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湾大桥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过海通道
收藏
0有用+1
0
明珠湾大桥(Mingzhu Bay Bridge),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境内过海通道,位于龙穴南水道之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连接通道 [16]
明珠湾大桥于2018年3月3日动工兴建,并举行开工动员会 [3];于2019年2月3日完成最后一根钢梁杆件工作,主桥完成合龙工程 [9];于2021年6月28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 [1]
明珠湾大桥北起南沙新港大道,上跨龙穴南水道,南至万新大道;线路全长约9.1千米,大桥长2.64千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47.15亿元人民币 [16]
中文名
明珠湾大桥
外文名
Mingzhu Bay Bridge
始建日期
2018年3月3日
投用日期
2021年6月28日
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省广州市
长 度
9.1千米
宽    度
43.2 m
车道设置
双向八车道
设计速度
60 km/h
起止位置
南沙新港大道、万新大道
途经线路
虎门联络道
管理机构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

建设历程

播报
编辑
2021年6月28日,明珠湾大桥通车运营
2018年3月3日,明珠湾大桥动工兴建轿跨抹,并举行开工动员会 [3];5月16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发布《明珠湾大桥工程项目环评文件拟批准公示》,并作出审批意见 [14];10月1日,明珠湾大桥完成希驼端27号主墩桩基建设工作 [7]。1兰纹记2月3日,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发布《明珠湾大桥工程(不含先行段)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函》,公布设计施工总承包中标候选人 [15]页碑。
2019年1月9日,明珠湾大桥通过支座设计评审工作 [13];1月22日,明珠湾大桥进行27号主墩墩身的浇筑混凝土;1月25日,明珠湾大桥完成钢桁拱肋架设工作 [10];2月3日,明珠湾大桥完成最后一根钢梁杆件工作,主桥完成合龙工程 [9];3月1宙钻达3日,明珠湾大桥完成29号墩承台围堰下放工作 [6];3月27日,明珠湾大桥完成28号主墩墩身及系梁浇筑工作 [5];5月16日,明珠湾大桥完成主桥首件钢桁梁成功架设工作 [4];6月17日,明珠湾大桥完成柱墩钢梁支座制造的验收工作 [13]
2020年2月14日,明珠湾大桥进行主桥钢桁梁架设工作 [11];5月6日,明珠湾大桥完成主桥边跨合龙工程,并举行合龙仪式 [12]
2021年6月28日,明珠湾大桥通车运营,并举行通车仪式 [1]巩嫌己奔颈殃旬妹估。

桥梁位置

播报
编辑
明珠湾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境内,连接左岸万倾沙岛;大桥西距上游凤凰一桥约,南距下游凫江大桥约千米;大桥线路北起南沙新港大道,上跨龙穴南水道,南至万新大道,途经大桥线路为虎门联络道 [16]

建筑设计

播报
编辑

建筑结构

  • 整体布局
明珠湾大桥分别由主桥、拱肋、吊杆、钢桁、支座等部分组成,主桥路段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布置 [16]
明珠湾大桥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境内
  • 设计特点
结构特点
总体
①主桥采用中承式钢桁拱结构,上层为城市主干道、下层两侧为预留公交车专用车道,中间为管线走廊。大桥主跨采用结构自平衡体系,拱肋推力由系杆平衡,结构无外部推力。
②主梁采用三主桁钢桁梁结构,钢桁梁、钢桁拱拱肋杆件均采用箱形截面,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板结构,主桥吊杆采用平行钢丝索结构,桥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
③主桥钢梁竖向支座采用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
主梁
①主桁采用N形桁式,由上、下弦杆及腹杆组成。上、下弦杆均采用箱形截面;腹杆部分采用工字形截面,部分采用箱形截面。
②钢桁梁各杆件之间主要采用整体节点板与M30高强度螺栓进行连接,弦杆上弦接口区域采用焊接方式连接。为了满足结构受力需求[回],钢桁梁主要受力杆件采用Q420qD钢,上(下)平联、边跨腹杆等部位采用Q370qD钢。
③大桥采用上、下双层桥面,桥面板采用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通过熔透对接焊组成整体共同受力结构。
④大桥桥面铺装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采用高弹性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粘层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铺装下层采用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并撒布预拌碎石,桥面采用Eliminator防水粘结体系。
拱肋
①拱肋结构采用Q420qD钢、Q370qD钢,且在拱肋杆件内部沿长度方向设四道横隔板。
②拱肋采用箱形截面,上拱肋杆件从拱梁交接处至跨中为渐变截面下拱肋杆件从拱脚处至拱梁交接处截面尺寸不变,从拱梁交接处至跨中为渐变截面。
吊杆
吊杆采用的镀锌平行钢丝,为圆形截面,采用PES7-151和PES7-187两种规格,冷铸锚头HDPE护套平行钢丝索。
其它
①支座主要由上支座板、限位板、中座板、下座板及底座板等组成,采用超强.填充聚乙烯板、聚氨酯、润滑硅脂等材料。支座按照主桥钢桁拱结构受力特性分3排横向布置于墩顶。
②27号主墩边桁支座采用纵、横向活动支座,中桁采用纵向活动支座;28号主墩边桁采用纵向固定支座、横向活动支座,中桁采用双向固定支座。
③27、28号主墩采用板式实心墩,桥墩基础采用圆端形承台。
参考资料: [16]

设计参数

  • 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设计速度
60千米/小时
车道设置
双向八车道
荷载标准
城—A级
坡度系数
坡度:1.4%(最大),横坡:2.0%(双向)
通航净空
净宽:420米,净高:24米
航道等级
Ⅰ级
通航吨位
3000吨级海轮
洪水频率
1次/300年
设计基准
100年
抗震等级
按VIII设防
参考资料: [16]
  • 组成参数
结构参数
总体
①大桥线路全长约9.1千米,大桥长2.64千米,主桥全长1016米,采用(96+164+436+164+96+60)米跨径布置。
②桥面宽43.2米,支座至拱顶处高109米,理论矢跨比为0.23。
主梁
①主桁的上弦杆边桁与中桁截面高度为1.29米,板厚0.18至0.24米,边桁宽1.91米,中桁宽2.3米;下弦杆高1.24米,宽1.048米,板厚18至24毫米。
②腹杆工字型截面尺寸采用(0.7×0.998)平方米与(0.9×1.072米)平方米两种形式,箱型截面尺寸采用(0.648×1.040)平方米、(0.828×1.056)平方米与(1.104×1.744)平方米三种形式。
③上层桥面板总宽43.2米,车道宽31.6米,下层总宽37.2;中间管线走廊宽2.6;桥面铺装面层厚35毫米,下层铺装后35毫米。
拱肋
上拱肋截面尺寸由(1.048×1.240)平方米渐变为(1.048×1.344)平方米;下拱肋为(1.104×1.744)平方米,拱梁交界处至跨中截面尺寸由(1.048×1.440)平方米渐变为(1.048×1.240)米。
吊杆
主跨共吊杆总数为81根,标准抗拉强度为1670兆帕,总重168.1吨。
其它
桥墩尺寸采用(56.5×17.5×5.5)立方米,每个承台下方共布设钻孔灌注桩25根,直径为2.5米;27号桩长最深打39.1米,28号主墩桩长最深打66.2米。
参考资料: [16]

运营情况

播报
编辑

票制票价

2021年6月28日,明珠湾大桥通车运营,大桥免费通行,不实施收费制度 [1]
明珠湾大桥全景

通行事项

1、自2021年7月8日开始,明珠湾大桥在07:00至19:00时间段开通半幅,并进行限速双向通行;19:00到次日07:00封闭,大桥禁止通行。
2、限速通行期间,行人、非机动车和货车禁止通行 [2]
明珠湾大桥夜景

建设成果

播报
编辑
  • 技术难题
明珠湾大桥拱肋及主梁
1、大桥采用了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比如:钢桁梁采用双悬臂架设,架设过程中经历多次体系转换,其工程规模大、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质量标准高。此外,该工程在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均采用BIM技术,技术要求严格。
2、桥址区存在多个断裂带,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淤泥、粉细砂、淤泥质粉砂,基岩为弱、微风化花岗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3、桥位处常水位水深4米到23米,最大水深约30米。大桥21号至29号墩均处于龙穴南水道中,其中主墩27号、28号墩采用整体式实心板墩,墩高约7.9米,每个墩位布置25根桩径为2.5米桩基;由于墩位处淤泥层厚,持力层为花岗岩,岩层强度高,桩基数量多,受地质影响大,施工时易发生塌孔、偏孔、卡钻等风险。
4、桥位处海洋性气候显著,年均台风2到3次,汛期长,降水量大,施工受雨季、水位变化、台风及涨落潮的干湿侵蚀影响较大,对钢桁梁结构防腐要求严,有效作业时间短,施工安全风险高。
5、龙穴南水道的船只流量大,施工期间原材料及构件的运输、钢桁梁吊装、桥墩基础施工等均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施工中的组织协调及维护航道安全运行的难度大 [8]

价值意义

播报
编辑
明珠湾大桥作为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标性建筑和几何中心,将有效加强明珠湾起步区、粤港深度合作区和南沙湾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新动脉 [1](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