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明花燈

鎖定
昆明花燈是雲南花燈的一種,流傳於昆明城郊的東莊、大樹營、小壩、小菜園、大廠村、小廠村、岔街等地及官渡區、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安寧縣和宜良縣。 清道光年間,昆明地區已有花燈小戲的演出。
中文名
昆明花燈
所屬分類
雲南花燈
流行地點
昆明

昆明花燈基本概況

昆明世博會花燈 昆明世博會花燈
昆明花燈流傳於昆明城郊的東莊、大樹營、小壩、小菜園、大廠村、小廠村、岔街等地及官渡區、西山區、呈貢縣、晉寧縣、安寧縣和宜良縣。
昆明花燈早期的演出,與會火(社火)結合,於春節、元宵期間活動,由燈會(燈班)組織。演出前要舉行“迎燈神’,儀式,並由管事向各處投送燈帖。演出隊伍由寫有“太平花燈”的燈和“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的各形彩燈領隊,依次是過山號和文武樂隊,獅燈龍隊、武術雜耍隊、高蹺、旱船、跑驢、秧佬鼓、霸王鞭及彩妝的劇中人物或扮成“鷸蚌相爭”、“大頭寶寶戲柳翠”等故事沿途表演,並向接了燈帖的人家祝賀,此種演出形式亦稱“賀燈”,由於邊走邊演,羣眾稱之為“過街燈”。

昆明花燈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昆明地區已有花燈小戲的演出。有的用《打棗竿》、《金紐絲》、《倒板漿》等清明小曲演出《鄉城親家》、《瞎子觀燈》、《打漁》、《朱買臣休妻》等劇目。由於演出內容的不斷豐富,演出形式亦發展為“擇廣場演唱,以資羣眾圍觀”由於形同簸箕,被稱為“簸箕燈”。
清光緒時,農村各地燈會、燈班、燈棚等業餘花燈演唱組織先後建立,有的燈會,不僅在春節期間演出,還被邀去鄰近村寨演出或教戲,出現了羅四先生、李本忠、樊永壽等教燈師傅和唱功先生,使昆明花燈進一步普及,形成“每歲春正月,各村迎請后稷田祖設壇致祭,演龍燈、花燈,鼓吹笙簫,絃歌遍野”。1924年,昆明明家地燈班,曾被邀至五華山為唐繼堯就任雲南總督演出,這是昆明花燈進入省城演出的開端。
民國初年,岔街東嶽廟組成一個花燈班,在金碧遊藝園(昆華醫院)露天劇場演出。1938年,王旦東與花燈藝人熊介臣,董義等結合組成了第一個花燈演出專業團隊:農民救亡燈劇團。創作演出了《張小二從軍》、《新四郎探母》、《漢奸報》、《茶山殺敵》等宣傳抗日的現代戲。除了在昆明演出外,還到滇西、滇南40多個大小縣城演出,歷時一年多,終因國民政府及社會封建士紳的刁難阻撓,被迫解散。花燈演出再次恢復完全業餘狀態,花燈藝人仍回到農村或茶館進行季節性演出或清唱。
1946年後,昆明市區的花燈藝人曾先後在“慶雲”、“華豐”、“昆明”、“太華春”、“聚盛”、“太和”等彩排茶室,進行過營業性演出。為維持營業,增加演出劇目,移植了一些“善書”唱本和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白扇記》、《蟒蛇記》、《槐蔭記》、《金鈴記》、《秦香蓮》等;並吸收滇劇藝人蔘演,演唱中帶入了部分滇劇聲腔,被稱為“燈夾戲”。“燈夾戲”的演出,對花燈的表演、聲腔、服裝、伴奏等方面的戲劇化起了促進作用。同時,昆明部分大、中專學生編演了不少配合“反飢餓、反內戰、反專制、爭民主”鬥爭的花燈演唱和花燈劇,如雲南大學花燈組演出的《戲迎新太陽》、《紅軍哥哥回來了》、《姑嫂拖槍》;師範學院花燈隊演出的《一朵紅花》、《血海深仇》;文聯(地下)花燈隊演出的《城隍偷雞》、《偷瓜記》等。1949年,慶雲街建立全省第一個專唱花燈的慶雲劇場,一些專業花燈班在場裏唱花燈。這些班子時聚時散,由少數藝人承頭組織,沒有專門的班子名稱。在劇場裏唱得比較長,對盤龍區花燈活動影響比較大的是熊介臣組織的花燈班。他們從滇劇移植來許多劇目,如《四下河南》、《狸貓換太子》等。長春路東段又建了一個唱花燈的茶室,馬雲順組織的花燈班在茶室裏演唱,對盤龍區花燈活動也有一定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把流散昆明的花燈藝人組織起來,1950年成立昆明花燈工作者聯誼會。1951年初,在“聯誼會”的基礎上,正式建立了集體所有制性質的民間職業劇團-昆明人民燈劇團。團址設在文廟,建團後招收了第一批女青年學員,結束了花燈一直以男演女的歷史。在新文藝工作者的參與下,先後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花燈歌舞和小戲如《十大姐》、《大茶山》、《三訪親》等。《三訪親》在文廟第一劇場上演連續80多場滿座,轟動一時。1958年7月,昆明市屬第一個國營花燈專業表演團體—昆明市花燈劇團成立。多年來,由於政府的重視,省市專業劇團的先後建立,昆明地區的花燈藝術,得到了穩定的發展,成為城鄉羣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並出現了許多受羣眾歡迎的演員,袁留安、王玉霞演唱的花燈,成為電台經常播出的保留節目,並錄製成磁帶廣泛發行;袁留安的唱腔還被中國戲曲研究院製成盒式磁帶,編入了《中國藝術家唱腔選》。

昆明花燈來源傳説

據史料記載,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朱元璋曾派30萬徵南大軍平定雲南,後留下沐英率數萬軍隊鎮守。由於地處邊遠交通不便,為解決軍糧問題,沐英於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上書朝廷建議在雲南實行“軍屯”,明王朝採納建議並擴大原有的“民屯”“商屯”,擴大糧食生產。來自內地的移民與應募者遷來,很自然地把家鄉的風俗與民間歌舞傳入,逢年節、出會時,也互相競演民間歌舞。於是各種傳入的民間歌舞在不斷吸收當地歌舞之長中融合,形成了雲南花燈。
因此,雲南花燈來自中原,起源於明朝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是一種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間舞蹈,它是在民歌小調、花燈歌舞的基礎上經民間藝人和勞動人民長期加工發展而成的,是雲南主要地方劇種之一。
花燈流傳於我國西南、中南的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等省,特別是流傳於雲南省的玉溪、嵩明、彌渡、羅平、建水等地。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