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清史講義

(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明清史講義》是20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明清史講義
作    者
孟森
出版時間
2017年12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152679

明清史講義內容簡介

商務印書館自1897年始創,以“昌明教育,開啓民智”為宗旨,於建館翌年便出版了《馬氏文通》,這部學術經典既是中國學術現代化的標誌之一,也開啓了商務印書館百年學術出版的序幕。
其後,商務印書館一直與中華現代學術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鮮明原創精神並富於學術建樹的經典著作,諸多開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館首次問世。這些學術經典的出版,使本館得以**現代學術發展,激動社會思想潮流,參與民族新文化的構築,也分享中國學界的歷史榮光。
1949年以後,本館雖以迻譯世界學術名著、編纂中外辭書為側重,但原創學術著作的出版從未止步。2009年起,我館陸續出版“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全面整理中華現代學術成果,深入探尋現代中國的百年學脈。
叢書收錄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國原創學術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涵蓋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地理學、心理學、科學史等眾多學科。意在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收錄各學科學派的名家名作,展現傳統文化的新變,追溯現代文化的根基。叢書立足於精選、精編、精校,冀望無論多少年,皆能傲立於書架,更與“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共相輝映,昭示中華學術與世界學術于思想性和DU創性上皆可等量齊觀,為中國乃至東方學術在世界範圍內贏得應有的地位。
2017年2月I1日,商務印書館迎來了120歲的生日。為紀念本館與中華現代學術風雨同行的這段歷程,我們整體推出“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120年紀念版(200種),既有益於文化積累,也便於研讀查考,同時向長期支持叢書出版的諸位學界通人致以感激和敬意。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兩個甲子後的今天,商務印書館義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上..傳承前輩的出版精神,迎接時代的新使命,且行且思,我們責無旁貸。
本書為孟森先生20世紀上半葉在北京大學授課的講義。全書以時間為線索,運用大量史料,對明清史的重要史實和制度演變進行了全面考察,對歷任統治者統治期間內部和內外部的各種利益爭鬥予以了特別關注,對朝代興衰的原因也予以了深入剖析。 [1] 

明清史講義圖書目錄

上冊: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體例附明代系統表
第二編 各論
第一章 開國
第一節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羣雄系統表説
第二節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節 明開國以後之制度
第四節 洪武年中諸大事
第二章 靖難
第一節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節 靖難兵起之事實
第三節 靖難後殺戮之慘
第四節 靖難以後明運之隆替
第五節 靖難兩疑案之論定
第六節 仁宣兩朝大事略述
第七節 明代講學之始
第三章 奪門
第一節 正統初政
第二節 土木之變
第三節 景泰即位後之守禦u
第四節 景泰在位日之功過
第五節 奪門
第六節 成化朝政局
第七節 弘治朝政局
第八節 英憲孝三朝之學術
第四章 議禮
第一節 武宗之失道
第二節 議禮
第三節 議禮前後之影響
第四節 隆慶朝政治
第五節 正嘉隆三朝之學術
第五章 萬曆之荒怠
第一節 衝幼之期
第二節 醉夢之期
第三節 決裂之期
第四節 光宗一月之附贅
第六章 夭崇兩朝亂亡之炯鑑
第一節 天啓初門户之害
第二節 天啓朝之閹禍
第三節 崇禎致亡之癥結
第四節 專辯正袁崇煥之誣枉
第五節 崇禎朝之用人
第六節 李自成、張獻忠及建州兵事
第七章 南明之顛沛
第一節 弘光朝事
第二節 隆武朝事附紹武建號
第三節 永曆朝事
第四節 魯監國事
下冊:
第三編 總論
第一章 清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第二章 清史體例
第蘭章清代種族及世系
第四章 八旗制度考實
第四編 各論
第一章 開國
第一節 太祖
第二節 太宗
第三節 世祖
第二章 鞏固國基
第一節 聖祖嗣立至親政
第二節 撤藩
第三節 取台灣
第四節 治河
第五節 綏服蒙古
第六節 定西藏
第七節 移風俗
第八節 興文教
第九節 盛明之缺失
第三章 全盛
第一節 世宗初政
第二節 雍正朝特定之制
第三節 武功之繼續一——收青海及喀木
第四節 武功之繼續二——再定西藏
第五節 武功之繼續三——取準噶爾
第六節 武功之繼續四一一取回疆
第七節 世宗兄弟間之慘禍
第八節 雍乾之學術文化(上)——禪學
第九節 雍乾之學術文化(下)——儒學
第四章 嘉道守文
第一節 內禪
第二節 嘉慶間兵事一——三省苗
第三節 嘉慶間兵事二——三省白蓮教
第四節 嘉慶間兵事三——海患
第五節 嘉慶間兵事四——畿輔天理教
第六節 道光朝士習之轉移
第七節 鴉片案
第八節 鴉片案究竟
第五章 鹹同之轉危為安
第一節 太平軍(上)
第二節 太平軍(中)
第三節 太平軍(下)
第四節 太平軍成敗及清之興衰關係
第五節 平捻
第六節 平回
附:俄還伊犁始末
孟森先生學術年表
述盂森先生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