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系分類

鎖定
星系分類(Galaxy classification0,將星系按一定特徵劃分為若干類別的系統。 [1] 
中文名
星系分類
外文名
Galaxy classification
創始人
哈勃
歷史
星系的分類是研究星系的物理特性和演化規律的依據。
1926年E.P.哈勃在觀測並證認大量星系的基礎上,建立了星系按形態分類的系統。
1940年以後,隨着照相巡天觀測的開展,各種星系的觀測資料在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方面,對哈勃分類提出了一些修訂方案;另一方面,又在研究特殊星系以及正常星系若干細節尤其是星系核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新的分類系統,如沃庫勒系統、范登堡系統、摩根系統等。
哈勃系統 
哈勃於1926年提出將星系分為橢圓星系(以E表示)、旋渦星系(以S表示)和不規則星系(以Irr表示)3大類。其中,旋渦星系根據有無棒形結構分為正常旋渦星系(以S或SA表示)和棒旋星系(以SB表示)兩族。每族按核球相對於盤的大小和旋臂由緊到松的程度分為a、b、c三個次型。橢圓星系按橢率分為8個次型,E0表示正圓星系,E7具有最大的橢率。後來又分出中介類型S0(無臂盤星系)和SB0(無臂有棒盤星系),以及各種過渡形態。不規則星系分為兩類:IrrⅠ和IrrⅡ。IrrⅠ類非對稱,有亮的O、В星和電離氫區等星族Ⅰ天體。IrrⅡ類分解不出恆星,有不規則吸收的塵埃條和塵埃片。
有一部分IrrⅡ星系可能是正被伴星系的引力所扭曲或正在併合的星系(見星系)。哈勃系統是一種形態分類。它是直接以觀測為依據的,切實可行而又穩定不變,因此仍被廣泛採用。哈勃分類第一判據可能同星系前身的角動量分佈有關,也同最早期恆星的形成時標有關;第二、第三判據則可能同星系的恆星生成率有關。若干難於納入哈勃分類系統的星系稱為特殊星系(如M82,NGC3077,NGC520,NGC2685,NGC3718)。這些星系的數量只佔百分之幾。
沃庫勒系統 
1959年以來,G.de沃庫勒多次對哈勃系統提出修訂方案。方案的要點是劃分四大類、兩族、兩種和五級。
①四大類:橢圓星系(E),透鏡型星系(L),旋渦星系(S),不規則星系(Irr)。其中,透鏡型星系等同於哈勃系統中的S0類。
②兩族:L類和S類又各分為A、B兩族。A族表示無棒;B族表示有棒;AB表示過渡(混合)形態。
③兩種:r和s。r種代表旋臂繞成弧狀,環成圓形SA(r)或橢圓形SB(r);s種表示旋臂從星系核心或棒端出發,形成“s”狀。過渡形態記為rs或sr。
④五級:a,b,c,d,m(麥哲倫雲類型)。過渡形態記為ab,bc,cd,dm。星系的一些物理參量如色指數、氣體含量和旋轉速度等,往往和上述順序級有關聯。
范登堡系統 
亦稱DDO系統,DDO是S.范登堡所在的研究單位加拿大戴維·鄧洛普天文台(DavidDunlapObservatory)的縮寫。該分類系統是二維的,它沿用了哈勃分類參量a、b、c,增加光度型作為第二個參量。范登堡根據《帕洛馬天圖》發現,旋臂的形態與星系的光度密切相關:光度越高,旋臂就越長、越舒展;反之,光度越暗,旋臂越不舒展。據此,范登堡將Sb型分為五個光度型(Ⅰ,Ⅰ–Ⅱ,Ⅱ,Ⅱ–Ⅲ,Ⅲ),Sc、Irr型分為八個半光度型(Ⅰ至V,包括各種過渡型)。如M51劃為ScⅠ,M31劃為SbⅠ–Ⅱ,M33劃為ScⅡ–Ⅲ,大麥哲倫雲劃為IrrⅢ–Ⅳ,IC1 613劃為IrrV。
摩根系統 
又稱葉凱士系統(因W.摩根在美國葉凱士天文台工作而得名),用E,S,B(≡SB),I表示形態;另加L、N和D 3個字母(L表示表面亮度小,N表示在微弱背景上有小而亮的核,D表示沒有塵埃)。再用前標a–f,af,f,fg,g,gk和k表示中聚度,用後標表示傾角指數1——圓……7——紡錘形,a/b≈10,另以p表示特殊,如:NGC5273——摩根系統gkD2,哈勃系統S0/SaNGC488——摩根系統kS2,哈勃系統SbNGC628——摩根系統fgS1,哈勃系統ScNGC5204——摩根系統fI–fS4,哈勃系統Sc/Ir,沃庫勒系統SAmNGC4449——摩根系統aI,哈勃系統Ir,沃庫勒系統Ibm星系形態分類受觀測波段、曝光時間等多種因素包括研究者主觀判斷的影響,不同文獻對同一星系的分類可能不一致。進入21世紀以後,隨着斯隆數字巡天計劃的完成,天文學家將獲得空前均勻的大樣本星系成像數據,加上計算機人工智能的幫助,星系形態分類將變得更為準確客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