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昆明當代美術館

鎖定
昆明當代美術館(CGK)由昆明冠江集團投資興辦,自2018年開館以來,相繼舉辦過“地緣筆記”、"連接時間的空間——中法建築對話展"、“譜系+ ——1978年以來的雲南油畫”等重要羣展;以及一系列個展,包括曾曉峯、唐志岡、馬克·呂布、張春暘、曾孝濂、馬雲、于堅、何多苓、水雁飛、杜天榮、楊麗萍、劉建華、李季、姚鍾華、吳家林、羅旭等。昆明當代美術館立足於雲南的歷史脈絡和地域風情,連接東南亞的地緣關係,通過客觀地梳理雲南與中國、乃至世界的當代藝術的互動,呈現藝術在地域性和歷史性中的思考和實踐,成為一座強調文化多樣性和城市自然的當代美術館。 [1] 
中文名
昆明當代美術館
開館時間
2018年
展覽活動
昆明當代美術館展覽(活動)信息表
時間
名稱
內容
策展人
摘要
2018.3.2~2018.4.18
《地緣筆記》(開館展) [2] 
畫作(油畫、混合材料)、裝置
謝飛
9樓展廳,10位和雲南相關的年輕藝術家作品羣展。藝術家:程新皓、郭棚、賀晶、何達、李鋼、林子丹、李東海、蘇家喜、顏俊傑、葉甫納
2018.4.30~2018.6.18
《記憶的倉庫:曾曉峯作品展》 [3] 
畫作、裝置、手稿
管鬱達
9樓展廳,曾曉峯個人作品展
2018.6.29~2019.9.9
《1M:滇越鐵路的詩意影像》 [4] 
攝影作品、視頻
宣宏宇
9樓展廳,6位藝術家關於滇越鐵路的攝影作品羣展。藝術家:聶榮慶、鮑利輝、李季、張永寧、林迪、王玉輝
2018.9.22~2018.12.5
《連接時間的空間:中法建築對話展》 [5] 
圖片、裝置、等比例建築模型、實物建築構建、視頻
楊雄、饒嬈
9樓展廳,法國建築事務所及建築師作品與中國傳統建築樣式特別是雲南建築之間的共性與差異對話展
2018.12.21~2019.3.8
《一個“兒童”的叛逆史:唐志岡新作及文獻展》 [6] 
畫作(油畫、水墨)、雕塑、手稿、文獻、視頻
呂澎
8、9樓展廳,唐志岡個人作品展
2019.3.14~2019.4.12
《馬克·呂布鏡頭中的中國》 [7] 
攝影作品
洛林·都蘭(法)
8樓展廳,攝影大師馬克·呂布作品展。法國駐成都總領館、馬克·呂布基金會共同主辦
2019.4.22~2019.6.17
《換了人間:張春暘作品展》 [8] 
油畫、裝置、視頻
餘丁
9樓展廳,張春暘個人作品展
2019.6.23~2019.11.3
《譜系+:1978年以來的雲南油畫》 [9] 
畫作(油畫、丙烯)
柳淳風(學術顧問:姚鍾華)
8、9樓展廳,雲南105位藝術家116幅作品羣展。雲南油畫學會共同主辦
2019.9.29~2019.11.18
《花花世界:曾孝濂植物藝術展》 [10] 
畫作、場景還原、視頻、音頻、裝置
李成才
9樓展廳,植物學畫家曾孝濂作品展,復原真實自然環境,提供沉浸式的觀展體驗
2019.12.1~2020.4.8
《懸庭:何多苓×水雁飛藝術展》 [11] 
畫作、印刷品、裝置、視頻
趙歡
9樓展廳,藝術家何多苓、水雁飛聯展,特邀藝術家師進滇
2020.7.3~2020.9.20
《雲南相冊-杜天榮攝影作品展》 [12] 
攝影作品、裝置、圖片資料、互動書寫區
鄧啓耀
8樓展廳,杜天榮先生從1950年代開始拍攝的珍貴攝影作品
2020.10.1~2021.1.3
《萬舞有奕-楊麗萍舞台視覺藝術展》 [13] 
舞台場景還原、舞台道具、服裝、圖片資料、裝置、音視頻等
聶榮慶
8樓、9樓展廳,從楊麗萍多部舞劇中汲取服裝、道具及裝置等舞台設計視覺元素,以全新的語境展現於觀眾視野,從大家早已熟悉的觀看故事情節的方式置換到以當代藝術作品闡釋方式為主的全新的美術館空間。所涉及到的舞劇包括《雲南映像》《孔雀》《孔雀之冬》《十面埋伏》《平潭映象》《春之祭》等。
2021.1.16~2021.4.11
《劉建華:白紙》 [14] 
裝置藝術品,瓷、鋼
崔燦燦
“白紙”取自劉建華近幾年最為代表的作品,也是此次展覽的名字。亦如白紙本身的象徵,它是書寫和描繪的開始,它可以包含萬事萬物,承載思想,書寫神聖,也可以一無所有,只是白色本身。於是,“白紙”賦予展覽全新的敍事結構,成為展覽的象徵。
2021.1.16~2021.4.11
《李季:樹》 [15] 
攝影作品,圖片裝置、印刷品
崔燦燦
在科學沒形成,或是人類出現前,樹就早早開始了自己的故事。樹從來不是我們的資源,它有着更漫長的存在經驗和潛力。只有認清這點,我們才能遠離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去看待植物。李季為我們提供了別樣的目光,一種萬物有靈的迷人世界,樹木擁有的智慧、情感和秘密。
2021.4.23~2021.7.31
《姚鍾華:風景-山水-風景》 [16] 
畫作(油畫、水墨、水彩)
餘丁
姚鍾華先生是中國著名的藝術家,長期專注於油畫和水墨畫的創作,這次展覽聚焦於姚鍾華先生的風景山水創作,以中西文化相融貫通的視角去思考風景山水創作問題,迴歸到對繪畫本體語言和藝術本質的追問與探索。
2021.5.2~2021.7.31
《雲南山裏人:吳家林攝影50年》 [17] 
攝影作品、文獻、場景還原、視頻、閲讀互動區
虎良燦
藝術家吳家林先生是生活、創作在雲南的國際著名攝影家。此次展覽將以吳家林先生50年攝影生涯作為線索,講述鏡頭背後關於歷史的場景、時代的更迭、以及那些永遠回不去的時間劃過的痕跡。質樸無華的“山裏人”攝影長卷,像一條時空隧道引領今天的人們追撫往昔的歲月,也折射出半個世紀以來吳家林先生鏡頭裏的人文主義關懷和對紀實攝影藝術的執着和堅守。
2021.7.30~2021.10.31
《羅旭:紅土地上的荷爾蒙》 [18] 
裝置、油畫、書法、建築模型、攝影等
封新城
本次展覽呈現羅旭的油畫、書法、建築圖片和模型,以及兩個大型裝置作品。
2021.09.30~2022.3.18
“一花一鳥一世界”曾孝濂新作展 [19] 
博物畫
聶榮慶
本次展覽首次呈現曾孝濂先生全新創作的80餘幅作品。
2021.11.27~2022.3.18
譜系+ ——1978 年以來的雲南版畫作品展 [20] 
版畫
郭浩先生擔任總策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付斌先生擔任策展人。
雲南藝術學院與昆明當代美術館,雲南美協版畫藝委會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展覽,從共時性與歷時性的兩個空間切面展現雲南版畫 40 年的圖像景觀,回味與追溯特定時間之內代表性的藝術事件與人物間的關聯及成果,梳理雲南版畫 40 年的發展與學術成就。
2022.4.2~2022.7.31
在·野:雲南建築傳統研究展 [21] 
裝置、攝影、建築模型、繪畫等
鄧圓也
以雲南建築學者的多元視角,結合豐富的學術實踐材料,展現出不同區域“聚落-街巷-住屋”與“過去-現在-未來”、“時空交錯”的雲南建築傳統研究成果。
2022.8.28~2022.12.18
蘑菇之語:萬物互聯的網絡 [22] 
裝置、攝影、雕塑、視頻、繪畫等
葉瀅
展覽“蘑菇之語:萬物互聯的網絡” 將帶領我們以多樣的、超出想象的方式走入蘑菇的世界,瞭解蘑菇如何在自然界中發揮作用,乃至影響人類的精神與意識,從而幫助我們重塑對於生命的認知並理解物種共生的智慧。
2022.12.31-2023.3.10
風 景 後 [23] 
裝置、攝影、雕塑、視頻、繪畫等
羅菲
“風景後”邀請到60位與雲南相關的藝術家,通過一系列關於風景經驗的藝術創作,呈現有關地方的自然景色、地標、神話、民俗、身份認同、文化認同的表達,此次展覽也將體現近年來在雲南本地對風景藝術敍事的思考和探索。
2023.3.17-2023.7.2
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版畫研究院首屆研究展 [24] 
版畫
王華祥 郭浩
“國際版畫研究院首屆研究展”是中央美術學院國際版畫研究院成立以來各項工作紮實開展、人脈藝脈蓬勃貫通的成果,展覽彙集來自全球的23位著名版畫家的107幅作品。
2023.4.8-2023.6.5
小城之春 [25] 
裝置、攝影、雕塑、視頻、繪畫等
崔燦燦
“小城之春”是由三聯人文城市聯合策展人崔燦燦共同發起的城市項目。此次落地展覽,將目光聚焦於中國眾多小城的變遷,邀請了14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共創人重新觀看小城,以各自的藝術方式呈現對小城的全新理解和敍述。
2023.6.17-2023.7.09
瓦萊裏卡蘇巴的浪漫現實主義 [26] 
攝影
凱倫·史密斯
展覽精選了白俄羅斯攝影藝術家瓦萊裏·卡蘇巴(Valery Katsuba)創作的34幅代表作,涵蓋了他的10餘個主要系列。本次展覽的攝影作品是2021年繼上海攝影藝術中心(SCoP)之後第二次與中國觀眾見面。
2023.7.22-2023.11.22
“隱語之書”張曉剛個展 [27] 
繪畫、文獻
鞠白玉許知遠聶榮慶
“隱語之書”是張曉剛離鄉四十年後首度在昆明的個人展覽,展示了張曉剛在不同創作時期與文學意象關聯相映的代表作品,尤其從未公開展示過的早期作品以及他的日記、隨筆、書信、草圖等私人筆記(跡)。
2023.12.28-2024.3.25
南行記——肖全鏡頭裏的雲南 [28] 
攝影、文獻
聶榮慶
“南行記——肖全鏡頭裏的雲南”是肖全這30多年來,南行雲南的多次相遇中,用鏡頭敍述的記憶和感動。本次展覽於2023年12月28日開幕,囊括了肖全30多年間拍攝的與雲南相關的200餘幅作品。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