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變輝石

鎖定
易變輝石(pigeonite)是屬於硅酸鹽單斜晶系的礦物,屬於輝石族礦物。
中文名
易變輝石
外文名
pigeonite
學    科
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
類    別
輝石族礦物
晶    系
單斜晶系
晶體形態
半自形短柱狀-他形粒狀
解    理
具輝石式解理和(100)裂解
變    化
常變為綠泥石、蛇紋石及假象纖閃石
硬    度
6
比    重
3.30-3.46
顏    色
多色性,白、淡褐、褐、綠褐、黑色
條    痕
灰白色
光    澤
玻璃光澤
透明度
透明至半透明
化學式
(Ca,Mg,Fe)(Mg,Fe)Si2O6

易變輝石命名

易變輝石是A.N.温契爾按其首次發現地-美國明尼蘇達州的Pigeon Point命名的。中文名稱有可能是因其產於火山岩的基質中,粒度較細小,容易蝕變變化而得名。 [1] 

易變輝石化學組成

易變輝石是貧鈣的單斜輝石,含CaSiO8分子5-15%,與普通輝石相比含鈣量低。易變輝石在火成岩中,在高温下為穩定礦物,在低温下通常轉變成具普通輝石出溶薄片的斜方輝石 [2] 

易變輝石結晶特點

沿c軸延長呈柱狀或沿(100)呈板狀,亦可呈他形粒狀。 [2] 

易變輝石光學性質

薄片中無色,含Ti的類型具淡綠-淡褐色調。正突起高,正交偏光間干涉色可自二級靛藍至二級橙黃,縱切面具傾斜消光,消光角一般為40°左右,正延長符號,有時出現沿(100)的雙晶,可含有紫蘇輝石或普通輝石葉片,它們沿易變輝石的(001)面分布。紫蘇輝石或普通輝石也可以構成易變輝石的反應殼,反之亦可。易變輝石常具有磁鐵礦、鈦鐵礦包裹體。光性方位與CaO的含量有關,當CaO含量小於7%時,光軸面垂直於(010),當含量大於7%時,光軸面與(010)平行,而當CaO含量約為7%時,Nm與Np數值相等,此時易變輝石便變為正一軸晶,光軸角也成為0°,前一種光性方位比較常見,無論何種光性方位,易變輝石的光軸角從不高於40°,這是它的最主要的一點特徵。但同一薄片中不同易變輝石顆粒的光軸角也可不同。 [2] 

易變輝石成因產狀

一般產於高温快速冷凝的熔岩(如玄武岩、粗玄巖、安山岩)及某些侵入岩(如輝綠岩)中,在岩漿岩中一般呈基質出現,有時呈斑晶產出。如易變輝石在緩慢冷卻的岩漿岩(如輝長岩)中形成,則在(001)上可有出溶的普通輝石薄片,其後通過再生可轉變為斜方輝石。變質岩中未見,在隕石中也有產出。 [2] 

易變輝石鑑定

易變輝石在單偏光鏡及正交偏光鏡下的光性與普通輝石的極為相似,其主要的區別是:在錐光鏡下,易變輝石的光軸角很小,常接近0°;顯近似一軸晶干涉圖;通常不呈斑晶產出。易變輝石與斜頑輝石的區別是:前者突起較高、干涉色較高、消光角較大、2V明顯較小。 [1] 
參考資料
  • 1.    曾廣策,朱雲海,葉德隆.晶體光學及光性礦物學: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186-187
  • 2.    王德滋. 光性礦物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