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明代擬話本

(短篇小説的一種創作形式)

鎖定
擬話本是明代興起的短篇小説的一種創作形式,它是由文人模擬宋元話本而創作的。它與話本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白話小説;其不同點是擬話本不再是説話藝人説唱的底本而是專供人們閲讀欣賞的文學作品。
中文名
明代擬話本
體    裁
短篇小説
年    代
明代
代表作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是明代擬話本的代表作。
所謂擬話本小説是指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小説,魯迅在《中國小説史略》中最早應用這一名稱,指的是宋元時代產生的 。《大唐三藏法師取經記》和《大宋宣和遺事》等作品。它們的體裁與話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詩,中間以詩詞為點綴,辭句多俚俗。但與話本又有所不同,“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説而無捏合”,“故形式僅存,而精采遂遜”(《中國小説史略》)。魯迅認為它們是由話本向後代文人小説過渡的一種中間形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些學術著作應用擬話本這一名稱,專指明末文人模仿話本形式編寫的白話短篇小説,即魯迅稱之為“擬宋市人小説”的作品,如《三言》中的部分小説,以及《二拍》、《西湖二集》、《清夜鍾》、《石點頭》、《醉醒石》、《幻影》等。這表明擬話本的含義已經發生了變化。
“擬話本”這種文學形式主要繁榮於宋朝。
代表性篇目還有《賣油郎獨佔花魁》、《白娘子永鎮雷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