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間

鎖定
明間,即外間,也稱當心間。特指古代建築物正中四根檐柱之內的空間,其兩側稱次間。按照建築習俗,明間一般比其他各間略大 [1] 
中文名
明間
相關領域
水利工程
所屬類型
專業術語

目錄

  1. 1 明間
  2. 2 相關概念
  3. 次間
  4. 面闊
  5. 進深

明間明間

古建築單體平面佈局,又稱“當心間”,是構成單體建築的基本單位,位於兩次間的正中位置,按照建築習俗,明間一般比其他各間略大。古人將“明間”設為家庭議事的空間,漢以後奇數開間佈局漸多,“明間”也因此出現,偶數開間的佈局,則無“明間”設置。通常“明間”面闊寬於其他開間,“明間”寬度的設計,分為大式與小式兩種做法,如有鬥棋的大式,按鬥棋空擋七份定。 [2] 

明間相關概念

明間

古建築空間概念。早在我國股商時期的盤龍城宮殿遺址,已經使用柱子構架房屋內部空間,但由於柱子的縱架排列和橫架列很不整齊,這時作為建築上的“間”的意義尚未形成。文獻記述阿房宮“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未央宮“前殿東西五十丈,高三十五丈”,説明秦漢時期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間”的概念。單體建築柱子規整排列,是從北魏時期的洛陽永寧寺塔開始的,此時確立了結構意義上的“間”。
“間”有三方面的解釋。
一、抽象概念例如《洛陽伽藍記》載“僧房樓觀一千餘間”:杜甫詩中“安得廣廈千萬間”等,泛指房屋數量。
二、四柱概念,例如《清式營造則例》:“凡在四柱之中的面積都稱為間……”
三、間椽概念,以面闊幾間進深幾椽表述“間”的概念,是在《營造法式》中明確的,其實,唐代已經使用椽衡量建築規模,例如《新唐書·車服志》載:“……王公之居不施重棋、藻井。三品堂五間九架……”架即椽。 [2] 

明間次間

古建築單體平面佈局,位於明間的兩側,兩梢間之間,當單體建築為多開間時,“次間”則為多個。“次間”的寬度,一般窄於明間,清式建築次間,在明間七份空擋的基礎上,則減斗栱空擋一份確定其寬度。

明間面闊

古建築單體建築開間的稱謂,世稱“面寬”。各開間的總和,組成“通面闊”或“通面寬”,而“面闊”則是“通面闊”的基本單位,《清式營造則例》稱:“間之寬稱為面闊”,即正面的柱子(檐柱或廊柱)中心之間的距離,其面闊方向與縱向構架為同一水平方向,面即是面對的一個柱間面。 [3] 

明間進深

古建築單體建築開間稱謂。《清式營造則例》稱:“間之深稱為進深”,每一間“進深”的總和,稱為“通進深”,在建築結構上,“進深”是指橫向樑架的深度。以柱子之間的距離和樑架椽子的多少,確定“進深”的概念,是通行的兩種方法。 [4] 
參考資料
  • 1.    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編,中國文物大辭典 (下冊),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05月第1版,
  • 2.    李劍平編著. 中國古建築名詞圖解辭典[M]. 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1.01.
  • 3.    何本方等主編. 中國古代生活辭典[M]. 瀋陽:瀋陽出版社, 2003.05.
  • 4.    葉大兵,烏丙安主編. 中國風俗辭典[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