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

鎖定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是2011年8月1日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立。該書第一次將明末清初(17世紀)這一時間段詩論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對研究的範圍進行了界定,指出了其研究的意義。 [1] 
書    名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
作    者
孫立
類    別
文學類圖書
譯    者
潘懋元
出版社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08月01日
頁    數
435 頁
開    本
32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6140653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內容簡介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可謂獨具慧眼,有着重要的開拓意義。這一時間段(從竟陵派到葉燮),雖然明代文學思潮的高潮正逐漸退潮,清代文學思潮的高潮還尚未到來,但是詩學思想卻十分活躍。明代詩學中的師古與師心、崇雅與尚俗、心學與經學、救世與啓蒙、重情與致用的主張在衝突中走向融合,不同的流派從各自的立場對既往的文學思想進行反思、整合和創新,為清代文學思潮的興起,做了思想理論上的準備,從這樣的角度上説,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想又有着承前啓後的時代意義。然而以前很少研究者關注這一領域,可喜的是新世紀以來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投入了這一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回顧和總結新世紀以來的研究成果,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社會變革時期多元文化並存、衝突、整合、創新的特徵、方式、趨勢的認識,對當代多元化條件下的詩學理論的構建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圖書目錄

序説
一、研究明末清初詩論的初衷與意義
二、研究的範圍、材料及方法
三、研究的問題與思路
第一章 竟陵詩説的新變及對古學的兼綜
第一節 鍾、譚其人
一、可憐生前身後名
二、不合流俗與不為流俗接納
三、還是一個讀書人
第二節 綜合與求新--竟陵之文學史觀
一、趣兼七子、公安
二、削名與跡,詩求獨響
第三節 真詩與幽情單緒--競陵之詩歌創作觀
一、關於幽情單緒
二、真詩的提出
三、真詩:續接古今真精神
第四節 纖仄與柔厚--競陵之詩美觀
一、冥心放懷,期在必厚
二、厚:以靈與學為基礎
三、竟陵詩説:理論與實踐的偏離
第五節 餘論:為競陵詩説定位
附集評
第二章 晚明社事與文社諸子的興復古學
第一節 文社的緣起與運作
一、由詩社到文社
二、組織與運作
三、文社的選文
第二節 文社的文學活動
一、文社的制藝
二、文社的詩文創作
第三節 古典主義的信奉者--幾社陳子龍的詩文理論
一、生平與幾社的活動
二、趣歸古典
三、本乎志,遇乎時
四、雅正與法度
第四節 八股名家選文好手--艾南英及其八股文論
一、艾南英的社事活動
二、排擊七子,痛詆公安
三、由唐宋文以臻秦漢文
四、以古文濟時文
第五節 餘論:文社諸子的古典主義傾向
附集評
第三章
方外遺民對古典詩説的尊崇與遊離--以方以智、傅山為對象
第一節 明清之際遺民思想家的文學遊歷
一、遺民思想家與文社活動
二、方、傅與其他文人的交往
第二節 方外大儒詩文尚古--方以智詩文理論平議
一、由澤園公子到方外大儒
二、文章論
三、詩論
第三節 自命異端三晉大儒--傅山的生平及詩文理論
一、文人、寒士、遺民
二、東南之文與西北之文
三、山林野氣之文
四、儒學異端
第四節 餘論:方、傅異同論
附集評
第四章 王船山古典主義詩學的建構
第一節 山中大儒與民族誌士
第二節 推故而別緻其新--王船山對舊詩論的清理
第三節 情與景--王船山的詩境論
一、關情者景,自與情相為珀芥也
二、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三、參化工之妙
第四節 船山與莊子--王船山的詩歌創作論
一、天籟與人籟
二、物我為一和情景交融
第五節 興--一個有關詩歌鑑賞的命題
一、興:作品與讀者
二、興與興觀羣怨
三、興在審美鑑賞中的意義
四、興:由獨思到眾感
五、興的限定性
第六節 巨人與侏儒--王船山文學批評中的封建倫理觀念
一、重興羣與輕觀怨
二、理欲性情的規範與詩的理性情感
三、仍是儒家傳統詩教的繼承者
第七節 餘論:不以門派論是非且辨源流求真詩
附集評
第五章
明代復古主義的終結與清詩的開山--以錢謙益為對象
第一節 政壇失意者文苑一宗師
一、書生式的政客
二、文苑宗師
第二節 錢謙益的詩論背景及理論來源
一、錢謙益與袁中道
二、錢謙益與鍾惺、譚元春
三、錢謙益與程嘉燧
第三節 《列朝詩集》--一部明詩的備忘錄
一、論選詩之標準
二、品詩重知人論世
三、重地域及師承
四、詩不當割時代為鴻溝
五、一部小品式的學術傳略
第四節 從《初學》到《有學》--錢謙益詩論要旨
一、老調重彈也風靡
二、詩乃不得已而為之
三、詩乃天地間之元氣
四、取徑於眉山劍南之間
五、錢謙益後期詩論之新變
第五節 餘論:錢謙益的詩友門生及其傳承與分化
一、錢謙益與虞山詩人
二、錢謙益與宗宋一派
三、錢謙益與王士禎
小結
附集評
附錄一:乘時鼓運興復古學--復社張溥的詩文理論
附錄二:從元和詩體到宋體--許學夷的宋詩觀
附錄三:屈大均逃禪研究
附錄四:明末清初詩論家文學活動年表輯錄
附錄五:主要徵引書目
後記
修訂版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