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水香稻

鎖定
明水香稻,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1-2] 
明水香稻是章丘區的名、優、特產品,盛產於明水百脈泉畔。稻田由1千米外的百脈泉水全年澆灌,被稱為“泉頭米”。其粒微黃、呈半透明狀,顆粒飽滿、米質堅硬、色澤透明、油潤光亮;米飯吃起來十分爽口,清香之氣能令人食慾大增,所以濟南百姓俗稱“香米”。具有很高營養功效,是補充營養素的基礎食物。 [3]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明水香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中文名
明水香稻
產地名稱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
品質特點
稻粒微黃,顆粒飽滿,油潤光亮
地理標誌
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農業部公告第1517號
批准時間
2010年12月24日

明水香稻產品特點

明水香稻外在感官

明水香稻品質特點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即:香、優、鮮、爽、珍。
香:明水香稻米粒微黃,顆粒飽滿,米質堅硬,色澤透明,油潤光亮,香味濃郁,沁人心脾。其香味之濃,為其他香米所不及,此為明水香稻之最大特點,是由明水香稻品種本身之種性所致,更與當地特殊的水質和土質緊密相關。
優:明水香稻品質優良,營養豐富。香米香味奇特,且有揮發性,蒸煮米飯時拌合少許,米飯柔軟濃香,清香四溢。香米味甘性平,具有補脾、健胃、清肺等醫藥功能,被譽為“糧中珍品”。
鮮:明水香稻顏色鮮明,蒸色奶白。
爽:明水香稻食之不膩,味道鮮美,清爽可口,令人增進食慾。
珍:明水香稻產量極低(一般畝產只有300千克/畝),而且,其香性等品質特點,與當地的水質和土壤密切相關,唯獨“百脈泉”泉頭之地生長最佳;另外,受自然資源制約:一是品種制約,產量較低。二是受明水泉水資源制約,產地較小。一直以來,其種質資源稀少、產地面積較小。“大紅芒”因產量較低,已經很少種植,幾乎面臨絕種的危險。 [2]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內在品質

根據1981年2月1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心化驗室化驗分析:明水香稻含蛋白質8.83%;賴氨酸0.30%;澱粉69.73%;脂肪2.87%。因而,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除品種原因外,系產地土壤及地下水含鋅、錳、鑭、鈦、釩、鈷、鍶等微量元素所致,米質優良,精米率百分之七十七點五,無色,半透明,光滑油潤,腹白小,非糯性,營養豐富。 [2] 

明水香稻產地環境

明水香稻土壤地貌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境內地貌多樣,自南而北依次為丘陵、平原、黃河灘區,明水香稻主要產於明水街道辦事處境內,產地集中於魯中名泉“百脈泉”泉頭下游,該範圍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泉水豐盈、生態環境優美。
香稻主產區土壤以褐土中壤為主,椐測定有機質含量45.8克/千克,全氮2.13克/千克,水解氮83毫克/千克,速效磷55毫克/千克,速效鉀75毫克/千克,土層深厚,土質疏鬆,保水保肥能力強,非常適合水稻生長。 [2] 

明水香稻水文情況

章丘區境內水利條件優越,地下水源充足,農田排灌設施配套,以百脈泉灌溉為主,水質清澈,無污染,完全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 [2] 

明水香稻氣候情況

章丘區屬暖温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氣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温差大,有利作物的生長髮育。
光照:章丘區光照資源豐富,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有利於作物光和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647.6小時,佔全年可照時間的56%。
温度:章丘區年積温4580℃,平均氣温12.9℃,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氣温-3.2℃。無霜期210天左右,自然農耕期長達290天左右。夜間涼爽,晝夜温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積累。
水:章丘區降水偏少,因多集中夏季,年均變化大,降水不穩定,平均降水量600—630毫米。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適宜的土壤和氣候,為明水香稻產業發展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環境。 [2]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歷史淵源

明水香稻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章丘“百脈泉”泉頭特殊質地土壤生長的香味殊濃的農家稻品種,故又稱“泉頭米”。 [4] 
據《濟南府志》記載:“稻非此地常產,歷章諸處稍稍有之,其美者則以章丘明水為最。”又據《章丘縣誌》記載: “稻穀有黃白兩種。”明水香稻因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其米色潔白,食之可口,香氣馥郁,自古就有“一株開花滿坡香,一家煮飯香滿莊”的美譽。 [5] 
香稻,是稻米的一種特殊品種。明代,科學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中記載:“香稻一種,取其芳氣,以供貴人,收實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明水香稻屬此類。
歷史上因種種條件影響,明水香稻產地少,產量低,畝產僅一二百斤,成為稀物。相傳明水相稻自明代以來,就是向朝廷繳納的貢品,百姓是無緣問津的。
解放前,明水香稻已瀕於絕種。解放後,國家注意了香稻的研究,進行了遺傳試驗,培育出可以大面積播種並能高產的“輻香一號”香稻品種,已達畝產七百多斤的高記錄。 [6] 

明水香稻生產情況

2010年,明水香稻產地面積140公頃,年產量800餘噸。 [2] 

明水香稻產品榮譽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明水香稻在泰國曼谷首屆世界優質農產品博覽會上以其“濃郁的香氣、優良的品質”被評為世界金獎。 [5] 
1959年,印度舉行國際水稻展覽,明水香稻名列榜首。 [5]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明水香稻”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2]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地理標誌

明水香稻地域保護範圍

明水香稻的地域保護範圍為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境內。地理座標為東經117°24′00″—117°31′00″,北緯36°40′00″—36°46′00″,南北長70千米、東西寬37千米,總面積18.55萬公頃,主要涉及章丘區明水街道辦事處廉坡、硯池、湛汪、淺井、呂家五個行政村。 [1-2] 

明水香稻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明水香稻的產地位於百脈泉下游,能用明水泉水灌溉的地塊。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應選擇當地明水香稻農家品種:“大紅芒”和“小紅芒”。
明水香稻
明水香稻(32張)
(3)生產過程管理,包括農業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規定:明水香稻的生產過程包括育秧、移栽、大田管理、收穫等幾個生長時期。生產過程中不用或少用化學合成肥料和農藥。
培育壯秧:培育壯秧是高產之基礎。明水香稻秧田每畝用種量4—5千克為宜,秧齡40—50天,葉齡6.0—6.5片,秧高20—23釐米,秧苗健壯挺拔,分櫱適量。適當晚播:由於“大紅芒”屬晚播早發品種,早播極易造成徒長倒伏,故應於5月20日以後插秧。
控制羣體:由於“大紅芒”容易倒伏,故應適當控制羣體。每畝可插2萬穴左右,每穴2—3株苗,基本苗控制在4萬—6萬/畝,最大羣體20—30萬/畝,有效穗數10—15萬/畝。注意烤田:烤田是水稻高產防倒的重要措施之一,對容易倒伏的明水香稻尤為重要。因此,在明水香稻拔節期要注意烤田,以便控制基部節間伸長,降低株高,並促其壯苗、壯根,壯秧抗倒。
科學施肥:在施肥上要注意適當控制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以利培育壯苗、防止徒長,同時利於提高品質。適時收穫:在香稻完熟期90%穀粒變黃時收割。收穫後及時脱粒、乾燥降水、包裝、入庫貯存,避免貯存時含水量超標,水分含量在14%左右為宜。 [2] 

明水香稻專用標誌使用

章丘區境域範圍內所有的明水香稻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明水香稻”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章丘區優質糧食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