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鎖定
昜(yáng ㄧㄤˊ)是一個漢語漢字。部首為日部,為陽(陽)的古字。
中文名
拼    音
yáng
部    首
五    筆
jgqr
倉    頡
amsh
鄭    碼
karo
筆    順
251113533
部首筆畫
4
總筆畫
9
統一碼
基本區 U+661C
注    音
ㄧㄤˊ

字形源流

統一規範簡化為“昜”。
“昜”字形演變 “昜”字形演變

詳細釋義

旭日升起陽光普照的樣子是昜之範式。
本義:古同“陽”。清·段玉裁·注:“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廢矣。”。

康熙字典

唐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正韻》移章切,𠀤音陽。《説文》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貌。
《佩觽集》光也。
《前漢·地理志》交趾郡曲昜縣。《師古注》昜,古陽字。 [1] 

説文解字

昜【卷九】【勿部】
開也。從日一勿。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與章切文二重一

説文解字注

(昜)開也。此陰陽正字也。陰陽行而侌昜廢矣。闢戸謂之乾。故曰開也。從日一勿。從勿者、取開展意。與章切。十部。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
音韻方言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jong2 [客英字典] jong2 [海陸豐腔] rong2
粵語:joeng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