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堂

(漢長安城重要祭祀場所)

鎖定
明堂,西漢重要祭祀場所。
漢武帝獨尊儒術,於建元元年始置 [1]  。其址位於長安城西南七里,城門安門以東 [2]  ,杜門(也稱覆盎門)以西 [3] 
漢平帝元始四年夏,王莽上奏修復建立明堂辟雍 [4]  。元始五年春正月,祫祭明堂。有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一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餘人蔘加助祭 [5] 
中文名
明堂
含    義
西漢重要祭祀場所
歷史沿革
周公輔佐成王,王道相當和諧,制定禮創作樂,天子祭天的地方叫做明堂、辟雍,諸侯祭祀的地方稱作泮宮。郊祭后稷以配祭上天,在明堂宗祭文王以配祭上帝。四海之內各按自己的職位來輔助祭祀。天子祭祀天下的名山大川,招來眾神進行安撫,全按秩序而不按照禮文。視五嶽如同對待三公禮,視四瀆如同對待諸侯禮。諸侯只祭祀他們境內的名山大川,大夫祭祀門、產、井、灶、中霤五處,平民只祭祀祖先就行了。各自有典文禮儀,放縱祭祀就要加以禁止。 [6] 
漢武帝剛即位時,很重視鬼神的祭祀。當時漢朝建立已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士大夫們都希望天子舉行封禪大典,改正朔、度量,武帝也傾向儒術,招納賢良。趙綰、王臧等人因為有學問做了公卿,他們想取法古代在城南建立明堂,使諸侯來朝見,草擬巡察、封禪、改歷數、服色等事。 [7]  建元年間只有明堂被建立,其餘改革因竇太后不喜而未成。
漢平帝元始五年祫祭明堂後,太皇太后王政君令羲和官劉歆等四人主管明堂、辟雍,使漢與周文王作靈台、周公作洛邑相符合。 [8] 
參考資料
  • 1.    班固《漢書 武帝紀》載:議立明堂。遣使者安車蒲輪,束帛加璧,徵魯申公。
  • 2.    《三輔黃圖》載:又引《關中記》雲:"漢大學、明堂,皆在長安南安門之東,杜門之西。"又《長安志》敍唐城普寧坊西街,有漢太學遺址,其地本長安故城南安門之外。
  • 3.    《三輔黃圖卷之五》載:漢明堂,在長安西南七里。《漢書》曰:直按:《史記·武帝本紀》,《集解》引《關中記》雲:"明堂在長安城門外杜門之西。"《漢書·王莽傳》雲:"是歲,莽奏起明堂、辟雍、靈台,為學者築舍萬區、作市、常滿倉,制度甚盛。"又《長安志》雲:"靈台、明堂,武帝造.在長安城南。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奏復修明堂辟雍"。
  • 4.    班固《漢書 平帝紀》載:安漢公奏立明堂、辟雍。
  • 5.    班固《漢書 平帝紀》載:五年春正月,祫祭明堂。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餘人徵助祭。
  • 6.    班固《漢書 郊祀志上》載: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禮作樂,天子曰明堂、辟雍,諸侯曰泮宮。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內各以其職來助祭。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懷柔百神,鹹秩無文。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而諸侯祭其疆內名山、大川,大夫祭門、户、井、灶、中霤五祀,士、庶人祖考而已。各有典禮,而淫祀有禁。
  • 7.    班固《漢書 郊祀志》載: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漢興已六十餘歲矣,天下艾安,縉紳之屬皆望天子封禪改正度也,而上鄉儒術,招賢良。趙綰、王臧等以文學為公卿,欲議古立明堂城南,以朝諸侯,草巡狩封禪、改歷、服色事,未就。竇太后不好儒術,使人微伺趙綰等奸利事,按綰、臧,綰、臧自殺,諸所興為皆廢。六年,竇太后崩。其明年,徵文學之士。
  • 8.    班固《漢書 平帝紀》載:羲和劉歆等四人使治明堂、辟雍,令漢與文王靈台、周公作洛同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