等五種形制,原始的空首尖足布約在百克以上,形制較大,兩面大多沒有文字。隨着貨幣的發展,這種古樸的風格逐漸被形制相對較小的空首布所代替,書有一個或多個文字。開封市博物館展出的“武”字、“周”字空首布,兩面均有2-3道斜紋,較為常見;兩面均有三道豎線紋的分別為“羔”字、“益”字、“鼎”字空首布和“都圻”空首布以及“封甫少化”空首布。“封甫少化”空首布帶有四字銘文,較為難得。 [1] 

春秋封甫少化空首布文物背景

布幣是春秋戰國時期流通於中原各國的鏟狀貨幣,最早的布幣首部中空,稱為空首布,主要由周、晉、鄭、衞等國鑄造使用,也是中國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 [1]  這一由模擬農具形狀而來的鑄幣,源自於“以物易物”時代的一種特殊商品—當時被稱為“”的鏟形農具。因為人們經常用“鎛”去交換商品,這一鏟形農具實際上充當了“一般等價物”的角色,即經濟學上所謂“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充當其他一切商品的統一價值表現材料的商品”。這樣一來,“鎛”就具備了原始貨幣功能,它的特殊形狀—鏟形,自然也就隨之成為貨幣符號的某種象徵了。後來按一定比例縮小的、模擬“鎛”的形狀澆鑄而成的、由國家法令強制流通使用的鏟形貨幣,也隨之稱為“鎛幣”。又由於“鎛”字的發音與“布”相近,且歷史上確有以布為“一般等價物”來交易商品的情形,所以人們也就將“鎛幣”通稱為“布幣”。 [2] 
布幣又分為兩大類,即空首布平首布。這是因不同時期鑄造工藝上的差異,所形成的兩種鑄幣類型。所謂“空首布”,清代李佐賢古泉匯》中説得簡明扼要,即“布形類鏟,故俗呼‘鏟布’,其首中空”。但凡使用過鏟形工具者,都知曉為了裝把兒,鏟面上端首部有一個空心的方錐體鑄件。布幣最初也有這麼一個極為逼真的、中空的,稱之為“銎”的鑄件存在,即所謂的“空首”。後來因鑄幣需求量日增,為省卻工序、提高效率,把“空首”改換為實心平板狀鑄件,不再需要用於填塞空心處的“芯範”,稱之為“平首”。有沒有空心的“”,是判定其鑄造年代早晚的關鍵特徵。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