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春秋公羊通義

鎖定
《春秋公羊通義》是清代經學家孔廣森的著作。
中文名
孔廣森
作    者
孔廣森
內容簡介
清代經學家孔廣森發揮東漢何休的《春秋公羊解詁》的著作。共12卷,附敍1卷。孔廣森(1752~1786),字眾仲,號顨軒,山東曲阜人,孔子後裔。乾隆三十六年(1771)進士,翰林院檢討。青少年時受學於戴震,通訓詁,精音韻,在經傳中尤致力於《春秋公羊傳》。他認為孔子有帝王之德,而無帝王之位,又不得為帝輔佐,故將治天下之大法集於《春秋》一書,“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譏,二曰貶,三曰絕;人情者,一曰尊,二曰親,三曰賢。”(《春秋公羊經傳通義敍》)此即三科九旨,在春秋三傳中唯公羊傳表現最為完備。他以公羊派學説為主,雜採他説,依何休的《解詁》條例,因襲原著,存精粹,刪支雜,破拘窒,增隱漏,翼成一家之言。梁啓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評價此書曰:“不明家法,治今文經學者不宗。”但孔廣森從崇尚古文經的皖派出身,卻闡揚《公羊傳》,對今文經學的興起亦有重要影響。該書成於乾隆四十八年,收入《顨軒孔氏所著書》及《皇清經解》。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儒學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