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毛石櫟

鎖定
星毛石櫟是殼鬥科、柯屬植物星毛柯(學名:Lithocarpus petelotii A. Camus)的別名。
中文名
星毛石櫟
拉丁學名
Lithocarpus petelotii A. Camus
殼鬥科
柯屬
星毛柯

星毛石櫟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8朵,胸徑50釐米,芽鱗無或幾無毛,嫩枝、嫩葉葉柄及花序軸均被灰棕或灰黃色短柔毛,托葉早落。葉硬革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常兼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9-15釐米,寬3.5-6釐米,頂端漸尖或短突尖,基部近於圓或寬楔形,有時一側略短或彎斜,全緣,側脈每邊7-13條,葉背被紅鏽色(嫩葉)或黃鏽色(成長葉)可抹落的粉末狀鱗秕及星狀短毛。中脈及側脈兩側被短柔毛,中脈旁側的星狀毛較遲脱落;葉柄長2.5-4釐米。雄花序由多個長不超過3釐米的穗狀花序組成圓錐花序,雌花序長達20釐米;雌花每3-5朵一簇,稀兼有單朵散生於花序軸的下部,花柱3枚,長約1.5毫米。殼鬥淺盆狀,基部狹而略延長呈短柄狀,高8-15毫米,寬25-35毫米,殼壁厚木質,小苞片三角形(殼鬥幼嫩期及位於殼壁頂部的)或四邊菱形,中央脊肋狀稍隆起,緊貼,覆瓦狀排列,位於殼壁下部的有時橫向連生但不連續的環狀,密被黃灰色微柔毛;堅果圓而略寬,頂部甚短尖,高30-35毫米,寬25-38毫米,果壁增厚,暗褐色,常有白色粉霜,果臍口徑10-14毫米,深2-4毫米。花期8-9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1] 

星毛石櫟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湖南西部、廣西、貴州南部、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 000-1 800米山地雜木林中。越南東北部也有分佈。 [1] 

星毛石櫟近種區別

分佈於湖南、廣西及貴州的其側脈通常7-9條,葉背被毛較多,較遲脱落;分佈於湖南西部的其毛被更密,葉片基部常短尖,葉面的側脈及支脈甚凹陷而顯得凹凸不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