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昌吉市第七中學

鎖定
昌吉市第七中學位於昌吉市長寧南路136號,2008年昌吉市委、市政府為整合優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效益,辦好“疆內初中班”,投資5200萬元收購了原華洋外國語學校,當年5月,整體合併了原昌吉市榆樹溝中學、二六工中學、三工中學、第七中學、昌吉市第二中學“疆內初中班”,新組建成立了昌吉市第七中學。
2019年9月27日,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昌吉市第七中學被表彰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1] 
中文名
昌吉市第七中學
所屬地區
昌吉市
佔地面積
110 畝
建築面積
40000 m²

昌吉市第七中學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面積110畝,建築面積4萬平方米,建有南北連體教學樓一幢(教學樓兩幢、實驗樓一幢、辦公樓一幢),藝術中心樓一幢,學生公寓樓一幢、餐廳樓一幢;運動場所齊全,建有一個400米標準草坪運動場、籃球場、羽毛球場,還配有5000平方米室內運動場,校舍容量可滿足3000名學生就讀和2000名學生食宿;多媒體教學設施配備到班。

昌吉市第七中學地理位置

昌吉市第七中學

昌吉市第七中學師資情況

學校現有在職在編教職工254人(特崗教師5人)。其中漢族187人,哈族10人,維族9人,回族43人,其它民族5人;其中男88人,女166人;其中40歲以下148人,40歲以上106人;本科學歷196人,專科學歷47人,專業合格率100%;其中專任教師職稱情況為:中學高級90人,中學一級103人,中學二級45人,其餘為教輔及工勤性質人員。在校學生2723名,漢族學生997名,少數民族學生1726名。
全校52個教學班。其中平行班32個,學生1685人,生源來自周邊鄉鎮(三工鎮、榆樹溝鎮、二六工鎮)及建國路轄區;“內初班”20個(民考漢13個班,民考民7個班),學生1038人,每學年在校生活學習10個月,生源來自阿克蘇地區、兵團地區、奇台、木壘等地。

昌吉市第七中學教學設備

實驗室、儀器室教學設備配備齊全,達標率100%。各科實驗都能正常開展,實驗開出率達100%。共有教師辦公用機149台,學生計算機室4間共計208台電腦,學校共有多媒體教室69間,做到了多媒體設備100%配備到班,目前設備管理及使用情況良好。校圖書室共藏圖書冊29706冊,新增圖書2642冊,生均圖書冊,教材、教輔有專人管理,徵訂規範。

昌吉市第七中學校風校訓

自合校以來,學校堅持“三個面向”“以人為本”“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發展思路,以“求真”為校訓,倡導“文明、團結、和諧、發展”的校風,“敬業、愛生、精業、創新”的教風,“勤學、善思、立志、成才”的學風,以“合格+特長”為人才培養目標,在全新的理念指導下,學校以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優美的校園環境,日益攀升的教學質量,規範高效的學校管理,贏得了社會的高度認可,承辦和接待了區、州、市級現場觀摩會10餘次,樹立了學校良好的形象。

昌吉市第七中學特色及成績

在教育實踐中,學校在保證普及校本課程的基礎上,努力打造音樂、民族舞蹈、籃球、武術、棋類等特色項目,並已初見成效。為搭建教師發展的平台,學校先後與烏市66中、67中建立了“手拉手”學校關係,並與天津市第五中學、江蘇無錫市青山中學和廈門市同安第一中學簽訂了“友好學校”協議。
建校兩年來,已取得區級第一批知識產權試點學校、州級精神文明單位、州級衞生紅旗單位、州級科技特色示範校、市級平安校園、市級綠色學校、市級德育達標校、市級心理健康教育試驗基地校、市級雙目標考核先進單位、市級民族團結模範集體、市級模範教工之家和“兩基”工作先進單位等20多項榮譽,已有60名教師在國家、區、州、市各類教研活動中獲獎,其中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獲區級一等獎2人次,州級一等獎3人次,市級一等獎3人次。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