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丁元公自书诗卷》为明末清初丁元公(法名释净伊)创作的书法诗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作品成于清顺治二年至五年(1645-1648年),系丁元公应友人翁荀映邀请,与友聚于山林后所作别离诗赋,时已出家为僧。
全卷收录《约山中友》《怀古》《送友》等四十余首诗作,内容涵盖山水隐逸、怀古咏史、友朋赠别等题材。书法风格独特,字形大小错落穿插,笔势跳跃恣肆,线条粗细对比强烈,呈现险崛奔放的视觉特征。卷首附王寿祺篆书题引,钤有“释净伊印”“愿庵”及藏家鉴藏印多方,反映出诗卷创作背景与流传轨迹。
- 中文名
- 明代丁元公自书诗卷
- 作 者
- 丁元公
- 创作年代
- 明
- 类 别
- 书法
- 尺 幅
- 纵28.2cm,横213.5cm
- 收藏机构
- 故宫博物院
内容简介
播报编辑
本幅款钤“释净伊印”、“愿庵”印2方。引首辩糠润催王寿祺篆书“明贤诗删船翰凳担敬”。收藏印有王福闇、谭观成等印7方。文中“乙酉之后”、“戊子春季杠坑弃”,纪年分别为清顺治二年(1645年)和顺治五年民体承(促跨1648年)。时丁元公已去发为僧。从文中可知,此为丁元公应翁荀映之邀,“坐卧山林新绿之中”,与诸兵懂灶多朋友相聚后临别所作的诗赋再习鸦。
创作背景
播报编辑
近世习唐诗者,以不用事为第一格。少陵无一字无来处,众人固不讥也。若不用事云者,正以文不读书之过耳。暇日,与里人盛元仁言之。予、元仁俱以笔墨受两山先生知,予之心、元仁之心、先生之心同矣。元仁归十锦将束书渡淮,辄录小卷赠行,以寄君思。若元仁小好诗,录以教我,以寄予思。明月天涯,千里对面,稽不孤矣。戊寅七夕前三日武林仇远顿首再拜。
作品赏析
播报编辑
作者介绍
播报编辑
作品内容
播报编辑
仙李有时曾入梦,伯桃死浚少知人。
如君真是忘机者,海上沤盟便可寻。
“宋饭冰”
欲共谈诗一解颐,停云空惹思依依。
梅花赋就广平老,杨柳门闲靖节凋。
驿路数程征马瘦,家书千里过鸿稀。
北窗隐几乐吾天,莫遣新愁到耳边。
一帽好花供醉舞,半杯凉月伴闲眠。
故人自欲辞文叔,明主何尝弄浩然。
“拜霞屿待制伯祖墓下”
远也久违乡族去,忍将椒酒酹斜晖。
“高卧”
人生天地一庐,耕凿虽劳乐有余。
因阅杜诗删旧稿,为观羲帖习行书。
“雨余”
两两鸣鸠语画檐,雨余芳草欲生烟。
甕头酒熟常留客,象外诗成颇类仙。
扬子有才犹执戟,渊明无事合归田。
地偏时事人传少,收拾琴书且昼眠。
“元友山南山新居”
桃柳参差出短墙,小楼突兀瞰湖光。
出门便与青山对,读易能消白日长。
砚石洗来如玉润,药苗晒得似茶香。
邻僧亦有通文者,常把诗来恼漫郎。
“再赋”
转巷始知犹有路,傍湖更好别开门。
酒尊尽日尝谋妇,诗课闲时略抱孙。
孤鹤不来高士少,暗香且伴月黄昏。
“答胡苇杭”
久矣相期物外游,长风吹不断闲愁。
旧藏方镜明如月,看去看来又一秋。
“次胡苇杭韵”
曾识清明上已时,懒能游治步芳菲。
梨花半落雨初过,杜宇不鸣春自归。
双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来稀。
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东风褪絮衣。
“送王仙麓史君赴道州踅归三山”
舜山如画当楼见,楚水浮香绕郡流。
念我有亲头雪白,云龙追逐恨无由。
“奉寄恬上人”
竹筇轻健草鞵宽,野外消磨半日闲。
病叶已霜犹恋树,片云欲雨又归山。
灯分寺塔晴偏见,水隔渔家夜不关。
“闫氏园池”
宫桃移种难生实,院箨初翻又引鞭。
凝碧荒凉弦管静,萍花浮满钓鱼舡。
“江上送友”
知尔怀亲忆故州,相逢沽酒且迟留。
夕阳有恨荒荒白,江水无声泯泯流。
驿路梅花漠漠寒,狨衫絮帽出长安。
悬知客久归心切,自觉交深别语难。
春入西江随马去,山留残雪待人看。
青原白鹭如相问,十载湖滨只钓竿。
山行龟背路羊肠,伏虎禅师古道场。
老木阴中安御坐,白云堆里抚僧床。
勺泉清澈涵秋味,尖塔孤撑界夕阳。
溪转峰回一径平,田头白水照人清。
寺因何氏封山姓,客把坡诗证地名。
萝月长随行道影,杉风犹带读书声。
云津桥下潺湲急,僧濯袈裟客濯缨。
“新安郡圃”
台榭凌空眼界宽,得闲来此独冯栏。
春浮练水蒸城润,雪被黄山入座寒。
古树巢空群鸟散,荒池沙满碎漂乾。
白云在望归期定,不见青油护牡丹。
“拜孙花翁墓下”
蜗牛负壳粘碑石,老鹳携雏入陇云。
欲把长箫歌楚些,却怜度曲不如君。
“兵问有歌舞者”
边尘未定苦无谋,年少金多绝不忧。
蛾贪银烛那知死,月恋金尊不照愁。
亦欲辟秦高隐去,桃花源上觅渔舟。
“寄董无益”
邮铃带箭发纷纷,何日山深耳不闻。
迁客无乡难辟祸,饥民失业半充军。
马蹄乱踏湖西雪,鹰阵平拖塞北云。
我亦懒谈今世事,自看吊古战场文。
“题小阁一团和气”
斫窗粘纸着方床,四面虚明取乡阳。
挂瓶水满梅花活,折鼎汤鸣芋子香。
布被蒙头昼眠熟,不知门外雪洋洋。
“董静传挂冠四圣观”
得酒可谋千日醉,挂冠犹恨十年迟。
莫对梅花谭世事,此花曾见太平时。
“刘悦心入道三茆观”
相国向犹为道士,将门今又出神仙。
坐看红日生沧岛,吟寄青衣入洞天。
“同扬心乡过孤山访静传不遇,自游和靖祠下,明日奉寄二高士”
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闲房且小留。
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涌舟。
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
独往独来沙鸟怪,山空木短使人愁。
“酬邓山房尊师”
北道主人新拜号,西州隐士旧传衣。
粤亡未合鸱春去,蜀远难随杜宇归。
“不应聘高士”
知有故人来问字,喜无逋客为移文。
忍贫羞说黄金尽,爱老慵将白发芸。
独倚高楼南北望,青天依旧有闲云。
“怀古”
吹杀青灯炯不眠,满衿怀古恨绵绵。
吴岫月明吟木客,汉宫露冷泣铜仙。
何时一酌桃源酒,醉倒春风数百年。
“和范爱竹三首”
徒有贞心招隐逸,恨无巨眼识英雄。
西崦东屯何日了,定应愁老浣花翁。
秉烛追游忆盛时,懽悰终较昔年稀。
柳多客折凉阴薄,薇少人餐雨绿肥。
蝴蝶觉来方识梦,海鸥飞去未忘机。
相逢且可谈风月,莫话兴亡与是非。
风雨潇潇白昼昏,肃襟受此一凉恩。
有时散步西原上,共醉田家老瓦盆。
裹饭无因绝往还,惟应帖子报平安。
贸易近来多此药,支持强欲着南冠。
“赠金荪璧”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
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
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
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青黄谁采沟中断,黑白当从局外看。
尊俎风流陈日月,山林人物古衣冠。
桂花满袖王孙远,空倚天风十二阑。
“寄赵春洲莫两山”
雨意忽生桐叶外,秋光都在木樨中。
乾坤混混多游骑,江汉寥寥看断鸿。
自古隐人多嗜酒,却怜无酒醉新丰。
“和两山”两首
公竟醉耶从汝笑,树犹如此信吾衰。
传闻双珥消兵气,犹把葵心向郁仪。
穷乡何处觅新丰,身世悠悠醉梦中。
未学伏波尸马革,且随甫里问龟蒙。
檐头喜有桑榆日,兵后那无草木风。
亦欲飞神游八极,扁舟坦卧不须篷。
“读陈去非集”
简斋吟册是吾师,句法能参杜拾遗。
宇宙无人同叫啸,公卿自古叹流离。
穷涂劫劫谁怜汝,遗恨茫茫不在诗。
莫道墨梅曾遇主,黄花一绝更堪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