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代銅鐘

鎖定
明代銅鐘,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南京城內鼓樓廣場東北角大鐘亭路1號。為紫銅澆鑄,高3.65米,口徑2.3米,底邊厚0.17米,重23000公斤。
中文名
明代銅鐘
出    來
紫銅
3.65米
口    徑
2.3米
明代銅鐘,位於南京城內鼓樓廣場東北角大鐘亭路1號。為紫銅澆鑄,高3.65米,口徑2.3米,底邊厚0.17米,重23000公斤。鐘的頂部鑄陽紋蓮瓣一週,提樑上飾以雲紋和波浪紋,上鑄有"洪武二十一年九月吉日鑄"銘文。大鐘質精形美,聲音洪亮。原鐘樓於清康熙年間倒塌,兩鍾墜地,立者咸豐年間被毀,卧者於光緒十五年(1889)由江寧布政使許振在此建亭懸掛,稱"大鐘亭"。叩擊銅鐘,其聲隆隆數里可聞。大鐘亭重檐六角攢尖頂,灰筒瓦屋面,高14.5米,上架六角交叉梁,大鐘懸掛梁下。現以大鐘亭為中心闢建大鐘亭公園,佔地4340平方米。"古亭晨鐘"列入新金陵四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