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星島

(新加坡別稱)

鎖定
星島,新加坡的別稱。位於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總面積為714.3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峽馬來西亞為鄰,有長堤與馬來西亞的新山相通,南隔新加坡海峽印度尼西亞相望。全國由新加坡島、裕廊島烏敏島德光島聖約翰島龜嶼等60多個島嶼組成,海岸線總長200餘公里。由於填海工程形成新的陸域,在2030年之際預期將增添額外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星島地處太平洋印度洋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常年高温多雨,年平均氣温24-33℃。
中文名
星島
別    名
新加坡
地理位置
東南亞,是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熱帶城市島國
面    積
714.3 km²

星島國家簡史

新加坡市區 新加坡市區
傳説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後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9世紀時淪為英國殖民地,成為英國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港口和軍事要塞。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並淪為日本的直轄殖民地。1956年6月成立自治邦,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9月併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脱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
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於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等。

星島國旗

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徵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徵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徵着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星島國徽

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徵,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隻老虎,象徵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繫。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着“前進吧,新加坡!”

星島政治經濟

新加坡(星島)是英聯邦成員國,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統和議會共同行使立法權,實行總理內閣制。 新加坡的經濟傳統上以商業為主,包括轉口貿易、加工出口、航運等,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港、重要商業城市和轉口貿易中心,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獨立後的新加坡經濟發展引人矚目,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星島民族與宗族

2011年中新加坡人口臨時數字為526萬,其中327萬人屬於新加坡公民和54萬個永久居民簡稱 "PR",居住在新加坡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共有約146萬人。新加坡公民主要以種族區分:華人即漢族占人口的74.1%,而馬來人印度人和歐亞裔(包括峇峇孃惹),佔了人口的25.9%。大多數的新加坡華人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海南省,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新加坡人口密度7257人/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之一。新加坡人類發展指數為0.866 (世界國家和地區第26位)。
英語、華語、馬來語、泰米爾語為官方語言,馬來語為國語,政府機關使用英語,英語為行政用語,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使用英語和華語。馬來人和巴基斯坦人多信奉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華人及斯里蘭卡人多信奉佛教;此外,還有人信奉基督教。

星島交通

新加坡(星島)是東南亞地區聯繫歐洲美洲大洋洲的航空中心,航線通達54個國家(地區)、127個城市。從中國北京廣州廈門深圳等城市都可直航新加坡。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機場之一。 新加坡交通發達,設施先進,有火車及巴士來往馬來西亞、泰國各主要城市。長途巴士總站設在新橋路,每天有數班車通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關丹馬六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