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朝文化

鎖定
明朝時期,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出現平民化與世俗化趨勢,文學藝術空前繁榮。宋明理學也在明朝達到完善。 文學方面,比較有特色的,表現在詩文、小説、戲曲三方面。 [1] 
明朝調動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從多方面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包括類書政書叢書、文集、總集、字典、詞典、書目等等。其中尤以類書和叢書為最,其規模宏大、編制精密,不僅在中國屬於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 [2] 
明朝時期對古代科學技術的大力總結主要是由私家學者來完成的,這又一次説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封建王朝重人文輕科技的缺陷。 [3] 
明代地理學著作與史學近似,前期多官修,後期多私修,這與明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強弱以及王學的興起有一定的關聯。方誌的纂修在明後期也成為一種風尚。 [3] 
明後期着名的史學家有鄭曉高岱王世貞李贄、焦汯、嚴衍談遷黃宗羲顧炎武等人。他們把史籍分為國史、野史和家乘三類,比較全面地概括了這一時期中國史學發展面貌,有助於對史料更客觀地進行對比研究和探索。 [4] 
明朝末期耶穌會士競相來華,給明清之際的中國帶來了西方文化。與西學注入中國文化系統的同時,中國文化也經西方傳教士的宣傳介紹,在歐洲流播開來。在西方文化的傳入和影響下,中國文化開始了新的征途。 [5] 

明朝文化歷史年代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也是一個特殊的王朝。 [6]  1368年,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縊身亡,明朝覆滅,共立國276年曆十二世,傳十六帝。後有南明王朝18年為清所滅。 [7] 
明朝前朝國力雄厚,經濟繁榮,海外貿易一度發達。但在中後期,卻閉關自守、日益衰敗,使中國失去了領先於世界的地位,被歐州迎頭趕上並超出。 [6] 

明朝文化類別劃分

明朝文化文學

文學方面,中國小説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就是出於明朝。馮夢龍加工編輯的三部白話短篇小説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主要是描寫青年愛情故事以及平民市井生活,最著名的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轉運漢巧遇洞庭紅》等:與“三言”類似每部四十篇的短篇小説集還有淩濛初編著的“二拍”以及1987年才被發現的《型世言》(陸人龍編著)。傳統雅文學在明代繼續發展,著名文人有劉基宋濂高啓方孝孺唐寅歸有光徐渭王世貞袁宏道錢謙益張岱吳偉業等人。散曲家則有王磐馮維敏薛論道、陳譯、康海等人 [8]  [9] 
萬曆時期,猛烈反對前後七子的擬古主義,有以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與袁中道為代表的公安派。他們認為文學是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有各個不同的時代,即有各種不同的文學。竟陵鍾惺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主張獨抒性靈,並且乞靈於古人,目的為“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後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9] 
  • 詩文
明初開國時,劉基宋濂等多以文名世,詩人高啓所著古詩更是膾炙人口,永樂北遷後,詩文大都趨向文筆工整,詞章藻麗,內容多歌功頌德,點綴昇平,為解縉三楊所提倡,帝王宮廷所支持,稱“台閣體”。正統時,大儒薛瑄等仍以台閣體相標榜。但台閣體大都為應制、應酬之作,缺乏活力,逐步為一部分士大夫所不滿,至弘治時,被稱為擬古派的復古運動遂應運而起。 [10] 
明朝初期政治家、文學家宋濂 明朝初期政治家、文學家宋濂 [11]
擬古派的文學復古運動前後掀起兩次高潮,時間達百餘年之久。第一次高潮稱為前七子時期,從弘治時開始。代表人物是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等,而以李、何為首。他們樹起“復古大旗”,“文稱左遷,賦尚屈宋,古詩體尚漢魏,近律則法李杜”,理論上以“文必秦漢,詩比盛唐”相號召。第二次高潮從嘉靖時起,稱為後七子時期,代表人物是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等,而以李、王為首。李文所作至“一字一句摹擬古人”,王世貞影響更大,天下無不爭效其體。在政治上,“前後七子”,大都是反權貴的,他們在官僚地主中屬於中、小地主階層。在文體上,擬古派反對台閣體,可以説是一種文學的改革運動,但隨着時間的轉移,他們則成為保守派,阻滯了文學的發展。明中期的文學領域中,從沈周開始,直至正德時的唐寅、文徵明、祝允明,都是中小地主階層的在野派,他們不僅精於詩文,且擅長詩、畫,唐寅才華橫溢,其狂放不羈在封建社會中也是罕見的。他們受商品經濟發展新興市民的階層勃興的影響,企圖擺脱傳統文學框架的束縛,頗有朦朧的個性解放的特點。 [10] 
在嘉靖時極力反對擬古派而又獨來獨往的文士在江浙有徐渭唐順之歸有光等人,在四川還有楊慎等。
萬曆時,堅決反對擬古派復古運動的公安派竟陵派又在文壇興起。後兩派都是湖廣的文學流派。公安派有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三兄弟,而以袁宏道最為突出:竟陵派有鍾惺譚元春。公安派是擬古派的死敵,此派一洗學人追尚擬古派的局面,為文為詩獨抒性靈,不拘格套。公安派與李贄、湯顯祖為至友,習性、好尚皆有相同相通之處,也都具有一定的叛逆意味。 [10] 
  • 小説
《西遊記》原書插圖 《西遊記》原書插圖
明代的小説創作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其中最著名的為《水滸傳》《三國志演義》《西遊記》和《金瓶梅》。《水滸傳》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創作的,是根據宋元以來有關宋江三十六人故事的話本和雜劇編寫而成。塑造了不同性格的反抗者的典型形象,歌頌了農民戰爭,同情他們“逼上梁山”的悲憤的遭遇。此書對長期受地主剝削壓迫的農民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特別是對明末農民起義有深遠的影響。水滸的故事在各地廣泛流傳,有的演為戲文,或從説書人的口中傳播開來。
羅貫中根據長期流傳於民間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編寫成的《三國志演義》,是中國第一部根據歷史編成的小説。書中描寫了魏蜀吳三國之間複雜錯綜的軍事和政治鬥爭,塑造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外交家的形象。
吳承恩作的《西遊記》通過各種神化的故事和人物,揭露了明統治者的腐朽以及封建社會的醜惡現象,同時歌頌了中國勞動人民反抗壓迫,堅決向一切災害困難和邪惡勢力作鬥爭的精神品質。但作者還不能擺脱“佛法無邊”和“輪迴”、“報應”等宿命論的思想。
署名蘭陵笑笑生撰的《金瓶梅》,刻畫了封建社會中大商人、土豪劣紳家庭的驕奢淫侈生活以及他們勾結地方官僚和最高權貴宦官的罪惡活動。所寫還有世俗的風土人情。但淫穢行為和變態心理的描繪使該書減色不少。
明代長篇小説比較著名的還有《封神榜》、《東周列國志》、《三遂平妖傳》、《禪真逸史》等。此外,明代的短篇白話小説《三言兩拍》,即馮夢龍的《醒世恆言》、《警世通言》和《喻世明言》,凌濛初的《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更為流傳。《三言兩拍》中有很多封建糟粕,但其中某些篇章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反對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對男女之間的自由愛慕寄予充分的同情,如《施潤澤灘闕遇友》、《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賣油郎獨佔花魁娘》、《蔣興哥重會珍珠衫》等,這些小説後被改編為戲曲,幾百年來,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12] 
  • 戲曲
在明代,雜劇已日益衰落,來自民間的南戲卻不減昔時之盛。隨着城市經濟的繁榮,士人的提倡,戲劇已成為城市居民不可缺少的文化活動。 [13] 
江南各地的地方戲非常流行,有餘姚、海鹽、弋陽諸腔。嘉靖時,崑山樂工魏良輔和劇作家梁辰魚合作創成崑曲,用笛管笙琶合奏,以後傳入北京,也成為北京流行的戲曲。傳奇方面,經明初文人的改編潤色,宋元時的南戲《荊釵記》《拜月記》《白兔記 [14] 殺狗記》等,被稱為荊、劉、拜、殺,即明初的四大傳奇。其後,湯顯祖有《還魂記 [15] 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被稱為“臨川四夢”,以《還魂記》最著名。明朝的傳奇打破傳統規格,情節也更加複雜。湯顯祖是萬曆時期著名的戲劇作家。他反對在傳奇的寫作上過分講求音韻和格律,所創作的劇本也打破了音韻、格律的限制,而注意其結構和思想內容。代表作《牡丹亭》是明代傳奇藝術的高峯。晚明的作家高濂的《玉簪記》和周朝俊的《紅梅記》都是僅次於《牡丹亭》的寫情的出色作品。另一戲劇家李玉所寫的傳奇《一捧雪》和《清忠譜 [16]  ,直接揭露嚴嵩嚴世藩父子和宦官魏忠賢的罪惡,也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3] 
明朝的文學與戲劇在對“情慾”的描寫上是較為開放的,例如《牡丹亭》一劇中就充滿許多對少女情懷的正面刻寫。 [8]  [9]  [13] 

明朝文化思想

明朝初期把理學推向至尊位置、實行八股取士之後,程朱理學便成了封建政治教條而失去了進一步發展的餘地。雖然也產生了幾位所謂的理學名家,如薛萱、吳與弼胡居仁等,但也都是些死守先儒教條。明英宗以來,明朝的政治統治有所動搖。這使得封建統治者中部分文人不得不尋求新的理論以挽救地主階級面臨的社會危機。於是出現了以王守仁為代表的主觀唯心的王學 [17] 
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王陽明 明朝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王陽明 [18]
明代學術思想的發展,大體經歷了程朱理學為官方學術和皇朝統治思想,王守仁“心學”的崛起與廣泛傳播,反對聖賢偶像、封建禮教束縛的“異端”思潮的濫觴以及明後期反理學或心學空疏誤國,倡導“實學”這樣曲折的過程。各種學説並立,名家輩出與有識之士對理學或心學的修正批評,以及啓蒙色彩的新思想的出現,為明末清初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進步思想家總結和終結宋明理學,批判封建專制統治,為早期啓蒙思想的進一步發展,創造着思想條件,也為明清之際實學高潮的形成推波助瀾。 [19] 
哲學思想上,王陽明繼承陸九淵的“心學”併發揚光大,他的思想強調“致良知”及“知行合一”,並且肯定人的主體性地位,將“人”的主動性放在學説的重心 [20]  。而王陽明的弟子王艮更進一步的強化此方面的論述,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義。而李贄則更肯定“人慾”的價值,認為人的道德觀念系源自於對日常生活的需求,表現追求個體價值的思想。而隨着西學的傳入,科學精神與實學風尚也開始流行。明末之際,伴隨着朝代的更替與異族的入主,哲學家開始更多的思考現實問題與政治改良,如王船山黃梨洲顧亭林 [8] 
而明代晚期書院的興盛,衝擊官學的地位。許多知識分子利用在書院講學之際藉機批評時政,例如曾講學於東林書院顧憲成高攀龍,就常諷刺時政,也使東林書院成為與當權派對抗的中心,進而造成東林黨爭。當時學者也會借用寺廟周邊的空地舉行“講會”,倡導新的思想價值與人生觀 [9] 
在社會急劇變動的明清之際,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唐甄等人尖鋭的反君主專制的啓蒙思想,已經達到了民本傳統和的極限,具有一種衝破千年專制網羅之潛勢,一旦新的階級出現在歷史的地平線上,這種文化精神,經過改造,便將直奔民主主義。 [21] 
  • 陽明心學
王守仁,世稱陽明先生。著作有《王文成公全書》。因發展了陸九淵的學説而被後人並稱“陸王心學”,或簡稱王學,也稱陽明心學。 [17]  陽明心學以“心”為本體,以“致良知”為目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觀點
來源和闡釋
“心外無物”
“心外無理”的心本論
“心者身下主宰,目雖視而所以視者,心也:耳雖聽而所以聽者,心也:口與四肢雖言動而所以言動者,心也”,“凡知覺處便是心” [22] 
“心”即“我的靈明”,“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 [22] 
“位天地,育萬物,未有出於吾心之外者”。 [23] 
“先聲遊南鎮,一友人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先生回答説:‘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3]  [24]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心明便是天理”。“意在於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於事聽言動,即事聽言動便是一物。所以某説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 [25]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個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個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個信與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 [22] 
心”不僅是萬事萬物的最高主宰,也是最普遍的倫理道德原則。 [17] 
“知行合一”的認識論
“心雖主於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於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26] 
“知行如何分得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27] 
“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事,故有一念發動雖有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説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2] 
實質是恪守儒家倫理,成為聖人。 [17] 
“致良知”的倫理學説
和修養論
“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 [27] 
“是非之心,不濾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明明覺者也” [28] 
“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 [29] 
“致良知,不假外求”,“若能向裏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無處不是此道” [30] 
為什麼?“臂之植焉,心其根也。學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刪鋤者也,無非有事於根焉而已” [31] 
如何“致良知”?“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上級,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28]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所以在本質上與朱熹“存天理,滅人慾”沒有什麼兩樣。 [17] 
王門“四句教”的教育觀
“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32] 
“本體只是太虛,太虛之中,日、月、星、辰、風、露、雷、電、陰霾、噎氣,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為太虛只障?人心本體亦復如此。……一悟本體,即見功夫,物我內外,一齊盡透。……二君以後與學者言,務要依我四句宗旨。” [32] 
與王守仁同時的還有兩位氣本論思想家,即王廷相羅欽順,兩人都主張物質的氣是世界的本原,理在氣中,氣變理也變,既批判了朱熹“理在氣先”和“理與氣是二物“的説法,也反對陽明“心學”,和王守仁進行了多次辯論,強調天地萬物絕非心的產物。 [17] 
  • 泰州學派——陽明左派
王守仁死後不久,其學説開始分化為左派和右派,並逐漸向下層轉移。陽明左派以王艮顏鈞、梁汝元、何心隱李贄為代表,他們不僅更加反對程朱理學,而且對君主專制政體和封建禮教也有微詞。該派以王艮居首,倡導發揮人之自然本性,比較接近廣大下層民眾,其學説已經多少改變了原來鞏固封建統治的性質,被視為異端,特別是李贄,被人稱為“異端之尤”。又因為王艮是泰州人,所以該派又叫泰州學派 [33] 
1、泰州學派王艮
王艮,明代哲學家,泰州學派創立者,有《王心齋先生遺集》。認為“天性之體,本是活潑:鳶飛魚躍,便是此體”,“良知之體,與鳶魚同一活潑潑地。……自然天則,不着人力安排”,“凡涉人為,便是作偽” [34]  。著名命題是“百姓日用即是道”。又有“淮南格物説”:“格物之物,即物有本末之物”,格如格式之格,即潔矩:吾身是“本”,是個“矩”:家國天下是“末”,是個“方”。矩正則方正,強調身為家國天下的根本,以“安身立命”作為封建倫理道德的出發點。因泰州在淮河以南,故名“淮南格物説”。 [33] 
2、李贄
李贄,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史學家,師出王艮之子王襄。著作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續藏書》《李温陵集》《初潭集》等。其思想深受王守仁和泰州學派影響:李贄公開以“異端”自居,畢生以反對禮教、抨擊道學為己任。其思想受王守仁和泰州學派的影響很深。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33] 
觀點
來源和闡釋
以心為本的“童心説
”倫理哲學觀
繼承並修正王守仁的“良知”説,進一步提出自己的“童心”説:“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卻童心便失卻真心 失卻真心 便失卻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復有初矣。童子者,心之初也。” 因此,所謂“真心”就是普通人所説的真心真意,是對“自然人性”的肯定,是對人的最初的純真“慾望”的肯定。從“童心”説出發,他批評了當時的假道學家和八股文,認為八股文是一篇篇失去了童心的假話空話。從這裏出發,李贄抨擊了整個封建禮教和儒家道學,建構出了他的利義觀、自然觀、歷史觀和文學觀。 [33]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的利義觀
李贄所謂“童心”,其實就是“人慾”。依照他的意思,人們的道德觀念、世間萬物之理,既不是王陽明的“良知”,也不是朱熹的“天理”,而是人們對“衣”和“飯”的實實在在的物質生活資料的要求:“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35] 
“趨利避害,人人同心”,人們的“私慾”、“物慾”,乃至“好色”、“好貨”,就是“自然之理,必至之符”,因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後其心乃見,如無私,則無心矣” [36] 
李贊為“私”和“利”辯護,是明代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商人抬頭的標誌。 [33] 
“經史相為表裏”
的歷史觀
“經史一物也。史而不經,則穢史矣,何以垂戒鑑乎?經而不史,則為説白話,何以彰事實乎?” [37] 
“經”指現實政治思想儒家學説,“史”指的是歷史編纂的方法和內容。二者相結合才能使歷史研究適應現實政治的需要。他由此把批判推及到整個封建道學,指出儒家經典六經、《論語》、《孟子》不過是史官臣子對當時政事的讚美之語,或是迂闊的門徒的隨手筆記,反對“鹹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這一思想在當時簡直是大逆不道了。 [33] 
以氣為本的自然觀
世界“惟是陰陽二氣”,“天下萬物,皆生於兩,不生於一” [38]  ,自然觀方面有唯物主義傾向。 [33] 
文學方面
李贄重視小説、戲曲在文學上的地位,將《西廂曲》和《水滸傳》稱作“古今至文”,並將它們與六經、《論語》、《孟子》並提,在當時頗有影響。 [33] 
以王艮、顏鈞(山農)、梁汝元、何心隱、李贄為代表的王學左派比較接近人民、同情人民,他們的學説已經多少改變了原來鞏固封建統治的性質。 [33] 
  • 啓蒙思想
明末清初社會鼎革之際,一批思想家在總結明亡教訓時,開始把目光投向專制君主。出現了以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顏元方以智唐甄傅山陳確等為代表的許多傑出學者。 [39] 
1、黃宗羲和唐甄的思想
黃宗羲,明末清初史學家、思想家。領導“復社”成員堅持反宦官權貴的鬥爭,幾遭殘殺。明亡後返回故里,課徒授業,著述以終。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學、經學、地理、律歷、數學、詩文雜著為類,多至五十餘種,近千卷。後人編有《黃梨洲文集》。他治學的主要目的就是經世致用。 [39] 
觀點
來源和闡釋
反對君主專制的政治觀
把鋒芒直接指向封建專制主義的大害——國君。“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曰:‘我因為子孫創業也。’其既得之也,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樂,視為當然。曰:‘此我產業之花息也。’然而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失,固其所也。” [40]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肯定“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40] 
《明夷待訪錄》這部書在清初不脛而走,引起有識之士的共鳴,對清末民主思想的興起,亦起過鼓動作用。 [39] 
經世務實的歷史觀
黃宗羲在各種學問中尤以史學成就為最。他的主要著述幾乎都是歷史方面的。認為“二十一史所載,凡經世之業,亦無不備矣”, “國可滅,史不可滅”。他論史注重史法,強調徵實可信。所著《明儒學案》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的學術思想史專著,開清代浙東史學研究之先河,對研究明代近三百年的學術思想發展很有價值。在其影響下形成了以研究歷史著稱的浙東學派。 [39] 
與黃宗羲同期的唐甄是清初批判君主專制的又一健將。他通過對“君日益尊,臣日益卑’的君主集權過程分析,指出專制權力造成雙重惡果,一方面,使“人君之賤視其臣民.如犬馬蟲蟻之不類於我” [41]  ,勢尊無加:一方面則形成“自尊則無臣,無臣則無民,無民則為獨夫” [41]  的政治孤立困境。他們的言論,如電掣雷鳴,震撼了窒息已久的思想界。 [39] 
2、顧炎武的思想
顧炎武 顧炎武 [42]
顧炎武,明清之際思想家、史學家,自二十七歲起始撰《天下郡國利病書》。明亡後曾多次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潛心著述,不再入都。學問廣博,晚年治經側重考證,開清代樸學風氣,對後來考據學中的吳派、皖派都有影響。 [39] 
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闢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學風的終結,開啓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後世學者或是繼承了他的為學方法,或是發揚了他的治學精神,不僅演成了乾嘉漢學的鼎盛局面,而且取得了清代學術文化多方面的成果。 [39] 
他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觀點
來源和闡釋
“舍經學無理學”
的哲學觀
顧炎武承繼明代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他贊成張載關於“太虛、“氣、“萬物”三者統一的學説,承認“氣”是宇宙的實體:“盈天下之間者氣也”,“非器則道無所寓”。反對空談“心、理、性、命”,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認為“六經之旨與當世之務”應該結合,並提出“博學於文”、“行己有恥”兩句古訓,肯定社會歷史(“文”)的探討和操守氣節(“恥”)的砥礪同樣重要。在面臨着以什麼取代心學的抉擇這個問題上,他選取了經學,認為“古之所謂理學,經學也”,“今之所謂理學,禪學也”,提出了“舍經學無理學”的命題。 [39]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政治觀
顧炎武明確區分“國家”和“天下”兩個概念。認為“國家”指一家一姓的王朝,“天下”則是萬民的天下。他大聲疾呼“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近人梁啓超把顧炎武的這一觀點總結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提出了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即“自公卿大夫至於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權,以各治其事” [43]  。實際是要改良現行封建制度中的君主“獨治”,實行“眾治”。 [39] 
3、中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者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 [44]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史學家,明亡後也同樣多次參加抗清鬥爭。後徙居於湘西石船山下草堂,刻苦研究,勤懇著述垂四十年。一生治學以北宋唯物主義學者張載為宗。他治學領域極廣,目的在探尋“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以便經世致用。他學術成就宏富,尤以哲學、史學、文學最為卓著。生平著述極富,多至百餘種,四百餘卷,惜生前未得刊行,漸至散失,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 [21] 
王夫之總結和發展了中國傳統的樸素唯物論和辯證法,主要繼承和發展了張載的“氣化”論,對宋明理學做了批判性的總結。“氣”和“器”是物質實體,而“理”和“道”則是客觀規律。他用“氤氲生化”的命題來説明”氣”變化日新的辯證性質,看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處於對立統一之中,承認“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温、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同時也認定“互以相成,無終相敵之理”。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歷史進化論,反對保守退化思想,指出社會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生生不息、變化日新”的發展過程。認為“習成而性與成”,人性是隨着環境習俗的變化而變化的,否定了“人性不變”的説法。在知行關係上,反對陸王“以知為行”和禪學家“知有是事便休”的論點,強調行是知的基礎,“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總之,王夫之已經初步用辯證的觀點去觀察世界,研究事物,把中國古代的唯物主義思想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21] 
王夫之在政治上反對豪強大地主,維護封建中央集權,但要求改革政治,主張限制君權。 [21]  在歷史觀賞主張歷史研究要針對現實社會的需要提出具體可行的改革方案。他還繼承和發展了唐代學者柳宗元重“勢”的思想,提出“理勢合一”的歷史進化論,認為“勢既然而不得不然,則即此為理矣”。 [21] 
觀點
來源和闡釋
以氣為本、“氤氲生化”的哲學觀
針對宋明理學 “道在器先”、“道本器末”的唯心主義觀點,他精闢地指出:“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無其器則無其道……” [45] 
“虛空者,氣之量。氣彌淪無涯而希微不形,則人見虛空而不見氣” [46] 
“氣者,理之依也” [47] 
“盡天地之間,無不是氣,即無不是理也” [48] 
反對君主專制的
政治觀
“公天下”,“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非一姓之私也”,反對“以一人疑天下”,“以天下私一人” [49] 
“一姓之興亡,私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 [50] 
“見諸行事”、經世致用的歷史觀
在史學上,王夫之反對“泥古過高而菲薄方今”的復古思想,主張“所貴乎史者,述往以為來者師也。為史者記載徒繁,而經世之大略不著,後人欲得其得失之樞機以效法之,無由也。則惡用史乎?” [51] 
“史之為書,見諸行事之徵也。則必推之而可行,戰而克,守而固,行法而民以為便,進諫而君聽以從” [52] 
4、方以智和顏元
明末清初之際的有名思想家還有方以智顏元
方以智,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學家,特別強調“質測”(實驗科學)的知識,主張“寓通幾(哲學)於質測”。認為西學“詳於質測而拙於言通幾”。認為“盈天地間皆物也”,“一切物皆氣所為也,空皆氣所實也” [53]  ,反對“離氣以言理”、“離器以言道”的宋明理學。主張“以實事證實理,以前理證後理”的認識方法。著述甚豐,主要有《東西均》《博依集》《浮山文集》《通雅》《物理小識》《藥地炮莊》《四韻定本》等。 [21] 
顏,清初哲學家,顏李學派創始人,強調“躬行踐履”、講求實用,對清初樸實學風的形成產生過積極的影響。顏元極為重視教育的職能,提出了“本原之地在學校”的思想。政治上反對豪強兼併,主張“以七字富天下:墾荒、均田、興水利” [54]  。他的實學思想為其學生李塨繼承和推衍,形成清初學術史上一個有影響的流派,即“顏李學派”。 [21] 

明朝文化史學

明前期官修史籍多,後期私纂史籍多,這與明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的強弱以及王學的興起有一定的關聯。明後期著名的史學家有鄭曉高岱王世貞李贄焦竑嚴衍談遷黃宗羲顧炎武等人。他們把史籍分為國史、野史和家乘三類,比較全面地概括了這一時期中國史學發展面貌,有助於對史料更客觀地進行對比研究和探索。
明朝後期,由於國勢衰弱,統治者對史學控制不力,因而私人作史出現了高潮.當時的私史,不論是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有較大發展。它們絕大多數是總結明朝政權的盛衰得失,其中有不少揭露了最高統治者的荒淫腐敗,批評歷代君主的昏庸無道,對君權神聖提出了大膽的懷疑。 [55] 
  • 國史——包括實錄、會典和正史等書
正史中的《元史》二百一十卷,是太祖洪武二年至三年修纂的,總裁官是宋濂和王禕。此書雖有缺點,但完整保存,對中國史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官修的《明實錄》和建文、景泰兩帝的附錄,幾乎囊括了明代的全部歷史。實錄除皇家詔諭外,還引用和記載了大量的大臣奏疏和政治、軍事、經濟、外交各方面活動的材料。但對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有所偏護和隱諱,對某些歷史事件和人物評價也不公允。《大明會典》是記載明章國典的,存兩種。一是正德《大明會典》,共一百八十卷,截止於孝宗弘治十五年,正德四年刊行。一是萬曆《大明會典》,共二百二十八卷,新補了嘉隆等朝的條例,萬曆十五年刊行。兩書可相互參考。會典類今存者還有洪武時的《諸司職掌》和嘉靖時戴金所輯《皇明條法事類纂》等。 [55] 
  • 野史——包括非官書的別史、雜史和筆記等
明後期私人所編歷史極多,不僅可正國史之是非,還可補國史之不足。以明代論,屬於紀傳體的有鄭曉《吾學編》、何喬遠《名山藏》、鄧元錫《皇明書》,李贄《續藏書》和尹守衡《明史竊》等:屬於編年體的有薛應旂《憲章錄》,黃光升《昭代典則》,陳建《皇明從信錄》和《皇明通紀輯要》、談遷《國榷》。屬於紀事本末體的有高岱《宏猷錄》:屬於雜史類的有王世貞《弇山堂別集》、朱國楨《皇明史概》:屬於典制類的有徐學聚《國朝典匯》、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屬於筆記類的有葉盛《水東日記》、王錡《寓圃雜記》、何良俊《四友齋叢説》、謝肇淛《五雜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等。 [55] 
  • 家乘——包括私纂的碑傳、行狀、年譜、家譜等書。
碑傳總集著名的有徐紘撰《明名臣琬琰錄》及《續錄》,還有焦竑《國朝獻徵錄》,有的年譜、行狀是單行的,如戚國祚《戚少保年譜耆編》、《李東陽年譜》、《霍韜年譜》、《顧亭林年譜》等:有的則附錄在文集中,如張居正《張江陵文集》附錄行狀,周順昌《燼餘集》附錄年譜,《海瑞集》則行狀、碑傳、年譜皆有附錄,此外,還有大量抄本的家譜出現,以供研究之資。家乘每多腴詞,須與國史和野史相互參照。 [55] 
明人重當代史,對古史的研究亦有成績。如張溥對《通鑑紀事本末》的論評,王夫之的《讀通鑑論》,馮琦和陳邦瞻的《宋史紀事本末》,陳邦瞻的《元史紀事本末》等。

明朝文化宗教

明朝建築
明朝建築(4張)
明朝的興起與元末信奉明教與白蓮教的紅巾軍息息相關,所以明太祖建立明朝後對宗教採取抑制和利用兼併的政策。他主要希望阻斷摩尼教、白蓮教與彌勒宗等宗教組織再度變成反朝廷的起事軍,並且希望利用佛教、道教等宗教的力量來維護社會秩序 [56]  。結果,得到“皇糧”全面保障的佛教與道教演變成缺乏精神上的創新追求,亦脱離廣大信眾,民眾轉而尋求民間宗教作為慰藉 [57] 
明朝流行對不同宗教兼容並取傾向,民間宗教性信仰、習俗多樣而活躍。基本精神在信仰自由主義、保持國家政治世俗性質、維持社會穩定和國家對社會的控制。集中體現這些政策精神的仍是儒家政治社會理念並倚賴士大夫羣體的努力。其變動因素和矛盾來源,則在諸教向國家政權機關的滲透、皇室特殊化行為、民間泛神論多元信仰傾向、部分士大夫的信仰綜合主義。在此期間,回族的形成與猶太教的消亡,表現出作為外因的社會環境(特別是政治壓力)與作為內在動力的宗教本土化、世俗化運動,對宗教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58] 
【圖冊來源 [59-61] 
明朝中期以後,佛教受皇室宗教活動加強的刺激與儒家的矛盾尖鋭起來。這種矛盾促使部分士大夫強烈反對寺院修建並發表闢佛言論。明朝政府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漢傳佛教政策有同有異。其重要差異之一是,明朝對藏傳佛教政策與對西部邊疆政策緊密相關,而對漢地佛教政策則於周邊關係政策基本無關。此外,部分士大夫以藏傳佛教為“番教”,認同程度遜於內地佛教。明朝一些皇帝因喇嘛多擅長某些“法術”,對其有特殊興趣,並因而導致士大夫針對相關政策的批評。道教起源於本土民間信仰,在明代與儒家士大夫的衝突比較和緩。但明朝君主中信奉道教者多,既影響到國家政治,也影響到士大夫與君主的關係。士大夫在反覆重申儒家原旨的同時,對道教的批評也日趨尖鋭。民間宗教以最貼近下層百姓生活的組織形式和內容,滿足中下層民眾的宗教需求,甚至部分地滿足他們的政治要求和經濟要求。這是明朝中葉之後,民間宗教如火如荼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明朝政府將民間宗教基本看作民俗,一般無干預,對視為“陋俗”者加以排斥,在涉及秘密社會活動時則嚴厲禁止 [57] 
明朝還是信仰伊斯蘭教諸民族、藏傳佛教黃教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天主教在中國傳播的重要時期。伊斯蘭教在社會生活中相對封閉,在明代政策中大體上表現為一個民族政策問題而不是一個宗教問題,基本與國家以及其他社會成分相安無事。明朝中期以後,天主教再度傳入中國,當時士大夫尋求改革,明朝對天主教大致寬容 [62] 

明朝文化教育

明朝國子監辟雍大殿 明朝國子監辟雍大殿 [63]
明朝初期實行“科舉必由學校”的政策,明太祖多次強調:“古昔帝王育人材,正風俗,莫不先於學校。”並將學校列為“郡邑六事之首”,以官學結合科舉制度推行程朱理學,而不重視書院,書院因此沉寂近百年之久。也因此,明朝中早期最重要的教育機構也就是國子監。而各府、州、縣政府也皆立學校。府、州、縣學的學生稱為生員,俗稱秀才或相公。明處生員數目有定額,大致府學四十人,州學卅人,縣學廿人。明代中後期,地方官員六事皆舉者極少,“學校之政之修也久矣”,因此傳統書院再次承擔起培養科舉人才的重任。明代書院的創辦,以嘉靖年間為最多,據統計,明代書院共有1239所。書院的經費來源,大體上可以區分為官方撥置、和私人捐贈。由於政治上的牽連,書院屢遭劫難,歷史上共有四次禁燬書院的記載,但官方越是禁止,民間開辦的書院就越多 [56] 
科舉在明朝是正式的選拔官吏制度。科舉考試分為兩級,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為大比。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四書五經,考生必須用八股文作答。所謂股,即對偶之意。八股文萌芽於宋朝,形成於明成化以後。由於八股取士的制度,讀書人既不通經史,又不諳實際,嚴重束縛民眾智慧的進步 [56] 

明朝文化科技

明朝對古代科學技術的大力總結主要是由私家學者來完成的,這又一次説明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封建王朝重人文輕科技的缺陷。明朝科學家在總結古典科技的同時還繼續推動着中國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農學、醫藥學、金屬冶煉等方面都居世界領先地位。 [3]  [8]  [9] 
  • 著作眾多
伴隨着西學的傳入,中晚明的科學技術出現新的進步。中晚明科學著作眾多,如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徐光啓的《農政全書》、方以智的《物理小識》、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吳有性的《瘟疫論》、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這些科學家幾乎都是明朝有功名的士子。 [8]  [9] 
  • 農學
利瑪竇與徐光啓 利瑪竇與徐光啓
徐光啓的《農政全書》是探究農業科學、總結中國曆代農學著作和當時農業生產經驗並吸收西方科學技術編著而成的一部科學鉅著。全書分為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十二門,是中國現存最大的一部古農書,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保存、整理並補充了歷代以來的農業科學資料。二是記載了當時各地老農的生產技術和經驗,反映了當代深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水平。三是記錄了徐光啓的科技革新思想和當時經營地主思想,他反對傳統的“風土論”,強調“人力定能勝天”的説法,認為北方也可種稻,薄地也能植棉,關鍵在如何鑽研選種和種植的技術。 [3] 
  • 物理
《天工開物》書影 《天工開物》書影 [67]
1637年宋應星在《論氣·氣聲》中對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作出合乎科學的解釋,認為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或急速運動衝擊空氣而產生的,並通過空氣傳播,同水波相類似。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提出:“宙(時間)輪於宇(空間),則宇中有宙,宙中有宇。”提出時間和空間不能彼此獨立存在的時空觀。在《物理小識》中正確地解釋蒙氣差(即大氣折射)現象。民間光學儀器製造家孫雲球製造放大鏡、顯微鏡等幾十種光學儀器,並著《鏡史》。 [8]  [9] 
  • 金屬冶煉
明代的冶煉技術也在宋代的基礎上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提高。煤炭冶鐵有了更大程度的推廣,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中下編記載五金採冶、兵器和火藥製作、制曲、釀酒、珠寶玉料採琢等生產技術與經驗。 [3]  書中説:“凡爐中熾鐵用炭,煤炭居十七,木炭居十三”。鼓風器也有了改進,已由簡單的活門木風箱改為活塞推拉的木風箱,這種風箱能連續供給較大的風壓和風量,從而提高冶煉的強度。土高爐也有了重大改進,已能把冶鐵爐與炒鐵爐串聯使用。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説:”凡鐵爐用鹽和泥造成,出爐未炒為生鐵,……熔流時又作方塘留之,灑幹泥灰而持柳棍疾攪,則熟矣“。這種冶鐵技術減少了炒煉熟鐵時,再熔化的過程,縮短了炒煉熟鐵的時間,降低成本,是冶鐵史上的一項重要成就。 [64] 
明代鍊鋼技術也有新的發展,嘉靖時已發明了‘蘇鋼’冶煉法,現代冶煉專家周志宏説:”蘇鋼冶煉法在國外還沒有類似發明,顯然是一種創造性的發明,……整個過程適合現代的冶金原理,不用坩堝而創造出一種淋鐵氧化的方法而使渣鐵分開,成為比較純的工具鋼“。 [65] 
在重慶三峽地區發掘了大規模明代冶煉遺址,是三峽地區發掘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冶煉遺址之一,也是重慶境內發現的最大的冶煉遺址,對於研究明代的金屬冶煉業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和考古價值。 [66] 
  • 曆法
崇禎曆書 崇禎曆書
徐光啓的《崇禎曆書》是明代崇禎年間為改革曆法而編的一部叢書,共46種,137卷。由徐光啓主持的歷局負責編纂,從多方面引進了歐洲的古典天文學知識。主要內容包括天文學基本理論、天文表、天文學中計算必備的數學知識、天文儀器知識和中西各種度量單位換算表五類。該書引入了清晰的地球概念和地理經緯度概念,以及球面天文學、視差、大氣折射等重要天文概念和有關的改正計算方法;還採用了一些西方通行的度量單位如60進位制等。 [3] 
  • 數學、音樂、生物學
明朝宗室在科技上也有極大的貢獻,朱載堉世界上第一次正確地提出十二平均律,並在數學、天文學方面亦多有建樹:明初周王朱橚把四百餘種植物種於府內,並讓王府畫工將植物繪圖編製成書,名為《救荒本草》。《救荒本草》共記有植物414種,並詳細描述各種植物的形態、產地、生境、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是生物學歷史上的重要書籍。 [8] 
明朝末期,隨着耶穌會傳教士的到來,在他們傳播教義的同時,也大量傳入西方的科學技術。當時中國的科學發展趨於緩慢,落後於歐洲。隨着西學傳入,使得中國的少數士大夫開始認識到西方學問之中有其優於中國之處,但這並未造成中國人對於中西學的基本高下看法有所改變。西學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術方面如天文曆法、測量以及所謂的“西洋奇器”等,對於中國學術本身的影響衝擊亦不大。而當時傳入中國的學問非常多樣,也有一些士大夫着手與傳教士合作翻譯西方書籍或著書介紹西學,例如徐光啓就曾與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時,基於雙方文化的歧異及認知方面的不同,也引發一些衝突,例如南京教案等。 [5]  [8] 

明朝文化藝術

  • 繪畫
明朝部分繪畫
明朝部分繪畫(20張)
明初,以崇尚宋代繪畫的宮廷畫和浙派繪畫為主,名手遍佈宮廷與民間。中期,遠承文人畫傳統的吳派興起於蘇州,文人畫全面佔領畫壇。後期則有開拓獨抒性靈的寫意花鳥畫新領域的畫派;以醜為美的變形人物畫與精到傳神的肖像畫派;講求筆墨、力倡文人畫的華亭山水畫派;尤以代表華亭派的董其昌影響最大。 [68] 
明代的繪畫成就巨大,大致偏重於文人畫派,往上承襲唐、宋、元三代的體系,再經過充分發揮後而自成一家的。明代畫風迭變,畫派繁興。在繪畫的門類、題材方面,傳統的人物畫、山水畫、花島畫盛行,文人墨戲畫的梅、蘭、竹及雜畫等也相當發達。其中最興盛的山水畫派可分為氣勢恢弘的浙派、蒼勁活潑的院派與清麗縝密的吳派三種。著名的書畫家如擅長花鳥的徐渭、擅長人物畫的陳洪綬,“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山水畫大師董其昌。明朝繪畫以山水和花鳥為主。人物畫和社會風俗畫相對較弱。由於宗教藝術在明朝的衰落,明朝的雕像改以城隍、孔子關公岳飛等為主。 [69-70] 
明朝繪畫的派系和代表人物、代表作
“院體浙派”畫 [71-72]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戴進 [72-73] 
溪堂詩思圖 溪堂詩思圖 [74]
吳偉 [72]  [75] 
漁樂圖 漁樂圖 [76]
文人畫——吳門四家(明四家)與吳門畫派 [72]  [77]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沈周 [68]  [78] 
廬山高圖 廬山高圖 [79]
文徵明 [68]  [80] 
蘭竹圖 蘭竹圖 [81]
唐寅 [68]  [82] 
孟蜀宮妓圖 孟蜀宮妓圖 [83]
仇英 [68]  [84] 
桃村草堂圖 桃村草堂圖 [85]
陳道復和徐渭的寫意花鳥 [68]  [86]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陳道復 [68]  [87] 
葵石圖 葵石圖 [88]
徐渭 [68]  [89] 
松石萱花圖 松石萱花圖 [90]
“松江派”(華亭派)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 [68]  [91]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董其昌 [68]  [92] 
葑涇仿古圖 葑涇仿古圖 [93]
南陳北崔和曾鯨的人物肖像畫 [94]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陳洪綬 [68]  [95] 
授徒圖 授徒圖 [96]
曾鯨 [68]  [97] 
王時敏像 王時敏像 [98]
  • 瓷器
明代早期青花釉裏紅龍紋壇 明代早期青花釉裏紅龍紋壇 [99]
明代制瓷業以景德鎮為中心獲得了發展。主要成就是:景德鎮瓷胎繼續沿用了元代的“二元配方法”,創造了“脱胎”瓷器。石灰鹼釉基本形成,發明了吹釉法,釉下青花術普遍發展起來,它不但是景德鎮,而且成了全國瓷器生產的主流。在低温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各種釉上彩,達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成化時期還開創了釉下青花和釉上鬥彩相結合的新工藝。單色釉技術有了較大提高,永樂、宣德時期的銅紅釉,充分顯示了明代窯工的高超技藝。除江西景德鎮外,福建德化的象牙白,山西晉南的法華三彩,也都反映了明代制瓷技術的傑出成就。景德鎮和法華三彩採用牙硝為助熔劑,是一項重要貢獻。明代還發明瞭階級式龍窯和倒焰式饅頭窯,為提高熱利用率,改善燒成條件和產品質量,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100] 
  • 書法
明朝朝廷極力推崇書法,明朝書法以行書和草書為主。明初書法陷於台閣體泥沼,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為科舉楷則,於是台閣體盛行。明中期吳中四家崛起,書法開始朝尚態方向發展。祝允明文徵明王寵唐寅是這個時期的代表,書法開始邁入倡導個性化的新境域。晚明書壇興起一股批判思潮,書法上追求大尺幅,震盪的視覺效果,有名的有張瑞圖黃道周王鐸與倪元瑞等,而帖學殿軍董其昌仍堅持傳統立場。 [58]  [101] 
明朝書法發展歷程和代表作品
明代初年 [101-102] 
宋克《急就章》 宋克《急就章》
明代中期 [101]  [103] 
沈周《聲光貼》。 沈周《聲光貼》。 [104]
文徵明《赤壁賦》(局部) 文徵明《赤壁賦》(局部) [105]
唐寅《落花詩》。 唐寅《落花詩》。 [106]
明代後期 [101]  [107] 
徐渭《七言律詩》 徐渭《七言律詩》 [108]
董其昌《三世誥命》 董其昌《三世誥命》 [109]
王鐸《賀張心翁壽表》 王鐸《賀張心翁壽表》 [110]
  • 建築
參見:明長城故宮
明長城分佈 明長城分佈 [111]
明代的建築工藝創下新成就。南京和北京城池都是明朝建築作品。南京城營建於洪武二年,完成於洪武十九年,城牆周長達66裏,一般寬10-18米,高12-15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城牆。南京城突破方正的格局,而是按照地理形勢修建。皇城位於東部,市肆和居民區位於南部,西北則是軍營。洪武二十三年起,明政府開始修建南京外廓,周圍120裏,開十六門,將雨花台和鐘山都包入其中。而北京城池則較為方正,體現皇權至上的思想。明朝的宮殿建築也十分宏偉,故宮即為例證。明朝各種歷制建築也十分嚴謹工整。天壇太廟社稷壇孔廟都是十分巍峨莊嚴的建築。在明代被重建的萬里長城(明長城)更是舉世無雙的鉅作,保衞明朝的邊疆,依然聳立 [62] 
  • 服飾
參見:明朝服飾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詔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漢族男子服式沿襲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大量吸收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兵笠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霞帔褙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峯。不過明朝滅亡後,服飾也因滿清剃髮易服政策而消散,僅在朝鮮文化越南文化、琉球文化中被保存下來。 [112] 

明朝文化軍事學

明代紅夷大炮 明代紅夷大炮
明代的軍事技術、裝備和作戰方法有較顯著的變化,軍事理論研究有較大的發展。洪武年間,各地衞所駐軍已有百分之十裝備火銃。永樂前期創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明中期戚繼光編練的水、步、騎、車、輜重等營,使用炮等火器的士兵已佔編制總數的一半左右,車營平均每十二名士兵裝備一門火炮,騎兵裝配六十門虎蹲炮。明後期由於倭寇侵擾,北邊警繁,歐洲殖民者的尋釁,促使一些學者提出經武練兵和充實邊防海防的許多新觀點、新措施。
中晚明的軍事科技也有所進步,各種新式火器大量湧現。西方的佛郎機火炮、紅衣大炮都迅速在中國製造和使用。 [8] 
各具特色的軍事着作紛紛問世,主要有最早提出御近海、固海岸、嚴城守的海防戰略理論和繪測沿海地圖、海防圖的《籌海圖編》:以練兵、教戰、用器、佈陣見長的名着《紀效新書》《練兵紀實》《陣記》:精於火藥、火器研究的《兵錄》:茅元儀輯的大型軍事類書《武備志》,彙集了歷代軍事理論、戰略戰術、軍用物資等方面的重要史料,實際上是一部資料豐富的軍事學史。此外還有傳播西方火器製造和使用技術的《神器譜》、《西法神機》《火攻挈要》等。

明朝文化文獻學

永樂大典書影 永樂大典書影 [72]
明代編輯了大量的類書和叢書。其中類書《永樂大典》世界馳名,共二萬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包括目錄凡例),一萬一千零九十五冊,輯入經、史、子、集、釋藏、道經、戲劇、平話、工藝、農藝等圖書七八千種,是中國最大的一部類書。
三才圖會》一百零六卷,明代王圻、王思義父子編撰的大型圖錄類書。全書分天文、地理、人物、時令、宮室、器用、身體、衣服、人事、儀制、珍寶、文史、鳥獸、草木等十四門。每門之下分卷,條記事物,取材廣泛,所記事物,先有繪圖,後有論説,圖文並茂,相為印證。為形象地瞭解和研究明代的宮室、器用、服制和儀仗制度等提供了大量資料。 [2] 
隨着民間刻書業的發展和封建地主知識分子的要求,江南地區刊刻叢書者很多,有關各代歷史特別是明代歷史的有《今獻匯言》《歷代小史》《紀錄彙編》《百陵學山》《鹽邑志林》《國朝典故》等。這些書的問世,開清代叢書大盛之先,但是搜書求種類多而非全本,刻字亦多有訛誤。

明朝文化地理學

明代地理學著作與史學近似,前期多官修,後期多私修,方誌的纂修在明後期也成為一種風尚。
寰宇通志》系景泰時陳循等奉敕纂,《大明一統志》系天順時李賢等奉敕纂。
坤輿萬國全圖 坤輿萬國全圖 [113]
這兩部書勾劃了明朝的疆域全貌,是保存下來的研究明前期地理形勢的絕好資料。羅洪先《廣輿圖》是明朝的一部著名的地圖集,是以元朝朱思本輿地圖》為底本,改編為明朝內容創制而成的,有十三布政司圖、九邊圖和漕運圖等。西洋傳教士利瑪竇也在北京繪製了若干中國地圖,其中最著名的是《坤輿萬國全圖》。這是一本世界地圖,但把中國擺放在圖中央。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採集史料豐富,重在古今用兵戰守攻取之宜,興亡成敗之跡,以及對各地形險要的敍述,考證翔實。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是方誌資料彙編,書中保存了各地大量的經濟風俗資料。他還著有《肇域志》,無刻,有抄本。
明朝末年,中國出了一位有名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他就是徐弘祖。徐弘祖,號霞客,從22歲開始有計劃的遠遊,直到去世為止。足跡遍及中國東部、中部和南部及西南部,所到之處,對地貌、地質、水文、氣候、植物等科學問題,都作了深入而細緻的考察,並逐日寫成考察記錄。他的全部考察日記後經友人整理定名為《徐霞客遊記》,69萬字,既是科學著作,又是文學遊記。其主要貢獻是詳細地考察和記述了中國西南廣大地區的岩溶地貌,成為世界科學史上最早出現的關於岩溶地貌研究的寶貴文獻。 [55] 

明朝文化影響意義

明朝文化對中國影響

明朝推翻了元朝殘暴的民族壓迫統治,恢復了中華衣冠制度,典章文物,審美情趣,把中華文化發揚到一個新的高度,是明朝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全面展示中華文明輝煌燦爛的程度。 [114] 
明遺民王餘佑(號五公山人) [115] 顧夢遊 [116]  通過詩詞來表達自己對明朝深厚的感情。馮夢龍在明亡後迅速編印的《甲申紀事》中記載了許多上至朝臣,下至普通平民的忠烈之士殉國的事蹟。明朝的遺民林古度説:“兒時一萬曆錢,佩之終身”,他有詩説“登高空憶梅花嶺,買醉都無萬曆錢”明朝的遺民傅山有詩説:“苦楚四十年,矢作崇禎人”。
明末農民軍將領李自成的義子乃至義孫,最後成了擁護明朝最堅定,抵抗清軍最頑強的力量,他們在南明時期,不再打自己的旗號了,而完全成了忠於明朝的力量。 [117]  到明朝中央政府已經消失,最後彈盡糧絕,重重圍困,山窮水盡的時候,任何其他功利的想法實際上都已經不存在。而此時李來亨在茅麓山和整個大陸都已經淪陷的時候,仍舊打着明朝旗號抗清的明軍將領,農民軍已經變成了“明軍”。 [117]  甚至姚雪垠的《李自成》的結尾,寫到這最後的時候,反覆強調的也不是他們的闖王李自成餘部的身份,而是強調他們的明軍身份。 [116] 

明朝文化對世界影響

明朝文化燦爛繁榮,不僅在中國國內有着深遠的影響,而在周邊國家和地區也深受明朝文化的影響。
  • 東亞
明朝與日本之間的文化交流是繼元朝之後繼續深入吸取中國文化,其中起突出作用的,與宋、元代一樣,仍是是日本的僧侶們。他們請求明朝賜予書籍,或自己覓購或接受他人贈送書籍。而他們索要或自己蒐集的,大部分是宋、元的,少數是明初的書。總之,遣明使時期,那些在日本人中受中國文化浸潤最深的以五山禪僧為代表的人們,利用入明的機會,繼續表現他們對中國文化的渴望、追求與吸收,但又顯出與過去時期不同的特點。當然,不僅日本僧人入明,也有明朝僧人去日本,為傳播中國文化而努力。 [118] 
身着明朝服飾的保大帝皇后 身着明朝服飾的保大帝皇后 [119]
明朝的時候,日本還派過遣明使,朝鮮在李朝時代的初年也向明朝派遣使節,據統計有300多次。 [120] 
到了17世紀,日本的江户時代,中國儒家的朱子學,就是朱熹的理學,已經成為日本的官學,日本民間盛行的是陽明學。 [121] 
在明朝滅亡之後,朝鮮認為清朝統治是蠻夷的統治,而朝鮮人自己的君王是明朝皇帝冊封的,與清朝相比,自己國家的社稷則是正統。正是這樣的對明朝的嚮往和對清朝的蔑視,使得朝鮮在很大程度上保存了自己已經模仿複製了明朝的文化。 [122] 
琉球建國採納明朝體制,從吏制、禮儀到教育制度與中國大陸並無二致,這樣的好處是迅速將矇昧時期的琉球一步帶進發達的封建時代。21世紀的沖繩文化,還保留着濃郁的閩南風情。媽祖廟和孔廟依然是顯眼的建築。與日本本島的民居喜歡雕上魚形裝飾不同,沖繩民居門前都蹲着一對“風獅爺”(當地人稱嘻莎),這是久米村人從福建帶來的華夏遺韻。擊鼓、舞獅一直是琉球人的酷愛,琉球人還留有過春節的氣息,在沒有正月慶典的日本算是獨樹一幟。 [123] 
明代是中越兩國關係史上的重要時期,其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較之宋、元各代均有重大的發展。而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到20世紀時期還身着明朝服飾。 [119] 
  • 西方
明朝時期,歐洲天主教士的東來,將西方文化傳入中國。同時他們也將部分的中國學術傳到西方,形成一種文化交流,不過他們傳入中國的西學多,而傳往西方的中學則較少。 [124] 
中國經學的西傳,利瑪竇之來到中國廣東,首將四書譯為拉丁文,寄回義大利,此為四書西譯之始,時為公元1593年(萬曆二十一年)。繼之在公元1626年(天啓六年),比利時傳教士金尼閣又將五經譯為拉丁 文,並在中國杭州出版。後來到清代初年,一般西洋傳教士紛紛大量的翻譯中國經書,寄往歐洲,並盛稱中國倫理哲單與政治思想的深湛,因而激起歐洲思想界的波瀾,曾一度非常向往中國。 [124] 
中國醫藥的西傳,為永曆王太后致送國書給教皇的波蘭籍教士卜彌格,曾以拉丁文著中醫示例一書,內容述有中國人看舌治病法,與醫名二百八十九條,此為最早具體向西方介紹中國醫學的一本書。 [124] 
中國的美術工藝如絲織品與磁器,很早便由商人傳入歐洲,唯中國式的庭園建築則在明清之際才傳入歐洲,且一度成為風氣,這其間也多少受傳教士的影響。 [124] 
公元1750年英王的建築師詹培士(W. Chambers)為肯特公爵(Kent)建築了一所完全中國式的建築,有雕欄、玉砌,有假山、浮屠。轉瞬間這種風氣流傳到法國與德國,為一部分德法人所喜好。德國的卡賽爾伯爵特別建造了一座中國村。其一切佈置都仿中國,甚至村中的女子都穿著中國服裝。又有德國園藝家温赤(Ludwig A. Unyer)著書盛稱中國的園亭建築,小橋流水、樓台亭榭,極盡變化曲折之美,能引人人勝:非若歐洲建築之徒事整齊崇峻,而全無合蓄者所能比。 [124] 
參考資料
  • 1.    趙景雲,何賢鋒,《中國明代文學史·第079卷·明代文學史》,人民出版社,1994
  • 2.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3.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4.    第五章 中國古代史學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5.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6.    明朝  .中國曆代帝王[引用日期2013-09-19]
  • 7.    明朝:簡介  .談古論今[引用日期2013-09-19]
  • 8.    高夀仙,《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309頁-第325頁.
  • 9.    高夀仙,《明史:一個多重性格的時代·》 : 第409頁-第440頁.
  • 10.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1.    宋濂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09-11]
  • 12.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3.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4.    注:即《劉知遠》
  • 15.    注:即《牡丹亭》
  • 16.    注:即《五人義》
  • 17.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8.    王守仁  .中華英烈祠[引用日期2013-09-11]
  • 19.    明朝通史-明朝的學術思想 第一節  .塵土歷史網[引用日期2013-09-11]
  • 20.    《王陽明全集·卷三十五》
  • 21.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22.    《傳習錄》下
  • 23.    《紫陽書院集序》
  • 24.    《王文成公全書》卷三
  • 25.    《傳習錄》上
  • 26.    《傳習錄》中
  • 27.    《答顧東橋書》
  • 28.    《大學問》
  • 29.    《答陸原靜書》
  • 30.    《王文成公全書》卷一
  • 31.    《王文成公全書·紫陽書院集序》
  • 32.    《傳習錄》,《陽明夫子年譜》
  • 33.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34.    《遺集》卷一《語錄》
  • 35.    《焚書》卷一《答鄧石陽》
  • 36.    《藏書》卷二十四
  • 37.    《焚書》卷五《經史相為表裏》
  • 38.    《夫婦論》
  • 39.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40.    《明夷待訪錄·原君》
  • 41.    《潛書·室語》
  • 42.    顧炎武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43.    《亭林文集》卷九《守令》
  • 44.    王夫之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45.    《周易外傳》卷五
  • 46.    《張子正蒙注·太和》
  • 47.    《思問錄·內篇》
  • 48.    《讀四書大全説》卷十
  • 49.    《黃書》
  • 50.    《讀通鑑論》卷十七
  • 51.    《讀通鑑論》卷六
  • 52.    《讀通鑑論》卷末《敍論》三
  • 53.    《物理小識》
  • 54.    李塨《習齋先生年譜》
  • 55.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56.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 》. 九州出版社. 2010-1: 第40頁-第49頁. ISBN 9787510800627.
  • 57.    軼峯. 《明朝宗教政策合論》. 《古代文明》 (2007年第2期).
  • 58.    史仲文,《中國全史·第075卷·明代宗教史》,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ISBN: 9787506823678
  • 59.    山西代縣邊靖樓  . 嘀咕網[引用日期2013-10-18]
  • 60.    西安"鐘鼓樓"  .西安旅遊網[引用日期2013-10-18]
  • 61.    北京風情圖片 正陽門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10-18]
  • 62.    姜公韜. 《中國通史·明清史》. 九州出版社.
  • 63.    北京國子監簡介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引用日期2013-09-11]
  • 64.    林仁川《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貿易》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87年
  • 65.    周志宏《中國早期鋼鐵冶煉技術上的創造性成就》
  • 66.    重慶三峽庫區發現大規模明代冶煉遺址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12-16]
  • 67.    宋應星和《天工開物》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13-10-01]
  • 68.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69.    《明代宮廷與浙派繪畫選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3年.
  • 70.    高木森. 《中國繪畫思想史》. 台北: 三民出版社. 2004年.
  • 71.    院體指傳統宮廷畫,浙派是指以戴進為首的浙江派畫家羣,由於他們的畫風相近,畫史上並稱為“院體浙派”。
  • 72.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73.    戴進繪畫技巧熟練精湛,山水畫以馬遠、夏圭畫風為基礎,同時吸收了郭熙、李唐的技巧,筆跡遒勁,墨色淋漓,風格多樣。人物畫較多佛道兩教題材,行筆頓挫有力,傳世作品有《溪堂詩思圖》(圖片溪堂詩思圖)、《春山積翠圖》、《鍾馗夜遊圖》等。他身後有大批追隨者,形成“浙派”畫家羣,其中吳偉成就最高。
  • 74.    溪堂詩思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75.    吳偉曾三次被詔入宮,並被憲宗賜給“畫狀元”印和居第。其畫近學戴進,遠承馬、夏,但筆法更加放縱,氣魄更大,佈局造型也更簡括整體。山水畫喜作大幅,濃墨大筆,氣勢豪粗。人物白描則秀雅可愛。傳世作品有《長江萬里圖》、《漁樂圖》(圖片漁樂圖)等。吳門畫派興起之後,院體浙派畫衰落。
  • 76.    漁樂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77.    吳門四家畫的都是文人畫。明代中期的蘇州(古稱吳門)是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城市,文人彙集於此,為吳門畫派的出現造就了物質基礎、人才基礎和文化環境。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是吳門畫派的佼佼者,被稱為“吳門四家”,又因為他們的文人畫代表了明代文人畫的最高成就,所以又叫“明四家”。他們繪畫創作以山水為主,無論淡雅的青綠,還是沉雄、文秀的水墨,大多描寫江南風光或文人園林,畫法很少受南宋院體影響,而是學元人、五代及北宋。他們在刻畫物象方面難濟北宋大家,但在詩書畫一體上比元人更加自覺。
  • 78.    沈周繪畫以山水為主,兼作花鳥。代表作《廬山高圖》開創了以山水畫象徵人品的表現手法。
  • 79.    廬山高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80.    文徵明繪畫取法宋元諸家,構圖平穩,風格多樣,筆法有粗有細,以細為主,優美秀雅。代表作有《寒原宿莽圖》、《蘭竹圖》、《東園圖》等。
  • 81.    蘭竹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82.    唐寅修養廣博,閲歷較多,題材範圍較寬,亦古亦今,不拘一格,尤長於山水畫。多取法南宋李唐、劉松年,兼採元人筆法,並把自己在詩文方面的修養體現在作品中。傳世山水畫作有《山路松聲圖》、《孟蜀宮妓圖》、《嫦娥執桂圖》等。
  • 83.    孟蜀宮妓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84.    仇英則專畫傳統題材,尤長於工筆重彩人物與青綠山水,作風嚴謹不苟,在精麗秀美中又閃現着文人畫的妍雅温潤。代表作品有 《漢宮春曉圖》(中國古代十大名畫之一,30.6×574.1釐米,)、《仙山樓閣圖》、《歸汾圖》、《桃村草堂圖》等。
  • 85.    桃村草堂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86.    文人畫中的水墨寫意花鳥畫,經過林良、沈周、唐寅等人的努力,在明代得到空前發展,繼之者陳淳和徐渭更是把寫意花鳥推向了新的階段,特別是徐渭,對後世的影響尤為深遠。後人以他們的自號並稱為“白陽青藤”。
  • 87.    陳道復(1483—1544),初名淳,字道復,號白陽山人,是吳派著名畫家,擅長畫米家山水。一改傳統奇花怪石異鳥珍禽為庭院常見花木,並賦予它們以超然絕塵的人格理想。造型精當,嚴於剪裁,清新淡雅,安適寧靜。代表作品有《葵石圖》、《火紅梨詩畫圖》等。
  • 88.    葵石圖  .語文備課大師[引用日期2013-12-15]
  • 89.    徐渭(1521—1593),字文長,號青藤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以狂草般的筆法縱情揮灑,潑墨淋漓,在似與不似的形象之間着眼於生韻的體現,加上題句和書法,詩、書、畫三境緊密合一,把中國寫意花鳥推向了能夠強烈抒寫內心情感的高境界,把在生宣紙上充分發揮並隨意控制筆墨的表現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成為中國花鳥畫發展中的里程碑。代表畫作有《松石萱花圖》、《洛陽春色圖》、《秋江清光圖》等。
  • 90.    松石萱花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91.    明代末年,吳派、浙派流弊越來越多,“松江派”起而矯正之。“松江派”是松江俯(治今上海松江)三個文人山水畫派的總稱,即以趙左為代表的蘇松派、以沈士充為代表的雲間派和以董其昌為代表的華亭派,因為都是松江俯人而得名,其中董其昌影響最大。
  • 92.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江蘇華亭(今上海市)人,萬曆中進士,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擅長山水畫,所畫山水清潤秀逸,煙雲流動。他為了克服浙派板結和吳派粗簡兩種時弊,追求以書法入畫所產生的表現力,強調佈局中的勢,筆墨中的虛實和畫面的生動、含蓄,並發展了墨法,自創以前人母題作畫而結合自身文化修養加以豐富變化的新畫。代表作有《青弁圖》、《巖居圖》、《葑涇仿古圖》等。
  • 93.    葑涇仿古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94.    明代後期還有兩位傑出的人物畫家,即陳洪綏、崔子忠,並稱“南陳北崔”。
  • 95.    陳洪綬的人物畫線描繼承李公麟而大膽變化,面容奇古,形體偉岸,衣紋排疊道勁,設色古豔典雅。尤擅“易圓以方,易整以散”的裝飾手法,是饒有想象力和超乎時輩的人物畫巨匠。代表作有《授徒圖》(圖片授徒圖)、《南生魯四樂圖》等。崔子忠的人物畫作品有《洛神圖》、《雲中雞犬圖》等。
  • 96.    授徒圖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97.    曾鯨(1568—1650),明後期肖像畫名家,創墨骨畫法,先以淡墨勾勒五官輪廓,然後以色彩層層暈染,使之具陰陽凹凸之形,以達神形逼肖。衣紋則往往寥寥數筆。作品有《王時敏像》、《葛一龍像》等。
  • 98.    王時敏像  .鎮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13-12-15]
  • 99.    明代早期青花釉裏紅龍紋壇  .談古論今[引用日期2013-09-11]
  • 100.    明代瓷器  .華夏曆史網[引用日期2013-09-11]
  • 101.    大明帝清,中國文化的反省與總結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02.    明代初年(洪武到成化年間,1368—1487)的書法完全處在元人書風的籠罩之中,大體上離不開趙孟頫與康裏巎巎二人的影響。有名的書法家有“三宋”、“二沈”。宋克、宋隧、宋廣“三宋”都承繼元人書風,以元代遺民宋克(1327—1387)為最顯,代表作為《急就章》。沈度、沈粲“二沈”兄弟則是台閣體的代表。台閣體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種特殊現象。洪武至永樂年間,明朝皇帝徵召天下善書之士,為宮廷繕寫典冊、敕書和詔令等。其中以《永樂大典》的編修與繕寫規模最大,要求書體面目一致。由此而形成了熟媚、重裝飾意味的宮廷書法風貌,而且相襲成風,此即台閣體。以“二沈”為代表的台閣體書家羣,雖人數眾多,但書風大體平庸無味。
  • 103.    明代中期(弘治至隆慶年間,1488-1572),蘇州吳門書派崛起,他們逐漸擺脱了台閣體的統治,開始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吳寬、李應禎、沈周、祝允明、文微明、唐寅、陳淳、文彭、文嘉、王寵都是吳門書派名家,其中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為代表。又有文徵明、祝允明、王寵、陳淳,被稱為“吳中四家”。吳門書家大多數都是詩書畫兼通的文人,詩書畫相得益彰,更奠定了他們在藝術界的地位。沈周師法宋代文人書法,崇尚意趣,代表作有《聲光貼》(圖片聲光貼)。文徵明篆、隸、楷、行、草諸體俱佳,尤以楷書和行草書為最,點畫嚴謹,淳雅舒如。代表作有《醉翁亭記》、《赤壁賦》(圖片赤壁賦局部)、《滕王閣序》等。唐寅有《吳門避暑詩》、《落花詩》(圖片落花詩)等。陳淳師法宋人和吳派諸家,尤以草書見長,有《千字文》等。
  • 104.    《聲光貼》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05.    文徵明《赤壁賦》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06.    唐寅《落花詩》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07.    明代後期的書法發生了深刻變革,一洗明中葉以後陳陳相出的陋習,使書壇出現了眾多個性強烈的面貌。代表書法家有徐渭、董其昌、王鐸。徐渭是書風變革的先鋒,以行草傳世,《杜甫詩》、《七言律詩》(圖片七言律詩)疾風暴雨,散而不亂,書風特立。稍後的董其昌以自己為核心,在蘇、松地區開創雲間派,取代了吳門派而成為明代書壇的主流與核心力量。董其昌在廣泛學習前代有成就之大家的基礎上,將晉人之韻、唐人之法、宋人之意、元人之態熔為一體,形成了自己秀逸、淡遠、爽俊書風,不僅在當時享譽極高,對後世的影響亦十分深遠,是明代書家中惟一可與趙孟領相抗衡的巨擘。其楷書空靈遒勁,如《三世誥命》(圖片三世誥命);行書簡潔平和、淡雅飄逸,如《淮安俯濬路馬湖記》(圖片淮安俯濬路馬湖記);又善草書。王鐸(1592—1652),以正、行、草名世,師法晉唐諸家。諸家法帖一旦到手,朝夕臨摹,是刻貼孕育出來的最為傑出的書家之一。有狂草《唐詩》、楷書《賀張心翁壽表》(圖片賀張心翁壽表)等。
  • 108.    《七言律詩》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09.    《三世誥命》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10.    《賀張心翁壽表》  .廣西民族大學[引用日期2013-12-15]
  • 111.    明長城  .中華文化信息網[引用日期2013-10-01]
  • 112.    《大明會典》卷之六十·冠服 六十一,冠服二;《明史》卷六十六 志第四十二;輿服二 輿服三;《禮部志稿》卷十八;儀制司職掌 冠服
  • 113.    學者質疑坤輿萬國全圖作者 華人繪製非利瑪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3-09-11]
  • 114.    鄒勁風著.《明朝文化》:南京出版社 ,2005,I S B N :7807180692
  • 115.    王餘佑:“為避風波鎮閉門,安心不説舊朝恩。無端夢起蘭根土,自取青山拭淚痕”
  • 116.    顧夢遊:“餘生曾作太平民,及見神宗全盛治。城內連雲百萬家,臨流爭僦笙歌次。”
  • 117.    張宏傑,《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 118.    中國明朝漢籍東傳日本及其對日本文化的影響  .智尚[引用日期2013-09-19]
  • 119.    越南末代帝后  .深圳新聞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20.    中華文化是怎樣影響日本韓國的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21.    中華文化是怎樣影響日本韓國的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22.    第四章 詩歌教育的黑鐵時代——元朝明朝清王朝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23.    琉球憑古——中華海洋文明興衰的省思  .騰訊網[引用日期2013-09-19]
  • 124.    明朝的中西文化交流  .台灣教育部[引用日期2013-09-1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