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易戰

(易戰)

鎖定
《易戰》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裏記載的一篇兵法,旨在闡述進攻目標的選擇問題,提出了“從易者始”,即揀弱者先打的重要作戰原則。它認為,對於屯備數處且有強弱眾寡之分的敵人,應當採用避強擊弱的指導原則,選擇弱者、寡者先打,就一定能勝利。戰爭實踐經驗表明,進攻目標,特別是首攻目標的選擇是否得當,直接關係着作戰的勝敗。只有把首攻目標選擇在敵人的弱點上,才有可能達成突破一點而及其餘的作戰目標。強與弱是矛盾的統一體,任何防禦部署,都是由強點和弱點的有機結合而構成的。先打弱點,不僅容易奏效,而且打下弱點,強點因失去弱點的支持,也就必然轉化成為勢孤力單的弱點了。因此,避強擊弱、揀弱者先打的作戰原則,歷來為兵家所重視。
中文名
《易戰》
分    類
兵法
出    自
兵書《百戰奇略
主要觀點
避強擊弱

目錄

易戰譯文

大凡進攻作戰的法則,一般是從敵人最容易被戰勝的地方開始進攻。敵人如果屯兵防守的地方多處,必有力量強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對此,我軍應當遠離敵人的強點而進攻其弱點,避開敵人兵多之處而打擊其兵少之處。這樣,就沒有不勝利的。誠如兵法所説:“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戰勝那容易戰勝的敵人。”
據《北史》記載,(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準備進攻北齊的河陽,當問計於臣下的時候,內史都上士宇文?獻策説:“今天我們對齊作戰,必須正確選擇進攻目標。河陽地處軍事要衝,北齊的精鋭部隊集中在那裏,我們即使是傾盡全力去圍攻它,恐怕也很難達到目的。若依我的看法,敵人的汾水彎曲之處,戍衞的城壘較小,而且山勢平緩,進攻那裏是容易奪取的。”但周武帝並沒有採用這個建議,因而師出竟無功而還。建德五年,周武帝親率大軍進攻北齊,完全採用了宇文?的計策,最終於次年正月滅亡了北齊。

易戰原文

攻戰之法,從易者始。敵若屯備數處,必有強弱眾寡。我可遠其強而攻其弱,避其眾而擊其寡,則無不勝。法曰:“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①
《北史》:周武帝〔將〕伐齊之河陽②,〔謀及臣下〕,宇文弼③〔進策〕曰:“〔今之用兵,須擇其地〕。河陽衝要,精兵所聚,盡力攻圍,恐難得志。〔如臣所見〕,彼汾之曲④,戍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納,師竟無功⑤。〔建德五年,大舉伐齊,卒用?計。後終於平齊。〕⑥

易戰註釋

①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語出《孫子兵法·形篇》。
②河陽:故址在今河南孟縣西。北齊時在此築南城、北城、中潬城三城,成為軍事重鎮。
宇文弼:鮮卑族,字公輔。博學多才。北周時官至內史都上士,隋代任尚書左丞、禮部尚書等職。
④汾之曲:馬本及各本皆誤作“分之曲”,今據史校改。汾之曲,即汾水之彎曲處。
⑤師竟無功:馬本及各本皆作“終無成功”,不盡原義,故據史校改。
⑥本篇史例出自《隋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二十一》;又見《北史·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