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道堂

鎖定
明道堂是英國聖公會在中國福州建造的一座重要教堂,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塔亭路。
中文名
福州基督教明道堂
地    址
福州市塔亭路67號 [1] 
始建時間
1866年

明道堂教堂簡介

1866年與聖公會所辦的塔亭醫院(今福州市第二醫院)同時建成。該堂的主體建築為磚木結構,門廳三層,禮拜廳二層,建築面積約600平方米。該堂的建築物至今猶存,現在作為福州天安堂的附屬宗教活動場所開放。

明道堂教堂歷史

基督教明道堂前身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由“英國印度婦女教會”派遣的沈愛美(Stephen Emily)在梅塢頂租賃民房(即今明道堂現址)創辦的“明道女童盲校”。盲校所收之學生大部分是來自山西、廈門、新加坡等地因饑荒等天災造成流離失所的孤苦女盲童。
明道女童盲校所設教學課程、手工訓育與靈光男童盲校相仿。學校分為幼稚園、初級小學。教授科目主要有:以《聖經》為文本,學習福州方言盲文、珠算、唱歌、彈琴等。國語(官話)盲文課程直到民國十七年(1928年)才設立。由於學生都是視障女童,所傳授手工訓育課程以家政為主,科目有:佈置住宅、洗碗、汲水、濯衣、縫紉、看護幼童等。據1928年統計,明道盲童女校有80多名學生,從3歲到40多歲不等。已成年的學生大多不願出嫁,甘心留校任教,或輔助傳教士工作。學校也另外僱傭10餘位明目女工協助校務工作。由於舊社會女性地位卑微,女盲人不可能像男性盲人可以有相對獨立的生活,久居學校給盲童女校也帶來比較大的財政等負擔。到民國中後期,入女童盲校就讀的孩童需要經由介紹人推薦。後來明道女童盲校繼任校長的有胡師姑(Miss A.M.Wolfe)及蘭師姑(Miss Lamb)等。盲校雖由西教士任校長,但實際校務皆由華人主持,從事具體管理的也都是華人。
明道女童盲校與福州另外一所著名盲校——靈光男童盲校(原址今倉山區施埔路125號,後遷北門華林坊)為近代福州社會培養出了眾多視障人才。盲校學生有到上海繼續深造學習國語盲文的,有擔任國立貧兒院院長的,為銅管樂隊教師的,也有在福州教會視障幼稚園擔任校長的。教會對視障盲童的成功教育在福州傳為佳話,引起社會對盲童教育的重視。直到今天,這兩所的聲譽仍然被海內外華人廣為傳頌。福州仍有一些畢業自教會盲人學校的視障老者,他們彈得一手好鋼琴,經常在教堂裏免費為大眾服務。他們積極向上之生活態度,贏得大眾的敬佩。

明道堂建築規模

建築佔地面積:222平方米
建築層數:3層
建築高度:9.8米
建築長度:11米
建築寬度:22米

明道堂價值評估

歷史價值:1910年由基督教聖公會在此創建基督教明道堂。
藝術價值:該近現代建築風格較典型,建築保存較完整。
科學價值:該近現代建築處近現代建築分佈較密集的地方,是研究近現代處近現代歷史風貌街區的載體。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