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昌隆鏢局

鎖定
昌隆鏢局, 至宣統三年收撤。玉永鏢局總鏢頭張德茂一次在北京城外相中一精練小夥,打算傳他武藝以繼後世。這小夥是誰呢,就是山西省文水縣孝子鎮渠村人左昌德。由於他排行第二,人們送他個綽號叫“左二把”。張德茂把一身的能耐大多傳給了左昌德,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綿掌。綿掌也叫連環綿掌,手法以掌為主,運轉舒展如綿,動作連而不斷,掌法運行成環,借對方的勁力反擊,故名綿掌。
中文名
昌隆鏢局
地    位
中國十大鏢局之一
成立時間
道光二十年
創辦人
左昌德

昌隆鏢局發展歷史

左昌德也沒辜負老頭一片苦心,早晚苦練綿掌,一練就是八年,武功已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此時小夥已經26歲了。經張德茂介紹到蘇州開設玉永鏢局,第二年改為昌隆鏢局。
左二把開始了保鏢生涯,走遍大江南北,歷三十餘載,其子左安民、其孫左秉信都跟隨他習武保鏢。鏢局全盛時期有一百餘人,著名鏢師有左二把、左安民、左秉信、續仁政等,並在杭州等地還設有分號。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左昌德受江蘇巡撫所囑,保有到北京的一趟綢緞類黃鏢,安全抵京後,道光皇帝親賞黃馬褂一件,鏢旗一面,一時聲譽鵲起。後左安民繼父保鏢,辛亥革命中收撤鏢局回故里。 [1] 

昌隆鏢局創辦人

左昌德(1808-一1879年),文水縣孝子渠村人,其父左文法通曉武術。左昌德弟兄三個,他排行老二,因以拳把式聞名,當時人們稱其為“左二把”。
左昌德身材魁梧,臂力過人,加之天資聰明,又刻苦練功,自幼深得父親的偏愛。道光五年(1825),左昌德17歲時,隨父到北京西華門外車鋪經營車軸生意,同時繼續深練武功。他練功的方式很獨特,要練腿就在院子裏埋下18根木軸,每天早晨起來至少要踢踹一百下;大門外十字路口的一對石獅是他用來練臂力的,每天晚上必舉數十次。這樣苦練三年後,左昌德不僅一腿能踢斷一根木軸,雙手還可把一對石獅子舉過頭頂。河北滄州“長眉道人”張德茂聽説後,主動將他收為徒弟。因左昌德武功基礎深厚,加上名師的指教和平時的苦練,八年後,他的武功爐火純青。

昌隆鏢局其它相關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左昌德給蘇州巡撫押送蘇繡名師盧氏繡的“七禽圖”到北京城,因一路平安無事,道光皇帝親賜他黃馬褂一件,鏢旗一面。據説,道光皇帝授其鏢旗時,旗柄朝下,左昌德順手接住,不敢將旗子再倒過來。為紀念此事,以後左家的鏢旗都是旗矛倒插在鏢車上,因此,人們老遠一看倒插鏢旗的,便知是昌隆鏢局的鏢車。
左昌德為人熱情豪爽,同行遇有困難,只要提出,就鼎力相幫。有一次,平遙縣南良莊王正卿保鏢時失了鏢,找到左昌德,請求幫助。左昌德二話沒説,欣然拔刀相助,幫王正卿找回了失去的東西。之後,王、左結成金蘭之好,他們常在一起切磋武功,取長補短,王學左的彈腿、綿掌,左學王的槍法。
左昌德年老後,將昌隆鏢局交給其子左安民經營,自己則回鄉授徒。光緒五年(1879)病故,享年70歲。
在清朝道光至同治年間,保鏢武師左二把的名望譽滿中國北方六省、南方七省。至今,有關左二把保鏢的故事還在民間流傳。

昌隆鏢局鏢局介紹

鏢局 [2]  從狹意的角度來講就是為一些商家 、 個人提供安全保障的專門機構。在中國歷史上與鏢局性質差不多的,可以説就是驛站了,最早的驛站可以追述到隋唐年間 , 我們知道當時的驛站是專門為朝廷押送一些來往信件的 、從這裏可以看出驛站的侷限性僅僅限於朝廷之間的 ,而對於民間的一些商業往來便沒有一個安全保障機構。所以到了清期早期,隨着我國金融業的興起,就逐漸出現了鏢局。我們知道山西人在外經商的特別多,這就給山西人創辦鏢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中國第一家鏢局是山西人神拳無敵張黑五在北京順天府門外創辦的 " 興隆鏢局", 像中國歷史上平遙縣的王正清創辦的同興公鏢局, 祁縣戴二閭創辦的太汾鏢局,文水左二把創辦的昌隆鏢局都在歷史上享有名氣的,從這裏可以看出,山西人創辦鏢局無論在時間上還是在數量上都是最早和最多的。而剛才我們提到的驛站,它是專門為朝延押送一些來往信件的,這就形成了最早的信鏢;到了清朝中葉,隨着金融業的興起(票號的產生),鏢局的主要業務就是為票號押送銀鏢,這就形成了鏢局走鏢的兩大鏢系;銀鏢和票鏢;到了清朝末期,隨着標號的逐漸衰敗,鏢局的主要業務對象就轉化為一些有錢的客人押送一些衣、物、手飾和人身安全,這就形成了糧鏢、物鏢、人身鏢三大鏢系 ,這也就是鏢局走的六大鏢系, 即:信鏢、票鏢、銀鏢 、糧鏢、物鏢、人身鏢六種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