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經

鎖定
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於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龔遂翟方進等皆以明經入仕。明經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後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置這一科,為儒生進入仕途提供了渠道。
中文名
明經
時    期
漢朝
廢    除
宋神宗時期廢除
作    用
選舉官員的科目

明經各朝明經

明經漢朝

先儒範子寧像 先儒範子寧像
漢代察舉中的“明經”科,是最重要的特科之一。明經就是通曉經學。秦朝就有此科,到漢代地位開始突出。 所謂“經”,原指先秦經典,自從漢武帝尊崇儒學,“經”就專指儒家經典了。 其實,察舉各科都有經學內容,被舉者也要熟習經學;把“明經”特立為一科,説明經學在漢代政治上地位之重要。
西漢時舉“明經”科不按人口,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開始,以人口多少定舉數,後來加上年齡限制,年50至70歲才可入太學 。但在東漢初,年紀輕而精通經學,也可應舉明經。如張玄“少習《顏氏春秋》,兼通數家法,建武初,舉明經。”
漢代許多名臣,如孔安國貢禹等都是明經科出身,韋賢韋玄成父子皆以明經科入仕,先後位居宰相。重經之風一直延續到隋唐時期的科舉考試

明經唐朝

經書像磚 經書像磚
明經與進士二科為唐朝科舉的基本科目,唐代的“明經”科試帖經,以通經比例決定等第。明經又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三傳等,考試之法,先貼文,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禮記》、《春秋左傳》稱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稱中經, 《周易》《尚書》 、 《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稱小經。通二經者,通大經一部加上小經一部,或取中經兩部;通三經者,大、中、小經各一部;通五經者,大經、小經皆須通。科目則由舉子自選。另外,《孝經》、 《論語》是必考課目,有時還加試《老子》 、《爾雅》。韓愈在《答崔立之書》中説:“及來京師,見有舉進士者……或出禮部所試詩、賦、策等以相示,僕以為可無學而能。因詣州縣求舉,有司者好惡出於其心,四舉而後有成。”岑仲勉説:“明經多帖兩經,似乎較難,然《孝經》、《論語》文字無多,不難兼習。……進士詩、賦限韻,要須自出心裁,比口試專憑默記者,難易有差。”
神龍元年(705年)明定明經科考試有三場。第一場帖經,第二場試義,第三場試時務策。
楊國忠之子楊暄舉明經,落第。主考官之子見過楊國忠曰:“奉大人命,相君之子試不中,然不敢黜落。”楊國忠罵道:“我兒何慮不富貴,豈藉一名,為鼠輩所賣耶!”主考官以“國忠恃勢倨貴”,“奈何以校其曲直”,於是“致暄於上第”。

明經宋朝

科舉除進士外,諸科中亦有九經、五經、三禮、三傳、學究等科,乃是經由唐代明經科轉變而來,考試之法亦與唐相近。嘉佑年間,又於進士、諸科外別設一明經科,分二經、三經、五經,考試時問大義十條,試時務策三條,出身同於進士,直至宋神宗時方廢除。

明經明經評論

明經內容簡介

唐代主考官楊綰指出,進士“幼能就學,皆誦當代之詩;長而博文,不越諸家之集。……《六經》則未嘗開卷, 《三史》則皆同掛壁”。趙贊更指出,明經舉子“比來相承,唯務習帖,至於義理,少有能通”。清《睢陽袁氏(袁可立)家譜序》:“與參由明經高第為沁源令,吏治明敏,清節著聞,秩滿擢新寧守,才品經濟尤為世重。”

明經“明經”匾額

歷代選官制表 歷代選官制表
匾文釋義:唐代科舉以詩賦取士謂之進士,以經義取士謂之明經。到明清時代,明經便作為貢生的別稱。
贈匾事由:此匾為時任福建學政王傑為貢生呂時捷題贈
題匾者簡介:王傑(1725-1805)字偉人,號惺園、畏掌。陝西韓城人。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狀元,授修撰,入值南書房。初為尹繼善、陳宏謀幕僚,後遷至內閣學士刑部侍郎吏部侍郎,擢左都御史,累官至東閣大學士上書房總師傅、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在樞廷數十年,遇事無不委曲陳奏,與權臣和坤相對抗。嘉慶親政時,任為首輔,歷事兩朝,以忠直得寵,晉太子太傅。屢上疏言朝政得失,建議免被兵地區錢糧,重統兵大臣之權;罷鄉勇之名,實行募兵制度;整飭吏治,清理驛站;皆得準行。工詩文,善書法。卒諡“文端”。著有《葆淳閣集》。
年代: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
尺寸:67cm×183cm
現存地:山東省濟南市市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