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橋街道

鎖定
星橋街道,隸屬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地處杭州市東北部,東南接喬司街道,西南鄰上城區丁蘭街道 [4]  ,西與崇賢街道毗鄰,北、東北靠臨平街道,總面積17.62平方千米。 [1]  2011年末,星橋街道總人口52398人。 [1] 
1949年,屬忠義鄉;1951年6月,忠義鄉改稱星橋鄉;2001年8月,設立星橋街道。 [1]  截至2020年6月,星橋街道轄16個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遠展街6號。 [5]  2021年4月10日,星橋街道為杭州市臨平區所轄。 [2] 
2011年,星橋街道財政總收入1.6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46.59萬元,完成營業税4371.48萬元,增值税6712.56萬元,企業所得税2779.63萬元,個人所得税1405.72萬元。 [1] 
中文名
星橋街道
外文名
Xingqiao Town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
地理位置
杭州市東北部
面    積
17.62 km²
下轄地區
16個社區
政府駐地
遠展街6號
電話區號
0571
郵政編碼
311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天都公園
和睦港遊步道
車牌代碼
浙A
人    口
52398人(2011年末總人口)

星橋街道歷史沿革

1949年,屬忠義鄉。
1950年,分屬忠義、皋城兩鄉。
1951年6月,忠義鄉改稱星橋鄉。
1956年,西安鄉的蘇家村,良熟鄉的皇亮村、和睦鄉的周楊、萬樂村,以及星橋、皋城、橫山3個鄉合併為星橋鄉。
1958年,稱臨平公社星橋管理區。
1961年,管理區從臨平公社分出設立星橋公社。
1983年12月,復設星橋鄉。
1985年5月,蘇家、丁山2個村劃給臨平鎮。
1996年8月,改設星橋鎮。
2001年8月,設立星橋街道。 [1] 
2021年3月11日,星橋街道為杭州市臨平區所轄。 [2] 

星橋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星橋街道轄12個社區:星都、香榭、南星、安樂、湯家、枉山、太平、星橋、民樂、萬樂、周楊、賈家;下設86個居民小組。 [1] 
截至2020年6月,星橋街道轄16個社區:星都社區、香榭社區、南星社區、星橋社區、湯家社區、枉山社區、太平社區、賈家社區、周揚社區、民樂社區、萬樂社區、安樂社區、班荊社區、五雲社區、隆昌社區、星儀社區, [3]  街道辦事處駐遠展街6號。 [5] 

星橋街道地理環境

星橋街道位置境域

星橋街道位於東經120°13'14"~120°16'28",北緯30°21'43"~30°25'17"。地處杭州市東北部,東南接喬司街道,西南鄰上城區丁蘭街道,西與崇賢街道毗鄰,北、東北靠臨平街道。星橋街道東西最大距離5.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6千米,總面積17.62平方千米。 [1] 

星橋街道自然資源

2011年,星橋街道耕地面積5436畝,人均0.1畝。 [1] 

星橋街道人口

2011年末,星橋街道總人口5239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0344人,城鎮化率38.8%。另有流動人口32054人。總人口中,男性30232人,佔57.7%;女性22166人,佔42.3%;14歲以下3478人,佔6.6%;15~64歲46638人,佔89.0%;65歲以上2282人,佔4.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2254人,佔99.7%;有滿、回、苗等10個少數民族,共144人,佔0.3%。其中滿族4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1.3%;回族27人,佔18.8%。2011年,人口出生率14.6‰,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9.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974人。 [1] 

星橋街道經濟

星橋街道綜述

2011年,星橋街道財政總收入1.62億元,比上年增長35.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646.59萬元,比上年增長40.4%。完成營業税4371.48萬元,增值税6712.56萬元,企業所得税2779.63萬元,個人所得税1405.7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09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209元。 [1] 

星橋街道農業

2011年,星橋街道農業總產值1.88億元,比上年增長0.2%,農業增加值佔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4.2%。2011年,生產糧食399噸,其中水稻41噸,小麥8噸,蠶豆35噸,玉米54噸,大豆55噸,雜豆46噸,薯類131噸。黃麻種植面積2畝,產量0.8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46畝,產量14.5噸,其中花生4.06噸;蔬菜種植面積4447畝,產量7293.8噸。2011年,羊飼養量0.15萬隻,年末存欄0.08萬隻;家禽飼養量1.5萬羽,上市家禽0.9萬羽。生產肉類32噸,禽蛋2.3噸。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45畝,產量68噸。2011年,魚塘養殖面積4.81公頃,產量123噸;漁業總產值27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4%。 [1] 

星橋街道工業

2011年,星橋街道工業總產值42.08億元,比上年增長8.6%,工業增加值佔全街道地區生產總值的40.8%。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家,實現工業增加值6.49億元,比上年增長20.5%。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9家,實現工業增加值3.21億元,比上年增長36.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2家。工業園區1個。 [1] 

星橋街道商貿

2011年末,星橋街道有商業網點1367個,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46億元,比上年增長68.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0%。2011年,出口1.5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1%,主要產品有節能燈、寵物用品等。 [1] 

星橋街道金融業

2011年末,星橋街道各類存款餘額13.3億元,各項貸款餘額6.9億元。 [1] 
星橋街道

星橋街道社會事業

星橋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星橋街道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1061人,專任教師76人;小學1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0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0.21億元,比上年增長7.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2億元,比上年增長20.0%,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0.4%。 [1] 

星橋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星橋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5個,會員49個;文化站1個;公共圖書室14個,藏書11000冊。 [1] 

星橋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星橋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7個,病牀27張,固定資產總值586.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2人,其中執業醫師12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16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2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0.92萬人,參合率100%。 [1] 

星橋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星橋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1户,人數112人,支出63萬元,比上年增長17.0%,月人均469元,比上年增長16.2%。城市醫療救助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89人次,共支出2.78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381人次,支出79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4萬元,比上年增長8.0%。社會福利費12萬元,比上年增長20.0%;社會服務單位1個,牀位12張,其中收養機構牀位12張。社區服務設施123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2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110個。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2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5萬元,使3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新增就業人員425人,有41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67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26人,全年共幫助1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2011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5378人,比上年末增加2200人,其中參保職工10664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461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21000人,其中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9196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5000人。參加失業保險5708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384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615人。參加工傷保險6538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4400人,全年認定工傷18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10人。參加生育保險5710人。2011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8.7%。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62件,結案62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62件,佔100%,調解組織受理4件,結案率為100%。集體勞動爭議9件,涉及勞動者435人,當期共審結勞動爭議案件62件,比上年增長-29.3%。 [1] 

星橋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星橋街道因境內星橋社區得名。 [1] 

星橋街道風景名勝

  • 一館(班荊館)
班荊館,南宋高宗建炎年間(1127年~1130年),建於星橋赤岸,館內有小休亭等景點。
  • 三山(桐扣山、黃鶴山、佛日山)
桐扣山,因石鼓桐魚傳説而名,明熹宗天啓(1621年~1627年)年間,僧人金輪在湖上建石鼓亭,至清尚存。
黃鶴山,在桐扣山西,據《續齊諧記》載,有保人王子安騎黃鶴到過此山,因名黃鶴,山上舊有黃鶴樓,山腰有一石洞,名黃鶴仙洞。山西有留月泉,山巔有龍池,水清終年不竭,據説池出雲必雨,宋著名詩僧道潛曾有詩詠黃鶴山雲:“但看黃鶴山頂雲,化作白龍潭上雨。”
佛日山,山下有佛日塢。
  • 一寺(佛日淨慧寺)
佛日寺,又名淨慧寺、隆昌寺,後晉天福七年(942年)吳越國王建。當年佛日寺的規模,可與靈隱寺西天竺相埒,故又稱東天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