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教寺

(安徽省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

鎖定
明教寺,原名明教院、鐵佛寺,又稱明教台、曹操點將台。原址是三國時期曹操所築的教弩台,俗稱“曹操點將台”。教弩台高4.3米,面積3800平方米,呈正方形。 [1]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東段。是江淮著名勝跡,古廬陽八景之一,是合肥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合肥十大地標之一。 [2-3] 
明教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年間,為明朝院式建築,屬禪宗五家之一的臨濟宗,迄今已有1700餘年歷史。見證了南朝至民國時期中國江淮佛教文化的發展變化。1983年,該寺被定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教寺由佛殿、藏經閣、西廂院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明教寺山門建在一梯形台階上,山門為單檐歇山式捲棚頂。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大雄寶殿旁有屋上井亭、教弩亭等景點,整座寺院軸線基本對稱。 [4] 
中文名
明教寺
外文名
Mingjiao Temple
地理位置
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44號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全年 6:30-18:00 [10] 
門票價格
10元(1.2-1.4米兒童半票)
佔地面積
近4000平方米
著名景點
佛殿
西廂院
藏經閣
屋上井
所屬地區
安徽合肥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皆可
始建時間
南朝梁武帝年間(502~549年)

明教寺歷史沿革

明教寺風景(一)
明教寺風景(一)(2張)
三國時期,曹操在今明教寺原址修建點將台。
南朝梁武帝年間(502-549年),明教寺初建。
隋末,明教寺毀於兵變。
唐朝大曆年間,在廢墟中挖得鐵佛一尊,高丈八,廬州刺史裴休奏告朝廷,代宗皇帝李毅詔令重建,定名明教院。
明朝以後改稱明教寺,沿用至今。
清咸豐三年(1853年)復毀於戰火,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太平天國將領袁宏謨於天國失敗後,隱於肥西紫蓬山西廬寺,取法號通圓。明教寺是西廬寺的下院。
光緒十一年(1886年),通圓重修大雄寶殿等建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冬,明教寺院部分建築被日軍飛機炸燬。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軍派進駐明教寺,成立新亞佛教會合肥支會。
1994年後,合肥政府有關部門多次撥款修繕明教寺。
1984年,明教寺由文物部門移交給佛教團體管理使用,作為佛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2013年,啓動明教寺維修和教弩台加固的前期工作。
2015年,合肥市明教寺維修工程開工。
2016年10月,合肥明教寺經過封閉大修,再次迎客。 [4-5] 

明教寺建築格局

明教寺
明教寺(4張)
明教寺為明朝院式建築,山門建在一梯形台階上,山門為單檐歇山式捲棚頂,粘土筒瓦,屋角發水戧,單椽,無斗拱,飾掛落。大雄寶殿為重檐歇山頂,粘土筒瓦,屋角發嫩戧,無斗拱、柱廊。大雄寶殿旁有屋上井亭、教弩亭等名勝,均為鑽尖式屋頂,粘土筒瓦,嫩戧屋角,下設鵝頸椅。整座寺院軸線基本對稱。 [6] 

明教寺主要建築

明教寺建築佈局

明教寺
明教寺(3張)
明教寺由佛殿、藏經閣、西廂院三部分組成。殿分正殿和後殿,有佛像三十多尊。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地藏殿、客堂、寮房等,為光緒年間所建。明教寺前殿為天王殿,殿東廂為“三國文物陳列室”,陳列着當年魏、蜀、吳三國軍隊的旗幟,戰場上用過的刀槍劍戟及與教弩台有關的強弓硬弩。

明教寺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由天王殿繞過三隻古雅樸拙的大香爐就到達了大雄寶殿,殿門上方懸掛的泥金大匾為趙樸初先生題寫,而紅牆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則是弘一大師墨寶;殿內兩側是形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塑像,正中則供奉着明教寺的鎮寺之寶——五尊由北京請回的佛像。大殿左側是清道光年間鑄造的大鐘,鐘聲悠揚清遠,撞擊時聲音可傳遍老城。大殿東面是卧佛殿,後面是地藏殿,東南角為花園,花園內有屋上井和聽松閣兩處古蹟。

明教寺屋上井

屋上井 屋上井
屋上井,以井口高於教弩台下民房屋脊而得名。相傳該井乃是當年魏軍為汲水所鑿。在西晉時得到整修,井欄周圍現尚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隸書12字,可見此井至少已有1700多年曆史。井口石欄拙樸古老,尤其是井欄口遺下的二十多道由汲水繩索長期拉磨形成繩溝。

明教寺聽松閣

聽松閣 聽松閣
明教寺教弩台上並無松樹,因為廬州夏天炎熱,士兵難熬酷暑,曹操便令廣植松柏。松樹長成後,清風襲來,松濤陣陣。為了紀念古人,寺僧在此建閣,從此,“教弩松陰”便成為合肥的一個著名景點,聽松閣也由此得名。

明教寺歷史文化

明教寺傳説

練兵台
明教寺景色(二)
明教寺景色(二)(9張)
三國時經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練,勝者贈以紅袍以示獎勵。百步穿楊,鑼鼓聲起,曹操哈哈大笑。為了使士兵們夏日不受日曬,台邊種有許多松樹,風來松聲如濤,教弩松蔭,為廬州八景之一。台上除有聽松亭外,還有一口古井,因井口高出街道平房屋脊,稱屋上井,水味甘美,四季不竭。井口石欄拙樸古老,現出23道提水繩溝,繩溝石質光亮如玉,欄上鐫刻“晉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字樣,是供士兵解渴用的。經長年累月提水,井口石盤上現有23道繩痕。井欄上還有“晉泰始五年”(269)字樣。
鐵佛
明教寺
明教寺(3張)
南朝梁武帝時(503一548),因掘得一尊高一丈八的鐵佛,於是在教彎台上建一佛寺,名鐵佛寺(一説在唐大曆年間掘得鐵佛)。唐大曆年間改名明教寺,後毀於兵火。現廟為太平天國遺老袁宏謨所建。袁於天國革命失敗後削髮為僧。清同治年間重新修建。寺內共有佛像30多尊,有大雄寶殿、地藏殿等建築。登臨台上的聽松亭,可以俯瞰合肥全城景色。是為合肥市文物旅遊的主要景點。

明教寺作品

曹操:登臨收楚豫,吞吐盡江淮。
唐人吳資:曹公教弩台,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
黎光祖:教弩聳高台不為炎劉消劫難,聽松來遠客誰從古佛識真如。

明教寺佛事活動

1989年6月11日,明教寺隆重舉行了佛像開光暨妙安方丈升座典禮。
1994年,明教寺舉行了“祈禱護國息災法會”。
1992年11月,明教寺又舉辦了“祝願社會穩定、家庭祥和”為弘旨的佛七法會。
2014年10月,安徽合肥明教寺舉行皈依傳戒法會。
2016年2月,明教寺舉辦新春祈福活動。 [7-8] 

明教寺文物保護

1983年,明教寺被國務院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9] 
2013年,明教寺被評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 

明教寺文物價值

明教寺作為安徽名寺,歷經千年,是罕見的明朝院式建築羣,見證了南朝至民國時期中國江淮佛教文化的發展變化。明教寺是西廬寺的下院,屬禪宗臨濟派,在佛教傳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明教寺旅遊信息

交通信息
明教寺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淮河路東段,合肥市消遙津公園邊上的明教台上。
門票價格:10元
公交
乘合肥公交2、15、48、106、136、137、143、155路等公交車在逍遙津站下車後步行可達;或從李鴻章故居向東步行10分鐘可達。
地鐵
合肥地鐵1號線 大東門站
合肥地鐵2號線大東門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